当西安碑林博物馆“转化”成纸上作品 以直观“石刻”方式带你“重访”历史

原标题:当西安碑林博物馆“转化”成纸上作品 以直观“石刻”方式带你“重访”历史

封面新闻记者 张杰 北京报道

国家一级博物馆“西安碑林博物馆”作为中国最早、石刻文物跨越朝代最全、收藏名碑最多的艺术宝库,一直为世人所喜爱。

中国传统文化中流传至今的石刻文物上的文字、典籍、文化类内容不仅展示了由古至今虽不断变化但一脉相承的文字演变,还展示了包含思想文化、科举考试、市井文化在内的千年历史,其本身更是中华文明流传至今的独特物证,展现了中华文化的灿烂辉煌。

近日,天地出版社联手西安碑林博物馆,专门为少年儿童打造了一套中国历史文化读物——《刻在石头上的中华五千年》。2月25日,这套书在第35届北京图书订货会上举行了新书发布会。

《刻在石头上的中华五千年》以“国宝石刻文物”为脉络,强化文物与历史的对应关系,可以让少年儿童更有针对性地了解文物;全套书从少年儿童的兴趣出发,以孩子们的视角跟着石刻文物了解从石器时代到宋元明清的中国历史,将其中蕴含着的中国文化的起源、发展和传承,乃至文字的诞生、演变和书法艺术一一道来,让孩子们领略中华文化的奥妙。

西安碑林博物馆研究员、原副馆长张云担任了《刻在石头上的中华五千年》主编。张云说:“石刻文物是中国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这些遗产的整理和研究,曾促使了金石学的产生,我们也可以从这些文物中探寻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脉络。”

为了增强阅读的趣味性与互动性,天地出版社还特别邀请苏州和云观博数字科技有限公司为这套书制作了精彩的AR文物课,真正让文物“活”起来、“动”起来。

天地出版社社长杨政

教育部印发的《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中提出:中小学要加强书法教育工作,以书写实践为基本途径,适度融入书法审美和书法文化教育。《刻在石头上的中华五千年》不仅在历史内容上独树一帜,更向孩子们普及汉字与书法之美。书中以汉字的诞生、演变及书法艺术为暗线,展现汉字在中国文化发展过程中所起的重大作用,以及汉字从甲骨文、金文、篆书到隶书、草书、楷书、行书的演变过程及书法艺术之美。

在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清华大学博士后、北京印刷学院讲师龙友看来:“书法让中国人认出了自己,它是人文领域重要的研究对象。而西安碑林这样一座宏大的艺术宝库,完整地保存并叙述着博大精深的中国书法史。《刻在石头上的中华五千年》让我们以非常直观地方式重访历史。”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中国文化报|陕西西安:传统文化  潮流表达
打造中国家庭的“纸上博物馆” 故宫启动《故宫万象》丛书出版
从“门外汉”到藏品千件!馆长带你走读和畅园博物馆书画珍品
纸上巨幅的壮观,荷兰呈现特展“XXL号的纸”
西安首届城隍文化节开幕
当博物馆与大学互加“好友”…
写意中国探寻汉字起源|走进文字的“家”——中国文字博物馆
陕西西安:以人民为中心绘制文艺演出繁荣图景
创新博物馆表达方式 让参观博物馆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写意中国探寻汉字起源】图解|中国文字博物馆的6件精品带你溯源汉字文化

网址: 当西安碑林博物馆“转化”成纸上作品 以直观“石刻”方式带你“重访”历史 http://m.taoroudan.com/newsview61927.html
所属分类:行业资讯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