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和孩子或许都不知道的苏东坡的另一面

原标题:你和孩子或许都不知道的苏东坡的另一面

宋石男给孩子的文学大师课

文 | 宋石男

知名学者 独立写作者

曾任高校文学院副教授

苏东坡 :捉白云的人音频:进度条00:00 25:17 后退15秒倍速 快进15秒

音频选自博雅小学堂APP

苏东坡的名字,大家应该都知道。可是,苏东坡究竟是怎样的人,又有着怎样的人生与成就,可能大家就不一定能确切地知道了。

实际上,在我们这个时代,苏东坡已经被脸谱化了,在流行的短视频、公号文与书籍中,苏东坡被描绘成一个不可救药的乐天派,一个地地道道的吃货,一个不问世事的高人,一个几乎不用努力就啥都干到极致的全能天才。但这些描述,只是似是而非的东西,不能反映历史上苏东坡真实而立体的面目。

01

全能冠军苏东坡

苏东坡是北宋最为夺目的文学天才,他少年成名,以北宋开国以来最优异之一的成绩中进士,先去基层任职,再进入中央。因为卷入新旧党人之争,被放到地方任职,为百姓做了不少实事,口碑非常好,但由于用诗词针砭时弊,被小人构陷入狱,出狱后流放黄州,史称乌台诗案。

配图来自纪录片《历史那些事》

后来,在神宗太后的眷顾下,东坡被重新起用,进入中央枢要之地,在建言上颇有贡献。但哲宗去世后,新党卷土重来,东坡再次被贬,从广东惠州一路贬到海南儋州,备极辛酸,然而他一直不曾绝望颓丧,始终“此心安处是吾乡”。多年后,徽宗上台,他被赦免,回归中原,死在返归的路上。

他的一生几经浮沉,却终于能守住内心的优美与崇高,为世人留下不朽的杰作。很多天才都如流星掠过,但苏东坡这种天才,却是一颗恒星,他的天才及其艺术人生,至今仍在苍穹中照耀我们,永不熄灭。

苏东坡不但是天才,而且是全能天才。在散文、诗、词、书法、绘画这五个领域,他都是第一流甚至超一流的造诣,古往今来,能同时在这五个领域都达到化境的人,确实只有他一个。后面我们会详细讲解,这里且不多说。

作为全能冠军的苏东坡,也有短板的,譬如喝酒与下棋。他的酒量很差,根据他的自述,大概只喝下相当于现在两瓶啤酒那么多的酒,他就会喝醉。他下棋也差,老是输,所以才说出“胜固欣然,败亦可喜”的名句。意思就是说,下棋赢了固然开心,输了也很高兴。他总是输,所以才这么说。做人嘛,开心最重要,对吧?

苏东坡不在乎胜负,因为他确实才华横溢,你想想,在当时知识分子最重要的五个艺术领域: 散文,诗,词,书法,绘画,他都是第一名,那下棋输了又有什么好生气的呢?

配图来自纪录片《历史那些事》

由于苏东坡的天才是如此夺目,在他老家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据说,苏东坡在公元1037年出生时,他家乡有座山,叫彭老山,这座山上的草木全部都枯了。六十多年后,东坡在公元1101年去世,这座山才又恢复郁郁葱葱。这个故事的意思是,东坡的天才太高了,所以一出生就吸尽了家乡山川的灵气,要等他去世,灵气方才复归山川。这个故事不可能是真的。但在某种意义上,它又确实是真的。

02

苏东坡的父母与童年

苏东坡的童年很快乐,他的父亲苏洵是个豁达的人,对他很放任,只要他快乐就好了,不会要求他是个学霸啥的。他的母亲程氏主要负责他的教育,也很慈爱包容,只是在做人的原则上对他要求严格,比如必须仁爱与正直。

