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城:以健康文明方式寄托哀思

原标题:晋城:以健康文明方式寄托哀思

本报晋城4月6日讯(记者 崔振海)又是一年清明时,春风落日寄哀思。4月3日,由晋城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主办,市融媒体中心承办的“我们的节日·精神的家园”——2023年晋城市“诗说清明、纸鸢寄情”清明节活动在该市博物馆举行。

清明节是寄托哀思、缅怀先烈的重要节日。此次活动邀请了王自重烈士后代王天山、车元路烈士后代车帅帅讲述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与现场观众共同缅怀先烈。

“满眼游丝兼落絮,红杏开时,一霎清明雨。”作为我国传统节日的清明节,总是被无数的文人雅士咏怀。“春事阑珊芳草歇。客里风光,又过清明节”……活动现场,来自全市各级文明单位的6名诵读人以一首首经典诗词追思怀远、致敬先烈。

诗意清明古今情。诵读声伴着悠远缱绻的琴箫声,带现场观众走进那岁月深处,一起追忆时光,并邂逅那藏在诗词中的家国深情,品味那泠泠琴音交织出的春的韵味,共同度过了一个书香味十足的清明节。

在古代,放风筝不仅是一种游艺活动,更是为了祈福。古人在清明节放风筝时,常把疾病写在风筝上,待风筝升到空中时就剪断风筝线,让它随风飘逝,祈求幸福。活动现场,书法家挥笔泼墨写下“诗说清明、纸鸢寄情”的活动主题,小朋友们一笔一画在风筝上描摹,翩翩欲飞的蝴蝶、嬉戏游玩的小金鱼等图案跃然纸上。

活动最后,主题风筝翩翩起舞,用健康文明的方式寄托哀思,同祈喜乐安康。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文明寄哀思 清明更“清明”
无烟祭祀,“以水为媒”寄哀思
吟诗寄托哀思 重温觉醒年代
八宝山殡仪馆老山骨灰堂举行追思活动,纸船入水化哀思
梨花又开放丨每一份思念,都是他们来过的证明:晨视频为你寄托清明哀思
晋城:迎春花开春意浓
网络祭祀,也得清明
笔墨绘英魂,丹青寄哀思,常州大学师生为50位常州英烈画像
以雕塑创作促进中希文明交流互鉴
江水寄哀思 南京将举行清明长江公祭 可网上预约

网址: 晋城:以健康文明方式寄托哀思 http://m.taoroudan.com/newsview75644.html
所属分类:行业资讯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