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籍藏家杨得鸿谈潮汕情怀:让潮州书画艺术被更多人看到
原标题:潮籍藏家杨得鸿谈潮汕情怀:让潮州书画艺术被更多人看到
日前,“岭东雅韵——杨得鸿、杨煜捐赠历代潮人书画展”在广东省博物馆3M层粤艺空间展出。展览从潮汕知名藏家杨得鸿、杨煜先生捐赠的书画中遴选精品27件(套)集中呈现,可以说是一个难得的潮汕书画精品专题展。
2021年,杨得鸿、杨煜先生将自己收藏多年的历代潮人书画作品共计196件(套)捐赠给广东省博物馆(广州鲁迅纪念馆)。这批藏品不仅较为全面地反映到了明清以来潮汕地区书画及书法中的概貌,而且还是潮州地区历史文化发展历程的物证,有些作品本身就是潮汕民间工艺制作的“粉本”,具有独特的价值和意义。
这批捐赠是广东省博物馆建新馆以来,收到的最大规模的一次捐赠。为什么杨得鸿和杨煜父子愿意如此大手笔呢?他们又着怎样的收藏情结呢?记者特地采访了杨得鸿。
广东省博物馆党委书记、馆长肖海明为杨得鸿先生颁发收藏捐赠书
记者:为什么会捐赠潮人书画给广东省博物馆?
杨得鸿:关于潮人书画艺术的展览屈指可数,并且展品数量并不多,广东省博负责人因此与我取得联系,希望能够征集这些书画作品进行一次展览。在与家人商量后,我将三十年的心血递交给省博、递交给社会了。
记者:这批藏品以书画为主,你为什么对书画情有独钟?
杨得鸿:书画是工艺美术的母亲河。潮州的工艺美术如陶瓷、木雕、刺绣等都很发达,但这些工艺美术都离不开书画。一个陶瓷画得再好,它离不开画;木雕离不开书画作为蓝本,它必须有构图。书画滋润这些工艺,推动它们的发展。
记者:这次捐赠量这么大,会不会很不舍?
杨得鸿:从个人层面确实非常舍不得这些宝贝,但要想让潮州书画艺术被更多人看到,就必须让藏品出现在更大的平台。一个收藏家必须具有这种精神高度,这是一种家国情怀。
我还陆陆续续向韩山师范学院、潮州市博物馆、潮州市美术馆等机构都捐赠过藏品,但大规模的捐赠只有潮州美术馆和广东省博物馆这两次。2020年,我向潮州美术馆捐赠了50件(套)藏品,潮州美术馆为这批藏品开设了《历代潮人名家书画捐赠作品展》。
记者:这次展出的藏品,有没哪些特别贵重特别有故事?
杨得鸿:《黄锦草书杜甫五言诗轴》的购买很曲折。当我得知这幅作品在北京拍卖时,拍卖会已经结束了,后来这幅作品辗转到了山东状元博物馆。当时其实已经有一个人定下了这幅作品,但我说我一定要拿到它,我志在必得。最终,我以高价买到了这幅作品,这件藏品是这批藏品中最贵重的一件,被鉴定为二级文物。
记者:你从什么时候开始收藏的?除了书画,还收藏什么?
杨得鸿:从1991年开始,我从事收藏行业已经超过三十年了,除了此次捐赠的潮人书画系列,也收藏陶瓷、家具等。我在2009年省侨博会期间办过展览,并且为潮人书画藏品写了一本《历代潮人名家书画》,展现潮人书画艺术的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
记者:收藏了那么多年,有什么收藏心得?