苏东坡故居

《宋史•苏轼列传》曾记载母子二人的对话,这番记载其实来自苏东坡的弟弟苏辙为他写的墓志。说的是有次程氏教东坡读后汉书中的范滂传,忽然触动心事,慨然叹息。因为范滂是东汉末年的名士,反对宦官而下狱,他的母亲去监狱看他,临别时挥泪说出千古名言,“吾欲使汝为恶,则恶不可为;使汝为善,则我不为恶。”

意思是说,我如果要你随波逐流去阿附宦官做个恶人,你是可以活命,但是邪恶的事是不能做的;只要你做的事符合正义,那么我也就与你一样不曾为恶了。这话是很动人的,我们坚持做一件事,不是因为它的结果,而是因为这件事本身是对的,是符合正义原则的。

范滂的母亲在儿子生死关头,仍能认识到这点并讲出上面这番话,是非常了不起的。母亲都爱儿子,都愿儿子长命百岁,但即便再爱,也应该明白,儿子不能为了苟活,就去做邪恶的事。可是,即便明白这个道理,真正面对生死抉择的时候,还是会肝肠寸断,所以苏东坡的母亲读到范滂与范母的这个故事才会叹息。

苏东坡见母亲叹息,就问:“如果儿子我要当范滂,母亲大人您允许吗?”

他母亲立刻回答:“如果你能当范滂,难道我不能当严格教子的范母吗?”

这段对白所蕴含的情感与道义力量,千年后仍让我们感动。

苏东坡晚年还为此写了一首诗,追忆当年的情形,诗中写道:

“五载诗鸣卧雪堂,

暮年长啸走南荒。

当时戏彩慈亲侧,

岂复陈编羡范滂。”

03

有原则的豁达

雪堂是苏东坡因为乌台诗案流放黄州时修的一座草堂,他在那饮酒会友,吟诗作画整整五年,后来他重新被起用,一度做到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礼部尚书。大概相当于现在教育部长和国务院秘书长的位子。因为与变法的新党有政治冲突,再次被贬谪,先流放到广东的惠州,再流放到海南的儋州,颠沛流离,受尽苦楚。可苏东坡在《自题金山画像》,就是他为自己一副画像的题词中却说,

“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如果要问我一生的功业,那大概就是先后流放黄州、惠州与儋州吧!这是何等的潇洒自信,可在潇洒自信后,又有着无限苍凉。苏东坡其实是个极有政治原则与政治抱负的人,一生都不曾改变。而且他还是个很有建树的政治家,在杭州等地做地方长官的时候,他施行了众多非凡的甚至具有开创性的公共政策,我们在第三节《苏东坡:仁政的智慧》中会详细为大家讲述。

苏东坡的确豁达,但并非没有原则的豁达。他是有原则的人。有些人也说自己是有原则的人,但他们的原则是什么呢?他们的原则就是看心情

苏东坡不是这样的人。“不忘初心 ”这个词很可能就出自苏东坡。 在他写的《杭州召还乞郡状》,这是他向朝廷请求辞职的一封奏折,在其中,他写道,

“报国之心,死而后已”,又写道,“守其初心,始终不变 。”

人们只知道东坡豁达潇洒,却不知道他的豁达潇洒背后,在政治上,在道义上,他是多么的坚韧与执着!这里顺便说一下,政治是人人的事,是公共的事,涉及到权力与资源的分配。在公共事务上,苏东坡毫不含糊,一以贯之的正道直行,只有在私人生活中,在与公共福祉与公共知情无关的私域中,他才那么的豁达与潇洒。苏东坡的公私之分是如此鲜明,如此恪守原则,这才是他真正了不起的地方。

04

深情苏东坡

苏东坡既豁达潇洒,又恪守原则,更富有深情。他与兄弟苏辙的情感极其深厚,兄弟之间留下了许多珍贵的真情流露的书信与诗歌酬唱。早在嘉佑六年也就是1061年,24岁的东坡与弟弟苏辙别离,就写出千古名句:

人生到处知何似,

应似飞鸿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

鸿飞那复计东西。

人这一生四处漂泊,像什么呢?就像飞鸟掠过雪地。雪泥里偶然留下飞鸟的爪印,但鸟儿飞走后,大雪继续下,覆盖了一切痕迹,白茫茫一片又怎么计算东西南北呢?

