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展博物馆功能,探索馆校合作形式,话剧《寻槎记》如何在博物馆里“飙戏”
原标题:拓展博物馆功能,探索馆校合作形式,话剧《寻槎记》如何在博物馆里“飙戏”
4月2日,吴文化博物馆内上演了一出好戏,一群来自碧波中学凌波戏剧社团的初中生们将吴文化博物馆演绎社原创剧目《寻槎记》进行了改编演出,现场观众热情非凡,有超过五百余名观众预约观演。 “寻槎”寻的是吴文化博物馆镇馆之宝元代朱碧山造银槎杯,话剧怎样演绎国宝文物?吴文化博物馆事业发展部主管李爽和碧波中学教师蒋老师接受了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采访。
拓展博物馆功能概念
吴文化博物馆的演绎社探索
《寻槎记》以元代朱碧山造银槎杯为原型,这部剧中,银匠朱碧山百折不挠、精益求精,只为制作更精美的槎杯,杯上仙人的灵感则来源于一位饱经风霜、终身教书育人的乡村教书先生,这段银槎杯背后的故事,则有一位跨越时空对话的现代学生串联起来……《寻槎记》分为了成年版和青少年版,两个版本在人物设定上稍有不同,最初的成年版是由吴文化博物馆演绎社原创的。
元代朱碧山造银槎杯
“演绎社是2021年6月成立的兴趣社团,完全由素人组成。”李爽介绍到,演绎社由一群既热爱博物馆又喜爱戏剧舞台的普通观众构成,目前固定成员有二十余人,包括《寻槎记》在内的其他剧目都是由演绎社社员们自创、自排、自演的。李爽告诉记者,目前演绎社已经编创了几部国宝文物相关的戏剧作品,去年社内成员围绕银槎杯做了《寻槎记》剧本创作和排演,在今年2月的“博物馆之夜”主题活动中首演。碧波中学与博物馆方面有着紧密的联系,同时也非常重视学生的艺术教育,双方便发起了这样一次联动活动。
“其实我们做演绎社的根本目的在于拓展博物馆的定义。”李爽表示,“在我们建馆之初提出要打造出一个高水平、有特色的文化综合体,这一概念在于希望博物馆真正成为一个在地的文化空间,辐射本地乃至于周边市民,成为为他们提供公共文化活动的一个社交空间,而不仅是一个纯粹的文物学术的机构。”
由博物馆牵头来打造文物相关的舞台作品成功案例也有很多,河南博物院和郑州歌舞剧院合作的舞剧《唐宫夜宴》就是其中典范,但李爽认为,吴文化博物馆牵头创设演绎社的目的并不在于创造出多么专业惊艳的舞台,而在于让普通人在博物馆里享受舞台的快乐,“基于我们的目标,演绎社非常符合实际诉求,这样的兴趣社团在国内可能也是首家。”
就在4月3日,吴文化博物馆演绎社的《寻槎记》入选了中国文博发展创新峰会出品的2023第一季度“全国博物馆十大创新事件”,这也印证了演绎社的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功,“因为我们没有能参考的,所以也是处于摸索中。演绎社还处于成长阶段,近期还将升级3.0版本。”李爽表示,“会提升自由度、灵活度和丰富度,我们希望大家能够来博物馆享受一个没有压力的时段,来开心一下。”
初中生进博物馆“飙戏”
馆校合作,以艺育人
青少年版的《寻槎记》全部演员都是碧波中学凌波戏剧社团的初中生们,对于能在博物馆里“飙戏”,孩子们也很兴奋,“我们昨天演书童的初一孩子,演完后跟我说社团活动尽管很辛苦,但这是他最开心的一段时光,还收获了友谊,这是自己从来没有经历过的,这话也让我们很感动。”蒋老师告诉记者,碧波中学凌波戏剧社团成立于2007年9月,以提高师生文艺素养为宗旨,社团不仅演出话剧,还排演音乐剧、诗歌、小品等等。
目前凌波戏剧社团和吴文化博物馆双方馆校合作,以艺育人,站在校方的角度,蒋老师认为戏剧是馆校合作的一个推进的抓手,“我们的想法是让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有一些不一样的经历,不仅是书本上的内容,还可以有多方面知识与之结合。”蒋老师以吴地名人范仲淹为例,“在书本学习外,也可以到博物馆,了解更多同时期的历史文化背景,对《岳阳楼记》也会有更深刻的理解。”
创新戏剧是对课堂补充和延伸,通过戏剧表演的形式,可以对课堂知识进行整合,“通过馆校合作,孩子们的知识面更丰富了,眼界开拓了。我们昨天到博物馆,除了演出外还近距离观察了银槎杯文物,这种感受也是在校园里演出没有的。”
对于学生们来说,考试虽然重要,素质教育同样重要,“我们新课改标准中提出要凸显艺术、阅读、科技、体育这些方面,在新课改精神的引领下,我们也开展了艺术节、科技节、阅读节、体育节四大节日,这一次的演出也是戏剧节中的环节之一。”
4月4日,演绎社还将走进校园,与孩子们再一同开展戏剧活动,李爽也透露,之后还将和其他学校开展更多馆校合作项目,让孩子走进博物馆,让博物馆也走进校园。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沈昭
图片由吴文化博物馆、碧波中学提供
校对 徐珩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拓展博物馆功能,探索馆校合作形式,话剧《寻槎记》如何在博物馆里“飙戏”
甘肃临洮:博物馆里过大年
当博物馆与大学互加“好友”…
如何在平原地区寻龙点穴
晋作木雕技艺传承人:非遗不应该“活”在博物馆里
对谈|张曦、唐文明、程乐松、李溪:藏在博物馆里的精神启示
辽宁省博物馆:“文物+文艺”赋予国宝新生命
借力、聚力探索特色发展新路径 | 地方美术馆积极贡献文化建设
北京首家“类博物馆”挂牌开放
链接更多社会资源 探索可持续发展的转型途径
推荐资讯
- 1李沁肖战已同居领证? 李沁肖 48195
- 2闫妮老公邹伟平简历 闫妮前 43195
- 3王凯蒋欣承认已有一子? 结 39119
- 4王灿前夫 王灿的第一任老公 36182
- 5汪希玥回北京过年,怎料见到汪 32181
- 6张佳宁和宋轶长得像 同属甜美 25345
- 7央视主持孙小梅丈夫曝光,是大 20263
- 860年代,洪秀柱(右后)与父 19576
- 9佟丽娅事件是什么 佟丽娅回应 19037
- 10妻子频繁出轨老外,没想到被丈 18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