杨得鸿:从事收藏必须做到“三有”——有眼力、有钱、有时间。从事收藏行业,具备充足的资金自不必说,更要求收藏家需要有分辨好坏及价值高低的眼力,并且有足够的耐心,愿意花费时间对藏品进行筛选和研究。在此次展出的27件(套)捐赠的藏品中,1件被定为二级文物,20件(套)被定为三级文物。
杨得鸿
如今,杨得鸿先生时常在广州与潮州之间两地奔波,收藏书画。他也正积极培养儿子杨煜,希望儿子能够像自己一样拥有责任和情怀,继承自己的衣钵,将潮人艺术的推广和发展传承下去。
“岭东雅韵——杨得鸿、杨煜捐赠历代潮人书画展”
重点展品
1.黄锦草书杜甫五言诗轴
明末清初
绢本
纵207.5厘米,横51厘米
释 文:凤林戈未息,鱼海路常难。候火云峰峻,悬军幕井干。风连西极
动,月过北庭寒。故老思飞将,何时议筑坛。黄锦。
钤 印:黄锦之印(白文方印)
日讲丁卯学士(朱白文方印)
黄锦(1589-1671),字孚元,号䌹庵,广东饶平人。明天启壬戌科(1622)进士,入翰林院学馆,授翰林院编修,后历官礼部侍郎、吏部左侍郎、南京礼部尚书、礼部右侍郎、礼部尚书,并加封太子太保。博学能文,工诗善书,熟谙掌故,曾参与撰修《神宗实录》,著有《笔耕堂集》《䌹庵居士自述》。卸任后定居潮州,以写字作诗度晚年。
2.吴殿邦草书张籍七言诗轴
明末
绢本
纵168厘米,横51.5厘米
释 文:水北原南草色新,雪消风暖不生尘。城中车马应无数,能解闲行有几人。吴殿邦。
钤 印:吴殿邦印(朱文方印)
吴殿邦(1590—?),字尔达,号海日,广东海阳人。明万历四十年(1612)中解元,翌年中进士,官通政参议至尚宝卿。博学多才,能文善书。其书法广采各家之长,用笔沉着有力,结构险而稳,尤长擘窠大字,颇具王铎风貌,亦受米芾影响,名噪古今。其在潮州诗词发展史上亦功不可没,有多部诗集传世。
3.陈琼招财虎图
清
纸本设色
纵172厘米,横89厘米
释文:韩江德园陈琼写。
钤印:陈琼之印(白文方印)、玉山(朱文方印)、旷怀(白文方印)、一方漫漶不清
陈琼(1722-1821),字玉山,又字德园,号谷隐,广东澄海人,后迁居潮州府城金山脚陈厝楼,内设玉山草堂。擅长山水、人物、花鸟。
采写:南都记者许晓蕾 实习生马含章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潮籍藏家杨得鸿谈潮汕情怀:让潮州书画艺术被更多人看到
梳理明清以来潮汕书画发展,杨得鸿、杨煜捐赠潮人书画展出
知名收藏家捐赠!历代潮人书画展粤博开展,展期仅1月
历代潮人书画作品展在广东省博物馆开幕
潮汕英歌“火出圈”,“中华战舞”闹岭南
坚守初心的好演员,值得被更多人看到
潮俗英歌舞 南山鼓点急
潮州抽纱非遗传承人祝书琴要求徒弟“绝不能放下这根针”
成龙谈香港回归前夕港人移民潮:移民的人现在后悔得一塌糊涂
粤籍名家鉴藏流传 珍品名作汇聚岭南
推荐资讯
- 1李沁肖战已同居领证? 李沁肖 47928
- 2闫妮老公邹伟平简历 闫妮前 43158
- 3王凯蒋欣承认已有一子? 结 38813
- 4王灿前夫 王灿的第一任老公 36175
- 5汪希玥回北京过年,怎料见到汪 32170
- 6张佳宁和宋轶长得像 同属甜美 25314
- 7央视主持孙小梅丈夫曝光,是大 20260
- 860年代,洪秀柱(右后)与父 19568
- 9佟丽娅事件是什么 佟丽娅回应 19032
- 10妻子频繁出轨老外,没想到被丈 18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