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听 | 用孔乙己文学自嘲的年轻人,自怨自艾不如付诸行动
原标题:中听 | 用孔乙己文学自嘲的年轻人,自怨自艾不如付诸行动
中听 | 用孔乙己文学自嘲的年轻人,自怨自艾不如付诸行动
评论员 王晓娜
“学历不仅是敲门砖,也是我下不来的高台,更是孔乙己脱不下的长衫。”
近期,孔乙己文学在网络上走红,不少年轻人把自己比作孔乙已,读过点书,又混得不如意,放不下身段干别的事,所以高不成低不就。
孔乙己照进现实就是这样:“如果我没有上过大学,那我一定心安理得地去打螺丝。”学历让年轻人看到了更大的世界,有了更远大的理想,但自己的能力好像又够不上野心。想做的事实现不了,能做的事又看不上。
或许这种纠结的心态,困住了不少年轻人。可是,但凡打开点思路,勇敢尝试别的领域,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去年4月,211高校硕士瞿落雪二次择业选择修脚行业,引发不少关注。有网友评论:“或许人家洗脚,洗着洗着就注册公司、开连锁店了。”可见,大众认为门槛低的行业,也不是不能承载更高的期待。
有网友说,用孔乙己自嘲,本质就是眼高手低。但“眼高手低”未必是个坏词,它说明,一些年轻人知道自己能力不足,但还是向往更高的目标。理想总是要有的,这样才有前进的动力,年轻人要是“眼低手低”,那才真是限制了自己的发展空间。
最近,中国传媒大学两名女硕士弯弯和超超的故事,引发网友讨论。弯弯毕业5年,存款不足5000元,超超则在火锅店做保洁工作。面对就业的不顺利,她们放下了身段,却没有放弃提升自己,尝试换工作、兼职、学习画画,她们虽自嘲“废物”,但依然有努力的劲头。
与其陷在孔乙己文学中自怨自艾,不如积蓄力量改变现状。少年有梦不应止于心动,更应付诸行动。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中听 | 用孔乙己文学自嘲的年轻人,自怨自艾不如付诸行动
脱不下的长衫,放不下的笔杆:困住我们的不是“孔乙己”
界面新书速递 | 微博热搜上的“孔乙己文学”是什么?
成年人最大的悲哀,是突然读懂了孔乙己
三读鲁迅《孔乙己》,才明白什么是看客之恶,原来你我都是书中人
用文学给生活定锚
网络“苦学”流行:以自嘲纾解压力
用戏剧作品致敬文学力作
《春山夜行》:用文学形式再现西北小城
喜欢用括号文学可能是讨好型人格
推荐资讯
- 1李沁肖战已同居领证? 李沁肖 47928
- 2闫妮老公邹伟平简历 闫妮前 43158
- 3王凯蒋欣承认已有一子? 结 38813
- 4王灿前夫 王灿的第一任老公 36175
- 5汪希玥回北京过年,怎料见到汪 32170
- 6张佳宁和宋轶长得像 同属甜美 25314
- 7央视主持孙小梅丈夫曝光,是大 20260
- 860年代,洪秀柱(右后)与父 19568
- 9佟丽娅事件是什么 佟丽娅回应 19032
- 10妻子频繁出轨老外,没想到被丈 18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