与兄弟的相依相偎,就像飞鸟在雪地上留下的爪印,而随着兄弟别离,这些印记都会被时光覆盖。这令人悲哀。然而,飞鸟毕竟来过,并且留下了印记。兄弟毕竟相聚过,并且产生了深厚的情感。就算无情的时光会让我们别离,更加无情的死亡甚至会将一切都埋葬,但我们来过,活过,相爱过,又夫复何求呢?又何须计较东西呢?

豁达与悲伤,淡泊与浓情,就是如此交织在东坡的笔下,今天我们读他的诗歌,仍会感觉到一种不可思议的优美与浓淡相宜的情感,绵长悠久地冲击着我们的心房。

配图来自纪录片《苏东坡》

东坡悼念亡妻王氏的《江城子·纪梦》,也是千载名作。在东坡之前,西晋的潘岳与中唐的元稹都写过悼亡诗,也传诵一时,但用词来悼亡,东坡大概是第一人。而这首《江城子》也的确写得哀感顽艳,刻骨铭心: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一开始就将遥远的时间与空间浓缩在笔下,让感怆变得那么阔大,让悲伤变得那么漫长。

你走了十年了,我还是无法把你忘记,哪怕我不去想,你仍在我心上。你的坟墓远隔千里,我无法时时去看望,无法时时向你倾诉我的悲伤。有时想如果你地下有灵,见到了我,你应该也认不出现在的我了吧?我已经老了,脸上全是风尘的痕迹,鬓发也已苍苍。

可是在梦里,我还年轻,而你更加年轻。在我们的故乡,在窗户之下,你正在调弄你的妆容。年轻的时候我总是痴痴地看你梳妆。如今我在梦里又见到你梳妆,我走到你身旁,我们两人都说不出话,只有相互凝视着,默默流泪。

因为我们知道,梦是上苍赐予我们最伟大的礼物,是生者与死者唯一谋面的场所。然而所有的梦都会醒来。醒来之后,只有明月照耀着松岗,而松岗之上,我最爱的你啊,我死去的妻子,就在那上面埋葬。

当一个人充满深情时,他开口就是诗,而当苏东坡充满深情的时候,他开口就是千古流传的诗。深情其实既是一种美德,又是一种天赋。亲爱的孩子们,愿你们都能有真情、深情,其实不是愿,而是信,我相信你们必然都有这种天赋,你们也必然都能养成美德。

配图来自纪录片《历史那些事 》

苏东坡不但对亲人深情,对普通的人尤其是底层的百姓,也具备悲悯。事实上,苏东坡是个从骨子里具备平等意识的人道主义者。贬谪黄州时,他与贩夫走卒为友,要人跟他说鬼故事,人讲不出来,他就要人“姑妄言之”。他与各阶层的人都能做朋友,他说自己“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陪卑田院乞儿”,意思是说,他上可以去到凌霄殿,陪玉皇老儿玩,下可以去到卑田院也就是救济所,陪乞丐孤儿们玩耍。如果不是具备真正的平等意识,苏东坡怎么能做到这些呢?

不止对人,甚至对非人类的生物,东坡也能平等善待。他在一篇散文中回忆他的少年时代,那时他的书房前有种叫“桐花凤”的鸟儿翔集其间,这种鸟珍异难见,但是却不怕苏东坡捉它,常在东坡面前飞来飞去玩耍。乡里的人看到,以为是奇异的事情。

东坡自己却并不觉得稀奇,他觉得不过是自己对鸟儿讲诚信,能平等友爱地对待它们,所以它们也对自己友好。对鸟儿他都能以平等、诚信的态度对待,对人他怎会欺诈或势利呢?

