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立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艺术品牌

原标题:树立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艺术品牌

“化作通变:第七届广州三年展”开幕式现场。广东美术馆供图

“白鹅潭大湾区艺术中心”项目效果图。

广东美术馆供图

推动高质量发展,文化是重要支点。新年伊始,广东文化强省建设呈现一派春意盎然的新气象。1月10日,“化作通变:第七届广州三年展”在广东美术馆正式拉开帷幕。“三馆合一”的白鹅潭大湾区艺术中心也落成在即。

自1997年开馆以来,广东美术馆一路前行,不断丰富馆藏作品资源,以专业的史学研究态度梳理岭南、乃至全国近现代美术发展脉络,立足本土、面向国际,以开放多元的学术态度积极参与中国当代艺术的建构和发展,打造品牌展览项目,在国际视野下建构起具有影响力的当代艺术呈现与交流平台。

25年拓荒前行,广东美术馆用艺术讲述了一个个文化历史故事。广东美术馆馆长、广东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王绍强表示,新的一年,广东美术馆将深入探索,进一步打造具有全国、乃至国际影响力的学术品牌,积极为文化高质量发展作出贡献。

●南方日报记者 杨逸

通讯员 曾睿洁

大展引发“广东美术效应”

一直以来,中国近现代美术研究、海外华人美术研究、当代艺术研究,成为广东美术馆学术研究和策展的三个主要方向。广东美术馆围绕立足本土、关注国内、加强国际交流的思路,以自觉自主的学术意识、开放多元的学术态度,开展现当代美术的研究和展示,以艺术的方式将历史与当下、本土与国际的文化精神呈现给广大观众。

“广东美术馆一方面坚持以专业的史学研究态度,持续关注、梳理中国近现代美术史,另一方面充分活化利用馆藏资源,策划推出多个馆藏精品展和美术大家展,让学者或公众都能从中窥见现当代艺术的基本样貌和演变轨迹。”广东美术馆馆长、广东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王绍强说。

2017年,“其命惟新——广东美术百年大展”的成功举办,成为对百年广东美术一次阶段性的总结。展览不仅深受广东、乃至全国民众的认同和喜爱,更在学术上引发一连串“广东美术效应”,成为广东美术展览史上的一座里程碑。

广东美术馆以全局视野,关注传统艺术媒介在当代艺术语境中的转化,深入挖掘中国当代艺术的历史动因、发展轨迹、当代艺术群体的语言逻辑和意识线索,形成“广州三年展”“广州影像三年展”“当代水墨实验空间”“7号空间——广东美术馆青年艺术家学术提名展”等一系列自主学术品牌项目。其中,“复相·叠影——广州影像三年展2017”“第六届广州三年展——诚如所思:加速的未来”分别荣获文化和旅游部2018年度与2019年度“全国美术馆优秀展览项目”。

今年,广东美术馆将开展更高水平的艺术惠民活动,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活化藏品,让馆内优秀艺术资源通过线下和线上联动方式,推动美术馆数字化建设,从而实现全省美术资源共享,充分发挥美术馆在引领先进文化、提供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人民大众方面的积极作用。

打造“新时代文化名片”

2019年12月,白鹅潭大湾区艺术中心正式奠基。去年5月6日,作为白鹅潭大湾区艺术中心最高建筑体,广东美术馆主体结构完成施工,标志着广东省“白鹅潭大湾区艺术中心”项目主体混凝土结构全面封顶。无论对中国美术馆事业、广东文化艺术事业,还是广东美术馆自身发展说,这座面向未来的国际性场馆建设都具有里程碑式意义。广东美术馆新馆预计将于今年建成,力求打造成为展示大湾区文化艺术的“新时代名片”。

在学术定位上,白鹅潭大湾区艺术中心的新馆将与二沙岛的旧馆错位协调发展。王绍强介绍,前者将以“立足大湾区、面向未来、链接世界”为目标,以聚焦国际当代艺术发展生态为视野,加强当代艺术研究,逐渐建成粤港澳大湾区内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综合性当代美术馆;作为反映改变开放时代变迁的珍贵历史建筑,后者将重点对20世纪以来近现代广东美术进行研究,展示岭南名师大家和岭南美术经典名作,构建广东近现代美术史研究的重要基地。

随着白鹅潭大湾区艺术中心的落成,王绍强表示,广东美术馆力争将其建设成为彰显广东岭南美术,具有当代性、国际水平的重大标志性公共文化设施,馆方还将成立“粤港澳大湾区研究中心”推动相关美术研究。“未来,广东美术馆将以‘一馆两区’的格局规划,充分活化典藏资源,以自主策划与全球多个机构合作联动相结合的方式,推出丰富多彩的展览项目,为推动广东文化高质量发展,推进广东文化强省建设贡献力量。”他总结道。

数读

2022年,广东美术馆围绕重要时间节点,聚焦湾区建设、抗击疫情、乡村振兴、生态发展等方面主题,举办多场艺术展览及相关学术、公众活动。

●全年举办展览36个

●全年接待现场观众达13万人次

●网络虚拟展厅浏览量超过1600万次

●全年累计相关新闻报道约800篇

●全年共购藏作品148件(套),共接收捐赠作品358件

●全年组织公共教育活动102场

一线案例

广州三年展

引领湾区艺术进程

作为广东美术馆发起并自主策划的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学术品牌,广州三年展是我国最早的“双/三年展”之一。从2002年创立以来,广州三年展以国际视野积聚“在地”生长的内力,见证着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历程,形成了持续的城市文化建构力和社会影响力,并吸引着越来越多的艺术爱好者和社会观众走进美术馆。

2002年,第一届广州三年展“重新解读——中国实验艺术十年(1990-2000)”在广东美术馆展出,从2004年第二届“别样——一个特殊的现代化实验空间”、2008年第三届“与后殖民说再见”、2012年第四届“见所未见”、2015年第五届“亚洲时间”、2018年第六届“诚如所思:加速的未来”,到2023年第七届“化作通变”,广州三年展每年变换的主题,见证着粤港澳大湾区艺术进程和格局的持续改变。

“艺术作为对复杂世界的感知与表征,是每一个时代切片的记录者和对话者。本届三年展的主题‘化作通变’,正是基于在地性的国际化考量的结果。”第七届广州三年展总策展人、广东美术馆馆长王绍强表示,作为20周年的节点性展览,第七届广州三年展注定是一次特殊的记忆、也是一次阶段性的总结。他期待,随着广东美术馆白鹅潭新馆等新型文化空间落成,与艺术博览会、学术展览构成艺术生产、市场与学术共进的完整生态,推动新的艺术形态快速成长。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树立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艺术品牌
​广东美术馆馆长王绍强:打造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学术品牌
艺术 | 第八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在陕西盛大开幕
“国际屯溪·昱见艺术”摄影绘画艺术展开展
华鼎奖宣布2023品牌升级,创世界一流娱乐奖项
艺术爱好者有福了,渝苏两地宣布携手打造特色艺术品牌
相声艺术创新发展研讨会在北京昆园学堂举行
探寻东方光影艺术的真谛
成龙国际影响力 成龙国际影响力有多大
大湾区(广东)国际青年音乐周揭幕

网址: 树立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艺术品牌 http://m.taoroudan.com/newsview64098.html
所属分类:品牌资讯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