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有来世,再做儿女报春晖

原标题:若有来世,再做儿女报春晖

又是一年清明时,钱江晚报“见字如面·清明思”栏目也如期而至,帮大家用文字寄托哀思,重温那些温暖和爱的瞬间。

“清明时节思念多,时隔越久愧疚绵,若有来世再选择,再做儿女报春晖。”这是今年73岁的张宏润写给离世父母的一首小诗。

家里姐弟7人,张宏润是长女,也是家里唯一一个考上大学跳出农门的人。

上世纪六十年代,她从温州农村考上南京大学,毕业后分配到杭州临安昌化工作,在山区一待就是二十多年。

从临安昌化到温州瓯海,彼时山高水远,来回一趟需要起早摸黑奔波四天。毕业后离家远,她回家次数就少了。

全家人支持自己求学,自己却没有给予太多回报,尤其是父亲在六十多岁的年纪就离去,每每念及这一点,张宏润就心痛不已。

清明节前夕,张宏润写来了对已故父母亲的“见字如面”(节选)——

若有来世,再做儿女报春晖

父亲,没想到“以后常回来看看我”会成为您生前和我说的最后一句话。每当想起那一天,我就懊悔不已。

朱自清在《背影》里说,看着他父亲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也找不到了。

对于我来说何尝不是。

那天,您坐上回家的中巴车,我和女儿回杭州,我们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直到天人永隔。现在每每想起,您当时心情是沉重而凄凉的吧。我想您一定有很多话想和我说,我猜是放不下弟弟妹妹们。可惜自始至终,我没能帮上他们太多。

要是时间可以重来,我一定好好陪您说说话。

年纪渐长,我也有了自己的孩子、孙子,才能感受和体会到当初您为人父的心情。

父亲,真的很感谢您和母亲,以及弟弟妹妹们,要不是你们,我现在也不会有相对安逸的退休生活。

现在我住的三墩这里,家门口就是地铁和商场,生活条件和小时候比,好太多太多。

我一感谢家里,二感恩生逢盛世。您对我们的关爱,这辈子我都忘不了。

小时候,家里全靠您和母亲。春耕夏种,即便是寒冷的冬天,您也是村里制糖厂熬糖的一把好手。

番薯地旁种几株甜瓜,抠下灶台边溢出的一点点糖浆带回家,是那个物资匮乏年代里,您作为父亲,尽最大能力给我们的关爱。

母亲纳鞋底、做布鞋、纺纱织布,喂猪养鸡鸭,年少时的一幕幕,时不时会在我眼前闪现。

1963年夏天,我考上了大学,家里卖了几只鹅给我凑了30块钱,您让我自己选,是否要去求学。

我当然是想读大学的。

揣着家里全部积蓄,我独自踏上去温州、去南京的路途。上大学后,我有了助学金,吃饭上学不成问题,只是家里本该我作为长女承担的责任,都留给了妹妹们,尤其是大妹妹为我分担了太多。

那年,要不是做手术需要签字,一封电报拍到昌化,我甚至都不知道您病了这么久。

我带上从工会借的400块钱,赶到杭州,住一晚后,次日早上5点出发,14个小时后下车直奔医院,见到您已是憔悴不堪的样子。

后来我听说您农忙的时候一天呕吐、拉肚子十来回,熬不住了才去医院,我很愧疚。要是可以早一点带您到杭州医院做手术,也许能有不错的效果,您也不至于拖了三四年后,在1976年冬天匆匆离开。每次想到这里,我更加心痛。

后来,弟弟也追随您而去,这也是我心中的痛。

又一年清明到了,没有了你们的家,已经成为了我的故乡。

父亲母亲,我很想你们,你们给予我太多,而我却无法回报你们的恩情。 本报记者 黄伟芬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蝶岛春晖,三公文化”书画展展出
老人生病住院,宠物狗在医院陪床,大妈:4个儿女说工作忙没时间
“若有来生,换你先娶我”
庐剧《等不到今生等来世》在合肥大剧院上演
彪悍老爸苦练萝莉杀手,不要再做作业了
科学家发现人死后有来世,消息一公布,400万人选择自尽
若有来生,不要权利,不要富贵,只求平凡生活
灭绝师太说张无忌:量他也不敢对我徒弟芷若有意思!
82岁奶奶硬核放话:若有战,召必回! 被奶奶这句话破防了!
毒品若有“产品说明书”,一定是这四个字

网址: 若有来世,再做儿女报春晖 http://m.taoroudan.com/newsview74232.html
所属分类:行业资讯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