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雨丨石若轩:春遇朱笔度花朝

原标题:夜雨丨石若轩:春遇朱笔度花朝

春遇朱笔度花朝

文/石若轩

花朝佳节的前夕,流淌在《宝绘堂》中的臻雅春意,穿过晚明的月色向我缓缓走来。沾染暮色的粉蝶在秋千少女的罗裙上踱步,星月沉烟,静谧如常的湖水上飘来玉兰花的味道,春风渐起,素馨滃然。

斑驳的古画溢出千百年来的春时风雅,小城逢三月,杏雨醉花朝。透过明代画家仇英的传世名作《宝绘堂》可以看见古时农历二月的花朝景象的一抹风雅,那么备受古人青睐的花朝节还藏有哪些雅事?请用淡淡的春茗洗濯一身旧雪,听我一一讲述。

衣带清寒沐春风。花朝节在春分之后,俗谓二月十五日(亦有二月二日,二月十二日的说法)为百花生辰,届时会举行种花,赏红等节日活动,故而称之为花朝节。节日前后虽然有暖风还境之意,常有春风吹过,但晨起依旧会感到微寒。春时的夕阳是惬意的湿红色,躲在刚刚褪去风雪的山岚旁。

朱笔遇墨绘春景。花朝节亦有大小之分,清光绪年间《光山县志》曾有记载:“二月二日,俗云‘小花朝’,十五日云‘大花朝’。”花朝节的风俗形成较早,但因各地区气候差异的问题,具体的节日活动亦有所差别。《梦梁录》云:“浙间风俗,为春序正中,百花正望之时,景堪游赏。”江苏一带地区有花朝赏红习俗,而开封会举行扑蝶会。梦回京地的早春,牡丹花开得也有分寸,相传天坛的南北回廊,永定门里的张园以及房山的僧人素舍处的春景是最绝佳的观赏之地。花朝节当日若是风清月朗,可预示百花繁盛,粮产丰富。于是为祈安顺,文人雅士相约赋诗,亲友姊妹相伴踏青,孩童相约开始留发,好一幅春光点缀的佳景。

绮绣江南赏春红。花朝赏红的习俗主要在江南地区盛行,在百花圣诞日这天,众人通常会裁剪彩色布条悬系在花枝上。胡朴安的《中华全国风俗志》一书中曾有记载:“二月十二日为百花生日,闺中女郎,剪五色彩绘,沾花枝上,谓之赏红。”还有:“二月十二日花朝,闺中裁红,系之卉木,风来招展,红绿参差。”

淡烟疏雨煮春茗。农历二月也属春雨繁密之际,借花朝佳节之名,与亲友故人赏花听雨。初煎新涧水,取一杯桃花残雪,烹茶别有香。品茗是中国人独一无二的浪漫与风雅,与候月,莳花、焚香,寻幽等雅趣并称古人十大雅事。茶水间嵌入一枚小小的香蕊,可寄此情千里。煮茗换盏,追忆年少;月入心桥,怀抱琴箫。尽饮几番江湖梦,盟誓相逢在花朝。

沐春风,绘春景、赏春红,煮春茗等是古人的花朝雅趣,但对于我而言似乎有一世的距离,只因城外的炊烟卷着我对已故外婆的思念,在花朝佳节的前后溘然长眠。不是风雅之人的外婆对花朝赏红有着深厚的情结,也许是为了她半生凄风苦雨,劫后余生的自我纪念,也许是为了泪过岁迁后仍要保有天真的少女执念。几枝花朵的凋零不会骤变残损的春天,时光尚浅,我愿将这爱恨渐渐收敛。

花朝节的传统习俗伴随时间的流逝亦有改变,庆贺节日的活动亦有增有减。正如茶叶所蕴含的意义层峦叠嶂,花朝节所承载的意义也不仅仅只是一个传统节日那般浅显。花朝节的气氛是矜持的春天,暖风十里,带着玉兰香囊的少女们依旧在绿杨影里荡着秋千。

(作者系香港都会大学在读硕士研究生,重庆市作家协会会员)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夜雨丨石若轩:春遇朱笔度花朝
夜雨丨李亚非:树抱石的千古绝唱
夜雨丨石子:花的解释
夜雨丨艾万忠:《汉宫春·夜雨敲窗》(晁冲之体)
夜雨丨唐代贤:春之韵味
夜雨丨屿夫:用痴心为这个春天点睛(外一首)
夜雨丨黄裕涛:春的序章
夜雨丨殷贤华:春叶
夜雨丨张跃:五合梨花香满春
夜雨丨安星:此心安处是朝云

网址: 夜雨丨石若轩:春遇朱笔度花朝 http://m.taoroudan.com/newsview65166.html
所属分类:行业资讯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