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认知,决定你人生的方向

原标题:你的认知,决定你人生的方向

文|桑梓(富书作者)

给大家讲个故事。

一群人自出生就被囚禁在洞穴中,全身都被铁链紧紧锁住,无法动弹。

而他们身后正24小时燃烧着大火,有人拿着动物模型在火前走来走去,被锁住的人只能看到投射在墙壁上的影子。

久而久之,他们将墙壁上的投影当作真实世界。

直到一天,一个人挣脱了铁链,看到了洞穴外的世界,他才明白墙壁上的只是倒影。

于是立马跑回,想让同伴们跟他一起挣脱枷锁,逃离洞穴。

然而同伴们却像看疯子一般望向他,随后爆发出一阵嘲笑声。

这是哲学家柏拉图提出的“洞穴理论”,被囚禁的人误以为眼前就是全部,最终导致了思维的固化,放弃了寻求自由与真实的机会。

在故事中,洞穴中的人因为几十年来一成不变的生活方式,形成了认知闭环。

想起叔本华的一句话:“世界上最大的监狱,是人的思维意识。

悲哀的是,生活中大部分人都是故事中的囚徒。

当你渴望通过副业提高生活质量时,他反驳:别白白浪费时间和金钱,得不偿失。

当你希望学习另一项技能提高自我竞争力时,他反对:再怎么卷也是打工人,何必呢?

当你尝试通过阅读书籍丰富自己内心时,他不屑:有这时间还不如多打份工。

久而久之,就会自我封闭,生活在一座孤岛上。

认知越低,越固执

一天,一位商人在街边看到乞讨之人,便动了恻隐之心,“如果我给你一万块钱,你会怎样用这些钱?”

“我会买一部好的手机,这样就知道哪里人多,可以去人多的地方乞讨。”

“十万呢?”

“我会买一辆小轿车,这样乞讨起来会很方便,想去哪里去哪里。”

“一百万呢?”

“我会在繁华的地方买一块土地,这样就不会有别的乞丐来和我抢地盘了。”

商人听后,摇了摇头,离开了。

因为他知道,认知低的人,无法突破自己的认知,四周皆是围墙,将自己囚禁。

长此以往,变得固步自封。

反之,认知越高的人,对于外界的事物了解就越多,会怀揣着谦虚的心态学习与接纳。

在知乎上看过一个故事:

有一天,燕子和蝙蝠因为日出代表早晨还是夜晚的问题而争吵。

双方为此争论得面红耳赤,最后一起找到猫头鹰评理。

猫头鹰得知他们吵架的原因后,说道:“你们的生活习惯完全相反,怎么能得出一个一致的观点呢?”

蝙蝠昼伏夜出,而燕子的生活习性与蝙蝠完全颠倒,自然对这件事的认知会有所差别。

你于山顶矗立,看到一片云海;他于山腰爬行,看到遍山绿野。

所处的位置不同,看到和感悟到的必定有所分别。

认知高的人理解别人的不同,求同存异,兼容内包。

认知低的人只会固执的守住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对他人妄加评论,反而将自己的局限性暴露无遗。

思维固化,就是自寻死路

网上有句十分流行的话:

真正限制我们人生的,从来不是经济上的贫穷,而是认知上的困顿。

楚国有一位商人,驯养了一群猴子,命令它们去采摘野果,而每天的报酬就是摘得果子的十分之一。

有一天,一只小猴子盯着眼前的果子,“这山上的野果,是那商人种的吗?”

“不是。”

“那我们离开了商人,还可以采摘到野果吗?”

