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书架上的又一本“答案之书”
原标题:妈妈书架上的又一本“答案之书”
大概在去年7月份,收到爱心树的编辑推荐,种草了一本小众的儿童哲学绘本。
《无限和我》。
《纽约时报》2012年度最佳绘本
美国儿童图书馆协会2012年度选书
这本书最早于2014年引进到国内,当时书名译为《无限和穿小红鞋的我》,后来长期断货,改版后书名定为《无限和我》,也与原版书名保持一致,原版的名字就叫,Infinity and Me。
如何给孩子提供最早的哲思启蒙,一直是被热议的话题。今天,就借这篇文章来谈谈吧。
首先,如标题所说,它是一本,向孩子们阐释一个 非常重要的数学概念的绘本。
无限。
Infinity。
什么是无限?无穷大?这一点儿都不抽象,这是中学数学必然会学到的一个概念。
知乎号主 @springday 对“无限”这个概念做过很好的解释:
“无穷大的概念主要用于数学和物理领域。它描述了一个没有尽头的数量。事实上,无穷大来自拉丁词 infinitas 。这个词的意思是“无限”。
无穷大有它自己的符号:∞,它被称为lemniscate,意思是“丝带”。
约翰·沃利斯于 1655 年开始使用这个符号来表示无穷大。有些人认为他是根据罗马数字 1,000 来定义的。其他人认为这个符号是基于希腊字母表的最后一个字母:omega。”
当小朋友突然问爸爸妈妈,什么是无限,什么是无穷大?爸爸妈妈能说出准确的回答吗?现在不用挠头百度还结结巴巴,第一时间拿出这本绘本就好。
而且这本书里的答案,比百度检索好太多了。
讲其他概念的童书很多很多,但 讨论“无限”这个概念的绘本不说绝无仅有,也可以说非常之少,十分稀缺。
所以它不是什么小众书,它有着非常强的功能性,是一本刚需的书,满足儿童旺盛求知欲的刚需。
“妈妈有一架魔法书架,无论我提出什么问题,妈妈都能翻出一本书……”
还记得我之前写过这句吗?《无限和我》,就是妈妈书架上又一本“答案之书”,而且这个答案在别的书里还很难找到。
大家买到的不只是一本书,买的是孩子一次充分的求知满足过程。只要亲身体会过,孩子们的提问会有多么无厘头,多么无边无际,多么突如其来的父母,都会了解它的价值。
不过我喜爱这本书,不仅仅是因为它的强功能性。它不只是一本,干巴巴地和孩子讲述数学概念启蒙的绘本。
它是2012年纽约时报最佳绘本,是在功能性,艺术性,趣味性,情感性……每一个方面都出色的作品。
一、它其实也是一本,告诉孩子们,如何面对欲望的绘本。
欲望总是在得不到满足的时候最为强烈,甚至强烈到不可遏制的地步。但欲望一旦得到满足,而且一旦可以无限满足,瞬间就失去了它的魅力。这一点人生的悖论成年人都很有共鸣对吧。
那么儿童的欲望呢?
在英国绘本名家托尼·罗斯的《小公主》LittlePrincess这套书里,他写过这样一个故事:小公主非常喜欢过生日,想要更多更多的生日,于是不断发布命令增加一年中过生日的次数,最后一年365天里只有一天不是生日。结果却发现,最后那个 唯一“不是生日”的日子,变成了最珍贵的日子。
在《无限和我》里,也讲到了这一点。
玩具如果无限多,还那么有趣吗?糖果如果无限提供,还那么美味吗?课间休息时间如果无限长,课间的意义,还存在吗?父母为什么觉得现在小孩子拥有那么多,却越来越难以取悦?儿童为什么拥有那么多,却常感无聊?
这是不是非常值得和小朋友讨论的话题?
那么还有什么,是恰恰因为有限,才显得愈加珍贵呢?也就是这本书涉及到的下一个命题。
二、这是一本,告诉孩子们,如何面对永生的绘本。
这个困扰所有人类的主题,我最早在写经典儿童文学娜塔莉·巴比特的《不老泉》的时候也写过。如果有机会,我们是否愿意获得无限的童年,或者无限的生命?
在这本书里,插图作者用了一张非常巧妙的对比图,下面是无限停留在童年状态的乌玛,上面是正常长大经历了人生每个阶段的好朋友莎莎……问一问小朋友,你想成为哪个孩子呢?
生命正是因为它的有限,它的唯一,它的一去不复返……才被人无限珍惜。
三、它是一本,小朋友在寻求爱,寻求他人 认同的绘本。
乌玛穿上了一双精巧夺目的小红鞋,这双小红鞋其实是小朋友的一个自我投射。“有谁会注意到我穿了一双新的小红鞋呢?”,有没有人真的在意我呢?这个担忧一直萦绕在她的心头。
最终她找到那个无限爱她,无限在意她的人了吗?
许许多多的童书都会表现这个主题。但这本书一开始就有小红鞋这个道具的设计,就宛如在情节里嵌入了一颗闪闪发光的红宝石。
小红鞋不仅是视觉上的焦点,也构成了情节暗线里的关键因素,让故事更加富有悬念,情感的表达更加曲折,结尾谜底的揭晓也令人倍觉甜美。
此外还想谈一个我个人的感受。
这本书封面上两位作者都是美国人,但我看内页的时候,第一感觉就是它完全不像是美国绘本的风格。然后仔细看了一下作者,果然插图作者嘉比·斯科亚科夫斯卡,来自波兰,后来搬到了纽约。
这非常符合我对欧洲作者或者说波兰作者创作风格的既有印象——
它的艺术美感是这样细腻、奇幻而又富有深度;人物也表现出一种沉静、深思而优雅的状态,这种插图风格更像欧洲绘本而不是美国绘本,大家拿到可以去感觉一下。
无限的讨论还在继续。
孩子们的好奇心和他们对于世界的打量与探索,都在故事中慢慢有了头绪。那就从这本书开始,认真回应孩子们的“无限”之问吧。
扫码购买
推 荐 阅 读
给孩子读哲学绘本究竟有多重要?
你永远不知道,老太太的生活智慧有多强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妈妈书架上的又一本“答案之书”
小白:诶~兄弟们,哥们不用再看答案之书啦!
“了解你自己,你的问题就有了答案”:影响世界5000万读者的成长之书
如何向内看见真实的自己?这是一本心理学的“答案之书”
《橘颂》:献给少年的人生奥义之书
本以为新娘已经很好看了,没想到两位妈妈才是王炸
本以为新娘已经很好看了,没想到两位妈妈才是“王炸”……
《利弹穿心》:一本另类的教育之书,“恶”的纪实,启发“善”的教育
“妈妈做菜咸了”能不能直说?答案让你格局上一个台阶
“奶奶作家”杨本芬:写出女性“不被看见”的一生
推荐资讯
- 1李沁肖战已同居领证? 李沁肖 47928
- 2闫妮老公邹伟平简历 闫妮前 43158
- 3王凯蒋欣承认已有一子? 结 38813
- 4王灿前夫 王灿的第一任老公 36175
- 5汪希玥回北京过年,怎料见到汪 32170
- 6张佳宁和宋轶长得像 同属甜美 25314
- 7央视主持孙小梅丈夫曝光,是大 20260
- 860年代,洪秀柱(右后)与父 19568
- 9佟丽娅事件是什么 佟丽娅回应 19032
- 10妻子频繁出轨老外,没想到被丈 18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