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老桥引发的乡愁
原标题:一座老桥引发的乡愁
□ 乐 心
在宜兴所有的老桥中,外形既不恢宏、也不隽秀的周铁桥,独具人文意义,人们称它为“桥头”。这个世界广阔,人们随时擦身而过,但镇上的人凭一个标识,微笑相认:“桥头人。”
周铁,有一种说法是,周代因设铁官而得名。还有一种说法,河东和河西原本没有桥,乡民们来往靠摆渡,进出非常不便。不知多少年前,一个在横塘河边靠打铁为生的周姓铁匠,倾其所有,又到处募捐,在河上造了一座桥。桥造好之际,周铁匠却积劳成疾,不久便与世长辞。人们为纪念这位仁义的铁匠,把桥称为“周铁桥”。古时江南集镇大都沿桥而建,因此小镇也被叫周铁镇了。
这座周铁桥,也凝聚了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的乡愁。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
余光中的这首《乡愁》诗,不知打动了天下多少游子。上世纪80年代,江南大学教授庄若江在一次海峡两岸文化交流活动中,有机会结识余光中,两人一见如故。余先生经常跟她说起小时候的事,比如幼时母亲带他在武进一带逃难躲过的桥洞。由于他避难时年纪小,桥名记不清了,他说好像叫宝丹桥。庄若江在地图上反复查找“宝丹桥”,结果未得。
过了一年,余先生有天忽然打电话给庄若江,说:“我想起来了,那座桥叫周铁桥。”他还记得周铁桥附近有座城隍庙,庙门前有一棵一千多岁的古银杏树,树干矮壮,枝叶茂密。凭此可以确定这是他小时候避难藏身的桥。
余光中出生在南京,外婆家在常州武进。武进漕桥紧挨着周铁分水。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余光中的父亲随民国政府迁往了武汉,日军在南京大开杀戒时,他和母亲刚好回了漕桥老家,躲过了那场惨绝人寰的大屠杀。不过,随着日军南下,漕桥也不安全了。余光中跟着母亲逃难,有次躲进了周铁桥洞,这是他终生难忘的记忆。
许多人忆起老街,忆起老桥,亲切如昨。
周铁桥坐落在镇区东街口,它一头挑起了乡土,一头挑起了繁华。
过桥往南走,可见千年银杏树和城隍庙,再往外,过去是广阔的乡间,大片的农田。仅听听村名,就觉得意味深长,水母村、蓑衣桥村、车罟巷村……
乡间的人,以前鸡叫头遍就提篮挑担到镇上来,赶集市叫“上桥头”。
桥西边是繁华的街市,沿街店铺开着南货店、小吃店、钟表店、日杂店、窑货店、裁缝店……
桥堍平台上有个水果摊,摆摊的人叫单银如,他的摊子夏天卖瓜,秋天卖梨卖橘,冬天卖苹果卖荸荠。他削梨削苹果,刀尖紧贴果肉轻轻划过,削好后手提果柄轻轻一抖,果皮一整条落下,小孩子看得傻了眼。因为桥对面有个电影院,水果摊夜晚九十点钟才收摊,昏黄的灯光,是小镇生活的亮色。
桥堍下还有一家店,一街人都叫它“杨天伦的店”。其实杨天伦早死了,是杨妻在守店,卖针头线脑、纽扣、簿册,做着很琐碎的生意。夏天出售的芭蕉扇,一把把插在陶缸里。春节五颜六色的气球缤纷了门户。
桥上留下的足迹,桥下流过的岁月,可曾见?
千百年来,周铁桥躬身静卧在横塘河上,仿佛一位沉默寡言的老父亲,将自己的身子压低,撑起了一片好光景。好多走出去的周铁人,心里装着这座桥。他们抛开社会标识,抛开各自的身份背景,以“桥头人”自居。
可是,最近,“桥头人”为这座桥操碎了心,夜晚微信群里讲得最多的是周铁桥。
事情的缘由是:两个月前,距离周铁桥二百米的地方,一座双曲拱大桥,因历经几十年风雨,成了危桥。周铁镇政府请东南大学的专家帮做方案,加固改造。
桥竣工亮相后,一张图片发在“桥头人”群里,引发了热议。大家发现,这座双曲拱桥上写着“周铁桥”三个字。
怎么可以有两座周铁桥?
“桥头人”说:要是谈恋爱,双方约会在周铁桥上碰头,你指的哪一座周铁桥呢?
还有人说,大律师沙彦楷、著名画家尹瘦石、工程院院士程天民和沙庆林,以前简介中出生地都只写“周铁桥”。这座桥是周铁人共同的乡愁记忆啊。
可是,由于没有重建碑记,演变比较模糊,于是众人回忆补充,查找资料,理清脉络。
周铁桥最早建于周代,明代重建。清代易木为石,建石梁桥,后又改建为单孔石拱桥。1964年拆除石拱桥,改建为石梁桥。1988年重建石梁桥至今。
尽管历经多次改建或重建,但它依然是周铁桥,桥名非它莫属,是唯一,不能旁落。“桥头人”这样认为。
然而,做工程的一方说:双曲拱大桥上的“周铁桥”并不是新写上去的,1979年建桥时就题写了,当时没有引起人注意罢了。后来时间长了,字迹模糊,不见了桥名。这次危桥改造,重新描了一下,让人误以为是新写的。
很快又有人发表意见:双曲拱大桥当时题写“周铁桥”,这只能说明当时的人思考轻率,欠严谨,时代的步伐已跨越到今天,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的人文价值已日显珍贵,完全应该对不合时宜的桥名重新考量。
桥名是一种文化,也是乡愁记忆。桥情、乡情,反馈到镇政府,镇领导从中看到了亮点,这么多乡亲把周铁装在心里,这是文化古镇的可贵之处啊。于是专门召开座谈会,征求意见,除了商议两座桥的名字外,还将镇区其它新建道路、桥梁的命名拿出来讨论。
之后,镇里陆续收到路名、桥名建议20条,楹联7副,牌坊题名4条。
市民热情参与,其心情正如耄耋之年的宜兴文史专家毕士雄所说:我是故乡的一片叶子,故乡是我生命的根。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美国人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中国为什么有一座永远炸不完的桥?
王菲1982年演唱《彩桥架到台湾岛》老视频
赖家桥老白果树下 郭沫若写下散文名篇
开了闸的乡愁
古诗词中最美的十座桥,你不一定都读过,但踏上去便不想再下来!
老梁的春天(“忆乡愁·看振兴”2023乡村振兴主题征文)
乡愁
故乡的桥
这里不光有碇步桥,周华诚新书讲述古老廊桥的隐秘之美
用温情诉说马华社会乡愁(侨界关注)
推荐资讯
- 1李沁肖战已同居领证? 李沁肖 48907
- 2闫妮老公邹伟平简历 闫妮前 43658
- 3王凯蒋欣承认已有一子? 结 40349
- 4王灿前夫 王灿的第一任老公 36288
- 5汪希玥回北京过年,怎料见到汪 32297
- 6霍启山与霍启仁对嫂子郭晶晶的 29445
- 7张佳宁和宋轶长得像 同属甜美 25438
- 8央视主持孙小梅丈夫曝光,是大 20500
- 960年代,洪秀柱(右后)与父 19688
- 10佟丽娅事件是什么 佟丽娅回应 19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