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中年,为了后半生的安稳,需要走这几扇窄门
原标题:人到中年,为了后半生的安稳,需要走这几扇窄门
人生在中年,个个都在爬坡。
有人从容自信,有人战战兢兢,有人踌躇满志。
不管当下是什么状态,我们都是为了余生活得安稳,不再担惊受怕,不再为五斗米折腰。
可是,如何才能稳住自己呢?
需要掌握一个技巧:在千变万化中,寻找“机会”。
《圣经》有一句很耐人寻味的话:“你们要进窄门。”
很多人的路,会竞争很大,鹿死谁手,还不一定;而那些窄小的门,避开了人群,找到的人也少,反而能顺利通过。最好的机会,就是窄门——或是人流中的缝隙,或是生僻的路线。
人到中年,为了后半生的安稳,需要走以下几扇窄门,一步一步靠近理想中的境界。
01
第一,走旁门,曲径通幽。
“晏子使楚”的故事中,晏子去楚国,进宫的时候,不愿意走旁边的门,因为那是狗洞的样子,有损自己的形象。
按照一般人的思维,走正门,体现了自己的威严,也展示了自己的人品。
可是我们有没有想过,若是去一个景区,有很多人涌入正门,你走偏门,是不是更快能通过?古人说:“能屈能伸大丈夫。”
中年人,要承受一些委屈,才能真正成长。
北宋文人沈括,在《梦溪笔谈》中写了一个姓李的术士,本事很大,但是科考的大门,总是把他拒之门外。
李术士发明一个抓老鼠的雕像。雕像的左手是一个锤子,右手是一个板子,上面有诱饵。
老鼠到了“右手”,雕像就动起来了,锤子会迅速砸到右手上,从而老鼠无处可逃。
荆王知道这件事后,请李术士到王府做客。
李术士叹息一声,说:“我还知道很多的天文知识,只是没有好的位置,无法展示啊。”
荆王对他很佩服,并让他调整月蚀的测量仪器,又举荐他做了司天监学生。从此仕途亨通。
诗曰:“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走一走旁门,委屈一阵子,多走几步路,但是能幸福后半生,为何不可呢?
古往今来,有多少学子,不是通过科考出名的,而是做别人的幕僚,或者靠发明什么东西,甚至是孝顺父母等方法。
左宗棠,靠做幕僚成名;曹操靠举孝廉出道......这都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02
第二,走奇门,出奇制胜。
奇门遁甲的方法,显得很神秘,刘伯温、诸葛亮、姜太公都用过。具体是什么内容,一两句话说不清。
但是我们到现在,都知道,诸葛亮发明了木流流马,还创造了美食——馒头。
姜太公钓鱼,没有鱼钩,说“愿者上钩”。
刘伯温本是元朝的进士,但是多次罢官,隐居在山野,写了很多书,然后被朱元璋发现。
现实生活中,也有一些人,做了一些奇怪的事情,然后就成为了人生的赢家。
当然,奇门,不一定是离奇的门,还可以是“违背普通逻辑的事情”。
比方说,春秋时,宋国的大臣子罕,拒绝别人送来的玉石,还说“我啊,以‘不贪’为宝”。从而,子子孙孙都记住了“子罕拒玉”的典故。
子罕的做法,就是违背了“贪婪”的本性,做出了不一般的举动。
若是你能有什么特别之处,吸引大家的注意,那么你就能鹤立鸡群,人脉资源、优秀的人品、不一般的技能,都能展示出来。
03
第三,走远门,舍近求远。
把眼前的利益占据,这是很多人的做法。
有一句口头禅:“多不如少,少不人现。”这句话,需要这样理解:有人答应给你钱,说“一千万”,那是假的,说“一千元”才可以相信;说再多,不如马上给“一百元”,这是最实惠的。
而那些有大格局的人,不会盯着眼前的东西,而是高瞻远瞩,去设计美好的未来。
五代十国时,有一个叫方玙的人,住在宁国县,高祖是当地的守将。他顺理成章,继承了祖上的事业。
吴越人作乱,抓住了方玙。他的儿子方从训马上站出来,继续做守将,并且立下家规,世世代代都要爱护宁国县。
直到现在,当地的县志,都有他们守城御敌的“功劳”记载。
人到中年,你不仅仅是一个人奋斗,还是一家之主——父母的儿女,子女的父母,爱人的爱人。
你若不考虑远方的事情,那么就难以有世代兴旺的格局,也许到了儿女这一代,就会败家了。
人生如下棋,走一步看一步,是“平常”;走一步看十步,才是“强大”。
晚清名人曾国藩,在父亲的教导下读书,然后他教育子孙后代持续读书,从而家庭能人辈出,不得不说,这是“出了一趟远门”,未来还会更远。
04
《诗经》中说:“永言配命,自求多福。”我们要走过窄门,不仅要有大的方向,还要落实落细。
其一,教育自己,也教育子孙,读书增长智慧,增加竞争的资本。
其二,努力工作,也做好副业,赚钱更厉害,套路比别人更多,东门不开西门开。
其三,珍惜家庭,也引导家人,一起开门纳福,还能集中精力去突破某一扇门。
其四,发现机遇,也创造机遇,不要被当下的幸福冲昏了头脑,多想一想百年大计。
《易经》中指出的人生规律:“初难知,上易知。”
开始很难,但是到了上坡的位置,反而不难了,反倒是,上山容易,下山难。总要为后半生,多准备点什么,保证能从容过。退休金、房子车子、有出息的孩子、健康的身体、好家风,都是必备的。
最窄的门,你都过去了,接下来就是通天大道吧。
作者:布衣粗食。
关注我的文字,走进你的心灵。
文中配图来源于网络。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人到中年,为了后半生的安稳,需要走这几扇窄门
后半生最舒服的活法,都藏在这几句话里
人到中年,真正渴望的“夫妻生活”,无非是这两种
人到中年,不得不看透的人生真相
不会吧不会《罚罪》真的要走狗血剧的路子吧?
人到中年,学会释然,一切就都顺了
女主本和第一任未婚夫能安稳一生……
人到中年,女人想要的不是“爱”,而是以下两样东西
女人后半生的“福气”,不是取决于婚姻,而是这4张“底牌”!
人到中年,最害怕的往往不是没钱,而是这3件事情
推荐资讯
- 1李沁肖战已同居领证? 李沁肖 48902
- 2闫妮老公邹伟平简历 闫妮前 43643
- 3王凯蒋欣承认已有一子? 结 40346
- 4王灿前夫 王灿的第一任老公 36275
- 5汪希玥回北京过年,怎料见到汪 32294
- 6霍启山与霍启仁对嫂子郭晶晶的 29436
- 7张佳宁和宋轶长得像 同属甜美 25436
- 8央视主持孙小梅丈夫曝光,是大 20478
- 960年代,洪秀柱(右后)与父 19682
- 10佟丽娅事件是什么 佟丽娅回应 19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