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雨丨黄海子:李子片

原标题:夜雨丨黄海子:李子片

李子片

文/黄海子

蜿蜒的乡村公路上,汽车的马达鸣响仿佛轻盈的马蹄声,我恍惚骑在马的背上,由着马蹄的踢踏,悠闲地游在三月的春光里。

我的眼里是春风勾勒的水墨——竹木掩映的房屋下,几树雪白的李花斜挑而出;荡着阳光碎片的水田里,农人在使唤牛翻耕水田;燕子在翻耕出来的田里啄衔新泥;远处,几块地里盛开的菜花在招蜂引蝶.....阳光正好,照耀着安详的山水、人家。

我在想,我在另一双注视着这里的人眼里,也应该是这幅水墨画里的一道景致吧?

我是要去一个叫李子片的地方。

在我的老家,常常把种有相当多的某种高大植物的地方,称为“片”。比如有着众多梨树连成片的地方,我们称那个地方叫“梨树片”,有着连片柿子树的地方,我们叫它“柿子片”。

李子片,自然就是有着成片李子树的地方了。

看着眼前被春风勾勒的水墨画,骑在“马背”上的我,思想开始信马由缰。

李子片离我的老家并不远,我只要出了院子,走过一段小路,然后再翻过两个山坡,就能看到李子片。

少年时,端阳节前后,李子片的李子就成熟了。我总要跟着比我大几岁的哥哥姐姐们,瞅准个时机,“翻山越岭”地跑到李子片去,瞅准照望李子的人不在的时候,爬上李子树,去摘李子来解嘴馋。

我们“摘”李子的行为大人是绝对反对的。我们摘李子的行为若是被大人知道了,那绝对是要被严惩的。大人们常对我们说,李子片那个地方的土地瘠薄,能产粮食的地没有几块,所以他们那里的人才栽种了众多的李子树。每年出产的李子,他们是要拿来换口粮的,你们不能随便去摘那里的李子。

但是李子片的李子因为土地的原因,比我们房前屋后种的李子的味道要好很多,特别甘甜。大人们说,那里的李子,是正宗的“江安大白李”,别说我们李市镇这个小地方,就是整个江津出产的李子,没有能比过它口味的。

因此我们心里那只巨大的馋虫,在李子成熟的季节,就像我们在学校里读书时响起的上课铃,会准时提醒我们的行为。因而我们会忘记大人的叮嘱,照样会“翻山越岭”地去摘李子。虽然回到家里依旧会被大人严惩,但我们却为解决了我们心中那只馋虫的馋幸福着。

上初中的时候,我的同桌居然是来自李子片的。李子片离学校只有几里路,因此他就没住校。

我的同桌一来上学就有很多“毛病”。不是隔三差五地迟到;就是上课拼命地打瞌睡;还有,老师布置的家庭作业,他几乎就没完成过。

但当我们成为无话不说的朋友后,我才知道他那些毛病都是因为生活的艰辛给他的------他家八口人,有年事已高的奶奶,余下的是他的爸妈,以及五个兄弟姊妹,他排行老大。

人口多,花销就大,虽然那阵土地已经包产到户了,但他们那里的条件就那个样,能产粮食的地不多;虽然也分到了一些李子树,但李子树每年产的果实能换的粮食还是不能填饱他家人的肚子。其他的花销简直就成了奢侈的愿望。

他爸看准了那阵子大家种粮的火旺劲,但种粮需要耕田的耕牛却很稀缺,特别是到农忙的时候,几家人常常为争一条耕牛来耕地而大打出手。因此他爸就贷款买了几条耕牛来饲养,一到农忙季节,他家的耕牛就成了附近人人必抢的香饽饽。

但牛多,牛的食量就惊人。因此他们一家子都围着这几条耕牛的口粮转。所以,他放学回家的第一件事就是放下书包去割牛草,根本没有时间做老师布置的家庭作业。而早晨天还未亮就会被父母从床上催起来去给牛割草,要等牛草割足后才能往学校赶,因此他老是迟到,上课老爱打瞌睡。

我知道同桌的“困难”后,就自告奋勇地给他“排忧解难”-----我告诉他,叫他把他的家庭作业本留在学校,我上晚自习的时候给他完成。完成了家庭作业,老师就不会批评他。

他同意了。

因此,为了“报答”我对他的“帮助”,他上学时时常会在书包里给我捎上一些他割牛草时采到的野果来答谢我。到李子成熟的季节,他来学校,每天书包里更会给我捎上一些我特别嘴馋的,他们那里产的特别甘甜的江安大白李,直到李子采摘完.....

那段“免费”吃李子的时光,我觉得特别开心幸福。

毕业后,我和同桌也就断了音信。

多年后,他从我老家亲人那里拿到了我的电话号码。

是三月,他给我打电话的第一句话是:“老同学,我喊你有空来李子片耍,这阵儿没得李子吃,但是李子花开得动人,你看着保证欣喜得发狂。”

我到他家的时候,李子花开得正旺。大片大片的李子花,像秋天深蓝天空里飘着的大朵大朵的白云,灵动又深邃。

我和他握手、拥抱,说一些分别后各自的经历。

他告诉我,他初中毕业后就去了南方打拼。那阵他特别讨厌李子片,讨厌这里吃不饱饭,讨厌这里没日没夜异常辛苦地劳作,所以他抓着机会就要离开李子片。所以他趁父母不注意的时候,跟同村的人跑去了南方打工。

