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博物院藏清宫戏藏本“月令承应戏”将有望复现舞台
原标题:故宫博物院藏清宫戏藏本“月令承应戏”将有望复现舞台
签约现场 杜洋 摄
中新网北京3月13日电(记者 应妮)故宫博物院与上海昆剧团13日在京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通过文物保护、学术研究、剧目复排等多角度、多层次合作方式来“复活”宫廷演剧。
根据双方计划,上海昆剧团将推出从清宫戏藏本中精选的“月令承应戏”,经典名著之“三国”“水浒”“西游”系列,以及昆剧《金雀记》等。其中,“月令承应戏”又称节令承应戏。清代自乾隆年以来,凡遇元旦、立春、寒食、端阳、中秋、重阳、冬至、除夕等节令都演相应的戏曲,在清宫演剧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上海昆剧团将结合“传统·民俗”节庆品牌演出项目,对部分节令戏进行挖掘整理,于中秋、除夕、七夕等传统佳节陆续推出,充分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守正创新,以及上海昆剧团行当齐全、文武兼备的艺术特色。
“梅花奖”得主、表演艺术家黎安(后)和国家一级演员余彬(前)现场表演了《长生殿·小宴》选段 杜洋 摄
在活化创新方面,上海昆剧团将开展学习研究故宫所藏的明清宫廷音乐,重点对清宫坛庙祭祀所用的“中和韶乐”和“庆神欢乐”、朝会典礼所用的“丹陛大乐”、殿陛筵宴所用的“清乐”和“舞乐”、皇家卤簿仪仗所用的“卤簿乐”等进行研究恢复,既丰富昆曲的音乐演奏,更让传统音乐重新焕发光彩。
故宫博物院院长王旭东表示,故宫博物院收藏有大量清宫戏曲文物,是反映清宫演剧活动的珍贵实物遗存,对于传统戏曲艺术的研究具有重要的价值。作为珍贵的世界文化遗产,故宫与昆曲承载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绚烂文化与不朽的人文精神,蕴含着人类文明伟大的生命力和创造力。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不仅需要系统地梳理和深入地挖掘,更需要利用与传承,让戏本回归戏台、让文物焕发新生,使观众身临其境地感受中华文明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著名昆剧表演艺术家张静娴(右)和古琴演奏家杨致俭共同带来了《牡丹亭·寻梦》选段 杜洋 摄
故宫博物院收藏的清宫戏曲文物对于传统戏曲艺术的研究具有重要价值。2014年故宫博物院成立宫廷戏曲研究所,致力于戏曲文献文物的整理研究和出版传播工作。上海昆剧团群英荟萃、众星云集,是传播昆曲艺术的重要剧团,致力于传统昆曲艺术的保护、传承与创新,为传统昆曲艺术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此次战略合作协议的签署,双方将通过文物保护、学术研究、剧目复排等多角度、多层次合作方式,“复活”宫廷演剧,再现艺术经典、追寻故曲佳音,在挖掘传统文化当代价值、推动文化传承守正创新等方面作出新的贡献。
签约活动上,上海昆剧团演出了故宫博物院藏戏曲剧目片段。“梅花奖”得主、表演艺术家黎安和国家一级演员余彬现场表演了《长生殿·小宴》选段,著名昆剧表演艺术家张静娴、古琴演奏家杨致俭共同带来了《牡丹亭·寻梦》选段。(完)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每遇节令,都有相应戏曲!故宫筹划“复活”宫廷演剧
沈阳故宫清宫戏曲文化展再现宫廷“梨园音韵”
宋元书画珍 岭海古今藏
南宋《墨龙图》领衔,看粤藏宋元书画
粤藏宋元书画特展亮相
清宫天禄琳琅题《宋板班马字类》将上拍
粤籍名家鉴藏流传 珍品名作汇聚岭南
25年心血酿成“中华儒学第一藏” 《儒藏》在川完璧出版
25年心血酿成“中华儒学第一藏”
看戏、入戏与出戏
推荐资讯
- 1李沁肖战已同居领证? 李沁肖 47928
- 2闫妮老公邹伟平简历 闫妮前 43158
- 3王凯蒋欣承认已有一子? 结 38813
- 4王灿前夫 王灿的第一任老公 36175
- 5汪希玥回北京过年,怎料见到汪 32170
- 6张佳宁和宋轶长得像 同属甜美 25314
- 7央视主持孙小梅丈夫曝光,是大 20260
- 860年代,洪秀柱(右后)与父 19568
- 9佟丽娅事件是什么 佟丽娅回应 19032
- 10妻子频繁出轨老外,没想到被丈 18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