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传播豫剧的大IP,“豫剧潘公子”来了

原标题:打造传播豫剧的大IP,“豫剧潘公子”来了

打造传播豫剧的大IP,“豫剧潘公子”来了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温小娟

4月19日,河南文艺出版社新业态项目“豫剧潘公子”短视频上线暨《两都赋》小说启动仪式。“豫剧潘公子”以视频形式来讲潘雪芬的戏剧人生,是另一种出版形式,拓宽了出版的边界。视频和图书互动,先传后编,边传边编,与观众和读者互动,相信会成为“读书月”期间的精彩活动。

“豫剧潘公子”潘雪芬女士,原籍河南偃师,八十年前尚是幼童时,和成千上万渴求生存的乡亲一起,随家人出逃至西安,生计所迫加之时运拨弄,走上学戏、唱戏的道路。后来有幸拜入樊粹庭先生门下,戏曲艺术上精进不止,终成一代名伶,被誉称“豫剧潘公子”。在历史原因形成的庞大的陕西豫方言群众中享有极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樊粹庭先生被誉为“现代豫剧之父”,他是将一个原本盛行于民间的梆子戏,改造成进入殿堂的戏曲剧种——豫剧的功勋人物。因为有传统文化的植入、戏剧样式的改革、舞台呈现的质变,豫剧的发展迎来了新时代。时至今日,无论从院团数量、从业艺人规模还是观众群体人口基数来考量,豫剧都是毋庸置疑的全国地方戏曲第一大剧种。而“樊戏”也已成为豫剧界备受尊崇的一个文化符号。潘雪芬女士作为“樊戏”传承人,在戏迷中享有殊荣也就顺理成章。

由河南文艺出版社、河南省新华书店和中海外大德华艺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联合策划、制作的“豫剧潘公子”短视频,目前已有部分内容在B站、微信小视频和抖音上线传播。视频“豫剧潘公子”以当事人口述的形式,对家族历史、从艺经历和人生大事记娓娓道来,是珍贵的历史资料,也是优质文艺作品的基础素材。

河南文艺出版社“传记中国”数据库是中原出版集团“十大工程”重点项目,是融合出版迭代工程。该项目依托本社“传记中国”产品线的主要图书产品和《名人传记》杂志的资源,积累传记资料,开发融媒产品,已经具有一定的规模,功能日渐强大。

以“豫剧潘公子”为主要人物原型的长篇小说《两都赋》三部曲第一部《乡关何处》已创作完成。小说主创者书石也是“豫剧潘公子”小视频的撰稿人,整个创作一材多用,各显其能。

为了将一个题材的内容深度挖掘,同时灵活运用多种当下富有传播力的平台和群众喜闻乐见的传媒手段,河南文艺出版社携手中海外大德华艺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在视频传播——传记资料入住数据库——文学作品纸书出版发行——后期影视转化——这一新业态领域积极探索,大胆实践,力图使得优质原创内容价值最大化,打造传播豫剧的大IP。

此次“豫剧潘公子”短视频上线暨《两都赋》小说启动仪式要完成两项使命,一是“豫剧潘公子”短视频在百姓文化云正式上线,并录入河南文艺出版社“传记中国”数据库。二是与此内容密切相关的长篇小说《两都赋》三部曲小说出版项目宣告启动,面向社会各界预热该文化产品。

河南是人口大省、戏曲大省、文化消费大省,豫剧对于豫方言辐射区人民,不仅是茶余饭后的娱乐,更是一种抚慰心灵、化解乡愁的精神营养。豫剧相关产业的发展,与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步。“豫剧潘公子”及其家族乡邻在动荡的年代背井离乡,顽强生长并在艺术上有所建树;在盛世回归家乡,以德艺和情怀回馈先祖生活的故土,这本身就是一台滋味丰富的人生大戏。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打造传播豫剧的大IP,“豫剧潘公子”来了
春天来了来开封|新电音豫剧将唱响开封
从豫剧晋京展演看“豫剧现象”
“豫剧晋京展演周”3月启幕 林永健出席媒体见面会献唱豫剧
豫剧晋京展演周带来多部名家大戏
《满江红》豫剧配乐太有感觉了,走路都霸气起来了有没有?
好戏来潮,“豫剧晋京展演周”启动
豫剧《大河安澜》进京展演
豫剧晋京展演周将举办
豫剧人金不换:黄河水作根,豫剧戏为魂

网址: 打造传播豫剧的大IP,“豫剧潘公子”来了 http://m.taoroudan.com/newsview79505.html
所属分类:行业资讯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