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小说如何书写“地方性”?从四川凉山走出的作家冯良:故乡从未走远
原标题:当代小说如何书写“地方性”?从四川凉山走出的作家冯良:故乡从未走远
当代小说如何书写“地方性”?从四川凉山走出的作家冯良:故乡从未走远
封面新闻记者 张杰 北京报道
西南作为一个重要的文学现场,近些年来不断涌现出不容忽视的文学力量。“地方性”不仅仅是一个地理概念,还可以作为一个文学视角,一种创作方法,在叙事、表达、语言、结构上,给人一种新的启发。
2月25日下午,四川文艺出版社在第35届北京图书订货会上策划、主办了一场“当代小说的民族性与地方书写四人谈”活动。作家罗伟章、高旭帆、冯良与评论家刘大先也奉献了一场精彩的主题对谈。四人结合自己的创作实践,分享了各自对“边地文学”“地方书写”等文学概念的理解。几位作家还就故乡与写作的关联性、文学写作中的方言问题,以及文学对自身的意义几个问题展开了精彩分享。
四川文艺出版社一直把少数民族地区相关题材的文学作品作为重点关切对象,出版过阿来的非虚构作品《瞻对》,罗伟章的非虚构作品《凉山叙事》,冯良的《凉山的人》《翻过瓦吉姆梁子》,高旭帆中短篇小说集《崩岭规则》,龚静染的《昨日的边城》《边城新纪》等。这些作品的出版体现着当代写作者们的思考与文学路径的选择,也体现了出版者对于当代文学内容建设的拓展与担当。
冯良
冯良1963年生于四川凉山喜德。1984年毕业于中央民族大学汉语言文学系,如今生活、工作在北京。2020年8月,冯良长篇小说《西南边》荣获第十二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此作在《收获》2016秋冬卷推出,业内口碑甚高。对于写作与故土之间的关系,冯良认为她从来没有疏离于自己的故土,“现实中,我与故乡的地理距离会变远,但当我想要文学表达的时候,故乡从未走远,与故乡没有距离。”
罗伟章
为了写好凉山,罗伟章曾深潜大凉山腹地的昭觉、喜德,深入采访两个多月。白天采访,晚上整理,阅读,做笔记。看了很多书,人文历史社科,做了30多万字的笔记,最终写出反映大凉山彝族脱贫攻坚历程的长篇非虚构文学《凉山叙事》。在书中,罗伟章记录了脱贫攻坚过程中诸多令人动容的人与事,也陈述了自己的多维观察和思考,整部作品情感饱满,思想深刻。叙事从容有度,情感真挚热忱,完成了这个融现实性、文学性和思想性于一炉的典范文本。
对于“边地文学”或者“地方书写”,罗伟章坦言,自己作为写作者,在写任何一个题材的时候,都没有给它一个固定的标签,“就是认认真真地重视之,按照文学的通常意义的高标准要求自己。不管写什么题材,最重要的还是把具体的人写好、写准确。”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当代小说如何书写“地方性”?从四川凉山走出的作家冯良:故乡从未走远
写自大凉山的长信,是他“最难的一次写作”|封面专访
当四川历史名人遇上“白露”: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80岁作家谭楷宣布将重点书写乡村振兴 “拿出赵树理书写乡村的创作激情”
用溆浦“口音”书写家山 王跃文:从未丢失对人间热切的爱|封面专访
月明之夜与故乡相遇 中国现代文学馆开启文学“七夜谈”
作家陈新报告文学《月上》出版
王跃文:从未丢失对人间热切的爱
应鼓励“青年的书写”和“青年的创造”
论坛︱生成中的新北京书写
推荐资讯
- 1李沁肖战已同居领证? 李沁肖 48899
- 2闫妮老公邹伟平简历 闫妮前 43638
- 3王凯蒋欣承认已有一子? 结 40344
- 4王灿前夫 王灿的第一任老公 36271
- 5汪希玥回北京过年,怎料见到汪 32290
- 6霍启山与霍启仁对嫂子郭晶晶的 29434
- 7张佳宁和宋轶长得像 同属甜美 25434
- 8央视主持孙小梅丈夫曝光,是大 20473
- 960年代,洪秀柱(右后)与父 19678
- 10佟丽娅事件是什么 佟丽娅回应 19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