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丨许大立:书写平凡中的伟大——程华报告文学集《峥嵘》读后
原标题:读书丨许大立:书写平凡中的伟大——程华报告文学集《峥嵘》读后
书写平凡中的伟大
——程华报告文学集《峥嵘》读后
文/许大立
程华的散文,我时常在报刊网络乃至朋友圈里读到,然对她的报告文学却知之甚少,不知她居然有如此丰富的累积,以20多万字的当量在上海文艺出版社推出《峥嵘》。捧读之后,感慨良多。
我从来不认为写作有什么机谋巧作,更没有所谓的师授徒承的桎梏,海量阅读与激情码字就是我的全部经验。往往脑袋里一个激灵,就形成了一个所谓的腹纲和架构,于是信马由缰地写开去,笔到之处自有文句衍生,没有所谓的写作方案和固定程式。读了程华的报告文学,方才感到她的写作方式和我大相径庭。她的每一篇作品似乎都有审慎的思考与预设的架构,完成作品之后还有写作过程中的心得,也就让她的文字显得格外郑重和亲切,形成了她自有的规范与风格。如此,应该和她的警察身份有关,办事循规蹈矩,言谈谨慎不逾,果断干练的行事风格在她的行文里隐隐若现,细腻柔软的笔触又反映出她的女性特质。
一般来说,报告文学既有文学的基因,又有新闻的血缘,在新闻的线性结构上辅以文字的点性雕饰。所以在媒体新闻奖的序列里,报告文学是可以入选的。据介绍,程华近年创作的报告文学作品屡屡发表于《法治周末》《法制与新闻》等国家级、省市级报刊并获奖,其中刊发于《重庆日报》《重庆晚报》的报告文学《君自垂千古 吾犹恋一生》《刑警与格桑花》《永不告别》先后获重庆新闻奖一等奖两次、二等奖一次,还两次获中国报纸副刊佳作奖等奖项。程华的报告文学一般在万言之内,短小精悍。仔细读来,《峥嵘》都是人物类采写,在通篇14章洋洋洒洒数百页的文字中,少有宏大叙事。她的描写对象,都是警界战友平凡人等。她的笔触向下,她的笔触向心,尤其长于描写女性的内心。
报告文学作品的难处不在于文章的组合,而在于采访的过程。小说你尽可以调动生活的积累,随机观察社会百态人物千面,而后天马行空,思想飞腾,虚构出符合时代风格的故事人物。然而报告文学不行,你必须去采访,面对面点对点去采访,去还原事件,去面对人物的内心,去挖掘人所不知的鲜活素材……采访太辛苦,只有写过报告文学者方知。程华是警察,可谓百忙之中抽暇;作为妻子和母亲,她又必须履行当代人习以为常的女性责任。素材来源和对战友的了解是她优势,时间和精力的局促又是她的短板。每一个工作日的夜晚,每一个休息日的空暇,都是她深入郊野深入人心的采集时间。采访是要花心血花时间费心思的,所以我说过,报告文学作家是用双脚丈量大地,是用心血涂抹人生,是用笔烛燃烧生命。而程华是一个为了心里的目标舍得吃苦的人,她说,每当看见好故事好题材就忍不住想去写出来,这是源于她自小就具有的对文字表达的热爱,更是源于对自己身边战友的热爱与懂得。
因为懂得,所以程华的《峥嵘》让我们看到了与我们惯性思维里高大上的英雄形象截然不同的警察。我们总是以为,警察永远英勇壮烈,永远身怀绝技,永远刀光剑影地战斗在第一线,他们轰轰烈烈,他们一看就是正气凛然。而程华笔下的警察,才是最真实的警察,奉献与艰辛是他们自己都已习惯的日常。比如杨雪峰,年刚不惑,正当年富力强,如此灿烂的生命猝然湮灭于刀光之下,留下心碎的家人与战友。程华没有采取惯用的正面侧面环切面手法搜罗资料,而是独辟蹊径步步为营,用柔润的女性温情一层层打开杨妻黄雅莉的心锁,由此完成了他人难以完成的采访任务,成就了一篇与众不同感人肺腑的文字,从此让我们记住了杨雪峰这个陌生的名字,知晓了这位极其普通的人民警察平凡而丰满的人生。
而同样是牺牲在工作岗位上,同样是交巡警的冯中成是一位年过半百的边远郊县警察,他的阅历和故事自然与杨雪峰又有不同。程华写作采取的是全景式而非断面式,她书写冯中成时同样“走心”用情,最大限度还原了一名普通警察身上的闪光点,同时以敏锐的观察力与细节力凸显了冯中成作为常人具有的情与爱,由是让笔下人物具有鲜明的辨识度,同时于伤怀中蕴含着向上的力量。
《峥嵘》中书写的人物大多职衔不高,几无名气,大多都是警察队伍里的默默无闻者,都是在用最踏实的方式日复一日书写着平凡。其实在我看来,不管是在工作岗位上牺牲的英模,还是专注于平凡琐碎事务的法医乃至万里追逃的打拐民警,都是共和国强大法治建设中不可或缺的基石,他们因平凡而伟大。这些原本朴实的人群,因程华的慧眼而被发现,而被社会所景仰。所以英雄是需要发现的,是需要发掘的,程华就是这样一位发掘者和书写者。
程华采访时观察深邃讶异于众,文字厚重又有亲和力,她的语言的调遣排列与众不同且感染力超群。《峥嵘》中篇章结构和版式设计也是有新意的,几乎每篇都有导读和采访札记。尤其札记,弥补了短篇报告文学信息量的不足,让读者得以充分了解故事背后的故事。当然本书也有短板,比如程华做过记者,某些篇目仍有通讯或特写的痕迹,少了文韵的涂抹。再者,《峥嵘》中人物皆是本地警察,这使题材过于突出地域性,使之难以在更广阔的空间里获得外溢和炘炀。
(作者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重庆作家协会原主席团成员兼报告文学创委会主任,重庆市新闻媒体作家协会名誉主席,中国经济报刊协会原副会长,高级记者)
编辑:朱阳夏
责编:陈泰湧
审核:万鹏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头条大赛(第17季)丨吴天胜:因为懂得 所以动人——重庆作家程华报告文学集《峥嵘》读后
头条大赛(第18季)丨李燕燕:心中的芳华——读程华报告文学集《峥嵘》
头条大赛(第17季)丨常克:还原以及为什么要还原——试析程华报告文学集《峥嵘》的文本表达
青年说丨魏衍华:孔子最有魅力的地方是“立乎其大”的思想品格
报告文学如何打动人心? 解码《山神》《革命者》等创作幕后
讲述村庄的故事 长篇报告文学《振兴路上》在宁首发
读书丨胡雁冰:致敬“七十三行”民间英雄——《天行者》读后
美育促成长!“华师乐集”音乐会启幕,将每月举行音乐沙龙
书写伟大时代 铸就文艺高峰
作家陈新报告文学《月上》出版
推荐资讯
- 1李沁肖战已同居领证? 李沁肖 47928
- 2闫妮老公邹伟平简历 闫妮前 43158
- 3王凯蒋欣承认已有一子? 结 38813
- 4王灿前夫 王灿的第一任老公 36175
- 5汪希玥回北京过年,怎料见到汪 32170
- 6张佳宁和宋轶长得像 同属甜美 25314
- 7央视主持孙小梅丈夫曝光,是大 20260
- 860年代,洪秀柱(右后)与父 19568
- 9佟丽娅事件是什么 佟丽娅回应 19032
- 10妻子频繁出轨老外,没想到被丈 18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