但随着年岁的增长,他却越来越想回到李子片的家。后来他知道国家有了“建设美丽乡村”的大政方针后,所以他拖儿带女义无反顾地回到了李子片。

回到李子片前,他专门以旅游的名义带着家人跑完了电视上宣播的那些“美丽乡村”的典范地方,回到李子片后,开始了自己的规划。

他先召集自己的族人,他告诉自己的族人,从电视看到的“美丽乡村”,在李子片也能实现,而且更有奔头。因为李子片的李子是有历史的,是著名的江安大白李。

族人在他的鼓动下,开始重新打理土地,哪些地方保留原有的李子树,哪些地方砍掉不爱挂果的老树重新栽上更好的李子树,哪些地应该空出来,像水墨画那样留白.....他一边跟自己的族人打理着新的盼头和生活,一边又跟村上的干部,镇上的分管乡村工作的职能部门的工作人员勾勒着李子片的未来。镇村两级都被他规划的李子片的远景深深折服,开始大力支持他。

于是,整个李子片的人在他的带动下都行动起来,按照李子片未来的蓝图开始重新建设新的李子片-----通往李子片的乡村公路修通了;新修的公路两旁散落的人家的房前屋后空地上也种上了李子树;水田的田坎,铺就了青石板;蜿蜒的乡间小径,硬化了水泥地面;那些老旧的房屋,重新粉刷修葺后变成了具有鲜明农耕文化特色的“民宿”;民宿里摆放着能展示农耕文化的特有物件,那些物件上挂满了乡村时光的声音……

我在“马背”上的信马由缰是被他洪亮的声音打断的。

他还是那么直接:“老同学,你这次是来看李子花,看风景,还是来展望你认养的那几棵李子树的收成的?”我一下又被他的问话带入了另一个场景。

当李子片的“美丽乡村建设”渐成气候的时候,他却遇到了新的问题。

因为李子树从开花到果实成熟只有不到五个月的时间。因此来观光赏花摘果尝鲜的人也就只在那几个月出现。虽然在这段时间里,游人如织,收入也算可观,但是剩下的七个月里,李子片的人们就闲下来了。这段闲着的光阴,就像那些掉光了叶子的李子树,突兀着枝丫,任由风过雨来,孤独地等待春暖花开。

他为此绞尽脑汁。镇村两级工作人员也为此寝食难安。后来镇村两级工作人员与他和几个李子片的社员一起,组建了一个解决旅游淡季的“难事工作组”。由他挂帅,专门解决这段闲着的时光。

他在一次组织人员给李子树施肥修枝的时候,突然一道灵光闪现进了他的脑海------管理李子树的事,为什么不能交给那些来观光尝李的人来做。

于是他召集“难事工作组”的成员,把自己的想法在会上提了出来。通过大家七嘴八舌的丰满,他们解决了李子片旅游淡季这个淡季不能淡的难题-----

他们决定由游人自愿认养李子树,认养多少由认领者自愿。认养者的李子树上的果实,由认养者向原李子树的主人上交总量的三分之二,剩下的归认养者所有;李子树采果后,由认养者管理培养,培养管理的一切用具,肥料,由原李子树的主人全权提供,并负责对李子树管理的技术指导。

难事工作组认为,如果这个决策得以实施,认养方和原有方都会得到很多实惠,而且更有利于整个李子片今后的长久发展——首先可以解决淡季不淡的问题,因为认养者来管理他们认养的李子树,人气就起来了,而且认养者要吃喝拉撒住,民宿就不会空闲。认养者在管理李子树的同时,会和李子片的人结下更深的情谊,会把这里当成自己的家,他们会不自觉地去宣讲自己家的魅力。还有,一家人来到这里,有小孩的,也会让孩子们得到劳动锻炼,孩子会对生活有更深的认知。而且,他们认养的李子,年年的果实,会带给他们除果实的收获的喜悦外,心灵上还会得到极大的满足,因为那是自己的劳动果实.....

这一决策一经广宣,很快就得到了众多的拥趸。

我也认养了几棵李子树。我的李子在李子片端午节举办的“丰收李子节”上,因为果大、色鲜、味甘甜、果肉脆嫩而得过奖。

我和他沿着繁花似雪的小径漫不经心地游走,他问我:“你从车上下来,就一直是嗯啦啊地回我话,心不在焉的,想什么呢?”我回过神来,回他:“没想什么,就是被这仙境般的境地迷惑住了,魂进了这个李子花的花海里,一时半会儿还没附体。”

此时,有蜜蜂和蝴蝶在李子花间漫舞。它们时高时低,时快时慢,仿佛一曲舒缓轻慢的音乐,缠绕在花间,在春阳里,想让你化成一朵花,轻挑在枝头,随风翩跹。

悠闲的云下有两只鹰在李子片的上空流连,几架无人机在空中拍摄李子树开出的花海。

我问他,为什么不在李子林里岔栽些其他的果树,比如桃、梨、杏……有这些果树开出的花,这里的春天或许会更灿烂。他笑笑回答我,你不觉得一门心思只干一件事,把这件事干成功了,就会特别快乐。他停了停,又说:“比如这过日子,是不是越简单,越幸福!”

我沉思在如雪的李子花海里。

编辑:朱阳夏

责编:陈泰湧

审核:万鹏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夜雨丨黄海子:李子片
夜雨丨黄裕涛:春的序章
夜雨丨黄愷新:我的时间(外一首)
夜雨丨杨骏:立春,在新华书店
夜雨丨刘青川:访客
夜雨丨艾万忠:《汉宫春·夜雨敲窗》(晁冲之体)
夜雨丨丁友成:山茶花
夜雨丨杨翠:三月花开——献给天下辛勤的女同胞
夜雨丨熊家林:春天来了
夜雨丨刘邦祥:春雨

网址: 夜雨丨黄海子:李子片 http://m.taoroudan.com/newsview70561.html
所属分类:行业资讯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