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顺理成章做的事,现在却很不文明

原标题:苏轼顺理成章做的事,现在却很不文明

湖上潇潇疏雨过,山头霭霭暮云横。

陂塘水落荷将尽,城市人归虎欲生。

谁谓江湖居,而为虎豹宅。

焚山岂不能,爱此千竿碧。

这两首诗名为其一、其二,并无确定标题。但苏轼诗前有个小叙——用叙而非序,只因他爷爷名序,所以他得避讳,从而不敢用序而只能用叙——

《九月中曾题二小诗于南溪竹上,既而忘之,昨日再游,见而录之》。

原来,这是他到南溪去耍之时,突有灵感,而无笔墨,只好捡了块尖利的小石头,在竹子上刻下的思绪……

行文及此,不由得想起作为现代人,出去旅游,在竹子上刻字,可是不文明的表现哦。

尽管,竹子既非文物,又非古迹,春笋横斜,一年便可拔地而起,先上云天,再如美人弯腰。但并不稀奇的竹子,也被当成了景点中碰不得的景物。

若是苏轼晚生130年,以他好玩的个性,却无法随手留下到此一游的印记,该是多么的纠结呢?

又想起苏轼《二月十六日,与张、李二君游南溪,醉后,相与解衣濯足,因咏韩公〈山石〉之篇,慨然知其所以乐而忘其在数百年之外也》诗中的情形,他满心欢喜地写道:

忽闻奔泉响巨碓,隐隐百步摇窗扉。

跳波溅沫不可向,散为白雾纷霏霏。

醉中相与弃拘束,顾劝二子解带围。

褰裳试入插两足,飞浪激起冲人衣。

看到竹子就要刻诗,看到清流便要洗脚,如此率性,真让人羡慕不已。

我们的旅游,何时开始变得拘谨?

我想,大概是从旅游变得大众化的时候吧。

你刻一下,他刻一下, 竹子还不很快就刻死了?

虽然已丧失了苏轼和他的小伙伴们的那种直爽,但终究是使得旅行变成了平头百姓也能享受的休闲。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也没什么不好的。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苏轼:睡前原谅一切,醒来不问过往
脏手指乐队表演时被砸烟 多场音乐演出现不文明行为
还没成为美食家的苏轼,吃相真难看
做几件有意思的琐碎事
小学生“拾贝”心得:苏轼的开朗豁达让我印象深刻
苏轼最奇特的一首写景诗,顺着读从晚到早,倒着读从早到晚
苏轼的春天
我想和你做的事,都需要打上马赛克
黄州惠州儋州,从苏轼到苏东坡
苏轼的爱情有多惨?三任妻子都是绝世佳人,却都红颜薄命

网址: 苏轼顺理成章做的事,现在却很不文明 http://m.taoroudan.com/newsview67875.html
所属分类:行业资讯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