05

苏东坡式幽默

苏东坡还善于自嘲,只有具备平等意识与幽默感的人才会若无其事地自嘲。英国作家王尔德说,“自恋是一个人一生浪漫的开端 ”,其实自嘲也是,自嘲是一个人一生浪漫的开端。所以亲爱的孩子们,如果有一天你学会自嘲并且从中发现乐趣,那么恭喜你,你已经踏上一条浪漫的人生之路啦~

那么,苏东坡是如何浪漫地自嘲的呢?他贬谪海南时,有个老婆婆跟他说,你虽然是大知识分子,还当过国务院秘书长,但你过去几十年的富贵,不过是一场春梦。结果苏东坡听了一点都没有不开心,还给那个老婆婆起了个绰号叫“春梦婆 ”。春梦婆,你说苏东坡浪漫不浪漫?

苏东坡还有个朋友叫马梦得,跟他同年同月生,命运也不太好,他就跟马梦得说,在他们两人这年这月出生的人,没一个以后能富贵的,而他和马梦得呢,正是穷困潦倒的冠军。不过,如果只在自己和马梦得两人中比较的话,还是让梦得夺冠吧!

这些故事反映的是苏东坡的幽默,最后我们再讲讲他的浪漫。

06

苏东坡的浪漫

什么是浪漫?在我看来,浪漫就是有出格的想象力,做出格的事,但对他人并无伤害,对自己则富含美感。比如东坡有个捉放云的轶事,就是出格而优美的浪漫。

有天,东坡走在山下,见云气如群马奔突自山中来,便用手打开随身带的笼子,捉一片白云收于其中。回到家,看笼中白云盈盈,就打开笼子,把白云放了。

他捉白云回家,因为他对一切美的事物是如此热爱,他捉白云又放了,因为他是那么博大无私,不愿垄断世上的美,要与所有人共享。还因为他是那么热爱自由,就连囚禁一片白云,他也是不愿意做的。

配图来自纪录片《苏东坡》

总之,苏东坡是一个讲原则的人,公私分明的人,还是个有深情的人,同时又是风趣且浪漫的人。这一切特质,在他的散文、诗、词、书法、绘画中,都得到淋漓尽致的展现。

所有伟大的艺术家,首先要有颗伟大的心灵,苏东坡也是如此,他的各种艺术作品之所以那么动人,首先是因为他的心灵动人,下一节《苏东坡:五项全能冠军》,我们就为朋友们细细道来,苏东坡的散文、诗、词、书法、绘画的特质以及这些特质所呈现的独特心灵。

宋石男给孩子的文学大师课

历史长河中的12颗独特心灵

遇见12个古今中外文学天才

品读N篇大师不朽之作

聆听50讲宋石男私房课

获得1000分钟心流陪伴

锻造1颗属于自己的独特心灵

踏上1条通往智慧与美德的道路

每周二、五更新

适合对象

9岁+青少年

热爱阅读的亲子家庭

点击扫码 进入专场 首发优惠购

点亮“ 在看”,分享更多人

点击原文,进入博雅周年庆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苏东坡:内心强大的孩子,到底是怎么养成的?
迷茫时,不妨读一读苏东坡的五句诗
许红豆 :谢总做饭花样百出,你都不知道那些搭配怎么想出来的……
258个典故中的历史名人,你知道多少?和孩子来猜一猜
苏东坡:不读书,你拿什么开玩笑?
“扬州筝” 打开文化的另一面
观点|刘川眉:苏东坡的家风家教
从眉山出发的苏东坡,度过了怎样的童年?
艾跃进:中国有多大,大多数人都不知道的常识
全面讲述“苏东坡的现代意义”

网址: 你和孩子或许都不知道的苏东坡的另一面 http://m.taoroudan.com/newsview74229.html
所属分类:行业资讯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