小猴子的这番话,惊醒了一旁的猴子,于是他们在一个夜晚,选择逃离栅栏,自己获得所有采摘的野果。

故事中的小猴子选择跳脱出固有的思维认知,不因为日复一日平稳的生活状态而麻木。

人亦如此,在日常生活中,限制自身进步的,从来不是现实的障碍,而是自身的约束。

只有尝试着打破认知闭环,才能突破自我。

张一鸣,今日头条和字节跳动的创始人。

初入职场时,从普通的程序员到技术高管仅仅用了2年的时间。

他的第一份工作是在酷讯做程序员,在满是名校毕业的高材生中,张一鸣的履历并不是最好的。

但是他在工作时,就是一个妥妥的工作狂,没日没夜地面对电脑对他来说是家常便饭。

遇到不会的就去努力学习,遇到困难就尝试打破。

张一鸣在采访中说:“stay young 的人基本没有到天花板,一直保持着自我的成长。”

给自己的人生设限,就掐灭了前进的可能。

在日常生活中,你是否因为满足于现状,而选择虚度光阴,每天就是躺在床上刷短视频。

是否遇到困难时,选择逃避当下,不愿意突破自我,打破当前稳定的生活状态。

认同贾平凹的一句话:“每个人都有一个觉醒期,但觉醒的早晚决定个人的命运。”

觉醒即愿意做出改变,提升认知,舍弃固步自封的观念,最终朝着积极的方向前进。

成功,从“破局”开始

说个听来的故事。

有一天,一个男士走在悬崖边,但突然失去了平衡,摔下崖壁。

他的右手死死扒住石头,整个人悬挂在半空中,当他快支撑不住时,突然传来一个声音。

“我是上帝,我可以帮助你,但你需要放开右手。”

这个男人听罢后,却自动屏蔽对方的声音,依旧大声呼救。

认知决定选择,选择决定方向。

他不愿意相信存在于自己认知以外的事情,所以甘愿放弃最后的求生机会,也不愿放手一搏。

那我们该如何成功“破圈”,提升认知呢?

1、转变记忆体

记忆体即我们通常下思考问题的方式。

在一般情况下,我们在遇到事情时,会根据之前片面的回忆而形成对当下事情不客观的解读,从而对我们的决策形成误导。

要想改变当下的思维方式,可以多尝试以转换视角,多方取证等方式,保证自己得到更加客观的选择。

2、摒弃被动接纳

每个人的思想时刻都会受到外界的干扰,特别是在自媒体时代,网络发达,鱼龙混杂。

如果我们想要在坚定自己立场的背景下提升认知,就一定要摆脱外界的干扰。

通过分析自己之前的刻板观点,反思价值观念,有意识地选择和剔除外界的信息。

3、坚持学习

有句话这样说道:“只有在不断地学习中,才能不断提升自己的格局和境界,在遇事时不易陷入迷茫。”

众多名家将自己一生的思考浓缩在一本书中,只有坚持读书,坚持学习,在看待事物时才不易陷入认知闭环中。

古语有言:“书中自有黄金屋。”

读书,是向上攀登的捷径。

猎豹CEO傅盛曾说:“认知的本质就是做决定。”

但恰恰你做的每一个决定,都指向未来的方向。

所以,认知水平的高低往往和你的人生道路挂钩。

但要知道,提高自身的认知水平,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要求我们从一点一滴中做起。

成功并无捷径,只有量变可以引起质变。

作者简介:桑梓,富书作者,本文:富兰克林读书俱乐部,本文版权归富书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

注:本文章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终身成长》:你的思维模式,决定你人生的高度
你的层次决定了你的另一半,请不要去抱怨
阻止你成长的,不是社会现实,而是认知闭环
离你最近的四个人,决定了你的人生走向
你自律的程度,决定了你人生的高度
方向不对,努力白费,人生三大“陷阱”,你踩了几个?
交广夜听|你周围的 5 个人,决定了人生天花板
你身上的磁场,就决定了你会遇见谁
大雾之中的人生,如何寻找方向?李双林
你有什么样的心态,就会什么样的人生

网址: 你的认知,决定你人生的方向 http://m.taoroudan.com/newsview69912.html
所属分类:行业资讯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