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文联艺苑沙龙|探讨文学作品的“戏剧性”与“新闻性”

原标题:北京市文联艺苑沙龙|探讨文学作品的“戏剧性”与“新闻性”

近日,在由北京市文联主办的“宝水如镜,照见此心——新时代的乡土文学书写”活动中,多名与会专家围绕作家乔叶最新出版的长篇小说《宝水》,从文学创作如何从生活中提取可用的素材、如何在素材中提取虚构,又从虚构中抵达真实以及如何理解和认识新时代乡土文学的新特质等议题进行探讨。

《宝水》作者乔叶首先从创作者角度出发,分享了她对文学创作的思考与体会,“生活就像是一个富矿,艺术来源于生活,创作者要从生活中那些有可用性的事物中提取素材。要深入生活,切身体验,才能将生活中那些日常而温暖的、能够触动人心的事物转化为素材。”虚构的部分要建立在坚实的现实逻辑之上,才能成立,并且抵达更为普遍的真实。文学创作者应保持对生活素材的敏感性,生活素材的提取也是一个选择的过程。

在谈到写作的“戏剧性”与“新闻性”的关系时,她指出,小说和新闻有着本质区别,人们所看到的新闻资讯正如大海中的冰山一角,如何去攫取、打捞和呈现正是小说家要做的事情。在写作过程中要展现更普遍的人性、呈现更丰富的生活。正如巴尔扎克所讲的“小说是一个民族的秘史”,“一些在官方的文本中未能呈现的细节,可以在小说中完整呈现。《红楼梦》里面所展现的贵族与平民百姓的日常生活,之所以能称为民族的秘史且作为一种旁注,是由于它对于日常的描写十分地丰满和动人,这就是文学的功用。”

北京语言大学一带一路研究院副院长、北京语言大学教授黄悦作为一名从事比较文学、文学人类学的研究者,她认为,这部小说是一部生动典型的诗性民族志。小说《宝水》是一部当代乡村振兴史。主人公既是观察者也是参与者。一个回归的知识分子对于乡村的情感由那种既心痛又牵挂,甚至带有一丝批判与审视,转而到她通过自我疗救重建一种与乡村之间的血肉联系。 “这部小说包含了一部乡土的博物志。在这部小说中,对于一个农业民族来说,春夏秋冬又是生命的自然流程。在这个自然流程中,包含了一种对于生命书写更为深沉的情感。”同时,小说包含女性的生命史和情感史,这一点也令黄悦感触颇深。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北京市文联艺苑沙龙|探讨文学作品的“戏剧性”与“新闻性”
市文联“艺苑沙龙”面向公众 本期探讨近现代中外舞蹈美学历程
市文联首场“艺苑沙龙聚焦新时代舞台艺术创作生态
艺苑沙龙:畅谈“美学的思想 舞蹈的理论 ”
这场研讨会聚焦这个主题——新时代舞台艺术的创作生态
北京市文联对第八届鲁迅文学奖的获奖作品等给予奖励
新时代的乡土文学如何书写?乔叶力作《宝水》在京举办分享会
北京市文联举办学术对谈 聚焦舞蹈创演国潮热
2022“北京作家日”开幕:推动优秀文学作品“走出去”
聚焦“公共艺术与城市美学”, 2023“四方沙龙”开讲

网址: 北京市文联艺苑沙龙|探讨文学作品的“戏剧性”与“新闻性” http://m.taoroudan.com/newsview78564.html
所属分类:行业资讯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