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委员陈红彦:以法律手段规范古籍存藏利用
原标题:全国政协委员陈红彦:以法律手段规范古籍存藏利用
全国政协委员、国家图书馆古籍馆馆长陈红彦
据央广网消息,全国政协委员、国家图书馆古籍馆馆长陈红彦从事古籍相关工作已有36年,在她看来,古籍具有文物特性的同时,还具有书的特性,保护的同时,需要传承、传播、利用,实现让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服务现代社会建设的作用。古籍多为纸质,具有退行性改变、易损、不可再生等特性,使用中需要科学有效保护。
陈红彦表示,2007年中华古籍保护计划启动,在近十几年的古籍保护工作中,取得了成绩,也遇到了瓶颈。难点主要是管理模式、人才队伍、经费、保护与利用的矛盾等问题,尚未形成古籍工作需要的科学保障体系;法律的缺失,造成经费无法保障,珍贵古籍与公藏机构擦肩而过,流入民间管理不善造成损毁;管理不善造成评审为国家珍贵古籍的藏品流到市场,丢失损毁,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2022年中办、国办又联合发布《关于推进新时代古籍保护工作的意见》,古籍工作迎来难得的历史机遇。因此,从法律层面上对当前已经在实践中证明行之有效的工作制度和规范进行确认和完善,建立长效机制,长期科学有效发展;对机构、个人不利于古籍安全传承利用的行为,进行警告、处罚、制裁,责任清晰,赏罚分明,形成爱护古籍的自觉,很有必要,也正当其时。
陈红彦建议:
一、推进古籍工作尽快立法,以法律手段规范古籍的存藏利用,让古籍工作有法可依,科学化、规范化,法制化,可持续发展;
二、立法全覆盖古籍工作的全生命流程、保障古籍在正确的保管利用手段下安全传承,同时合理利用,彰显文化大国实力;
三、各级政府从财政收入中按比例提取专项经费,用于古籍工作,使古籍工作开展可持续有效;
四、对从事古籍工作的机构和人员给予基本保障和政策支持。
各级各类机构及人员,共同执行古籍相关法律,以法制的力量保障古籍的有效传承,应该是新时代古籍保护工作的特征。
来源:央广网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国家图书馆发布“手不释书”研学课程,让更多青少年领略古籍之美
全国政协委员赵长龙:推动“剧本杀”主持人职业化认定
全国政协委员徐玖平:建议打造56个民族统一的 “华服”
25年心血酿成“中华儒学第一藏”
恭喜!文艺界诞生112名政协委员,甄子丹、靳东、廖昌永等人当选
新委员话履职 | 全国政协委员周利:让更多青少年爱上“国粹之美”
全国政协委员宗庸卓玛:着力培养少数民族优秀文艺人才
25年心血酿成“中华儒学第一藏” 《儒藏》在川完璧出版
林彦俊发文道歉 称自己是单身会处理好个人关系
林彦俊恋情风波后首发文:再相见,因此有了期许
推荐资讯
- 1李沁肖战已同居领证? 李沁肖 47928
- 2闫妮老公邹伟平简历 闫妮前 43158
- 3王凯蒋欣承认已有一子? 结 38813
- 4王灿前夫 王灿的第一任老公 36175
- 5汪希玥回北京过年,怎料见到汪 32170
- 6张佳宁和宋轶长得像 同属甜美 25314
- 7央视主持孙小梅丈夫曝光,是大 20260
- 860年代,洪秀柱(右后)与父 19568
- 9佟丽娅事件是什么 佟丽娅回应 19032
- 10妻子频繁出轨老外,没想到被丈 18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