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昆曲成为中华文化闪亮名片
原标题:让昆曲成为中华文化闪亮名片
□ 本报记者 顾星欣
“中国戏曲根植于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和文化传统,有着鲜明的民族基因和民族特色,在向海外传播的过程中极具特色和魅力,在展现民族文化、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全国人大代表、省演艺集团总经理柯军建议,进一步推动我国昆曲国际化传播,通过系统规划创新,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让以昆曲为代表的中国戏,与书、诗、国画、茶等一起成为中华文化闪亮名片。
昆曲是中国乃至世界现存最古老的剧种,被誉为“百戏之祖”,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选入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在国际上享有盛誉。柯军表示,江苏作为昆曲发源地,始终坚守“南昆风度”,拥有《牡丹亭》《桃花扇》《浣纱记》等极具南昆审美风格的经典剧目。回顾江苏昆曲数十年间五代演员的发展,对剧目、规则和审美理念的传承弦歌不辍,形成了清晰的传承脉络和科学的传承体系。
昆曲当代创新的一系列成果,受到多方好评和瞩目。近年来,按照南昆风格的审美和传统的程式规矩,在保护传承的同时又与时俱进,推动昆曲的创新发展,《梅兰芳·当年梅郎》《眷江城》《瞿秋白》三部新编现代戏和素昆《夜奔》《319·回首紫禁城》等一批实验昆剧作为昆曲创新性传承、创造性发展的代表作,得到专家肯定、观众认可。
近年来,江苏创新对外文化交流模式,拓展对外文化交流渠道,积极推动昆曲走出国门。如何更好地打造“中国昆曲高地”,让昆曲更好地服务于国际文化交流,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柯军梳理出一系列建议:“首先要创新表演生态,在保护传承传统昆曲的同时,突出新编昆曲和实验昆曲的时代性、现实感和国际化,加强昆曲新作品的开发,在国际交流中讲好中国故事。”柯军同时还建议创新传播机制,推动艺术团体、高等院校、政府机构、媒体、社会力量等方面形成合力,实现演出、工作坊、文创、学术研讨、昆曲旅游多形式并举,搭建昆曲的国际传播矩阵。“让昆曲的创新实践和理论建构成为世界戏剧之典范,搭建起文化交流的桥梁。”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让昆曲成为中华文化闪亮名片
昆曲艺术家柯军:艺术本无界,何谈“破圈”?
(两会声音)昆曲艺术家柯军:艺术本无界,何谈“破圈”?
昆曲《牡丹亭》在宁夏银川上演
第四届中华文化与两岸文创产业融合发展论坛在福州举行
难忘的“开学第一课”:他们用芭蕾重温雷锋闪亮人生
用艺术反哺家乡:北方昆曲剧院赴河北高阳“寻根”义演
夜空中最闪亮的星电视剧剧情 夜空中最闪亮的星剧情介绍
东方快评丨中华文化“走出去”需要更多“意公子”
你最闪亮!励志歌词为2022毕业生加油
推荐资讯
- 1李沁肖战已同居领证? 李沁肖 48902
- 2闫妮老公邹伟平简历 闫妮前 43646
- 3王凯蒋欣承认已有一子? 结 40346
- 4王灿前夫 王灿的第一任老公 36278
- 5汪希玥回北京过年,怎料见到汪 32294
- 6霍启山与霍启仁对嫂子郭晶晶的 29436
- 7张佳宁和宋轶长得像 同属甜美 25436
- 8央视主持孙小梅丈夫曝光,是大 20481
- 960年代,洪秀柱(右后)与父 19682
- 10佟丽娅事件是什么 佟丽娅回应 19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