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院丨何次飤簠:饮食男女,人间烟火
原标题:博物院丨何次飤簠:饮食男女,人间烟火
博物院丨何次飤簠:饮食男女,人间烟火
“吃了吗您?”这可能是国人听过最多的问候。早在《诗经·良耜》中,就有关于粮食器皿的记载:“载筐及筥。”郑玄笺曰:“筐筥所以盛黍也。”可见中国人对吃饭一事的重视。
何次飤簠 ,春秋文物,铜器,通高19.5厘米、口长29.2厘米、口宽23.3厘米、足高3厘米,重6.1千克。1978年河南淅川下寺8号墓出土。现藏于河南博物院。
何次飤簠共两件,是装盛黍稷稻粱的器物。呈长方形,大口,直沿,斜腹,平底。铜簠口沿下有较短的直壁,盖沿设有四个兽首卡扣。斜腹两端各附有一个兽首形竖环耳。矩形足呈喇叭状外撇,四足之间留有果叶状空档。器表饰蟠虺纹。
人间烟火,饮食男女。吃饭,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人的头等大事,不惜投入百分百的精力、资源。
青铜器皿,随着时代发展经历一次次身份切换。
从敬奉天神的礼器,到五谷杂粮的容器。
从威严帝王家的祭台,到寻常百姓屋的灶台。
从日晒雨淋的室外,到与精心贮藏的麦、黍、稻、粱为伍。
柴米油盐的交响乐里,普通人温饱的幸福、社会生产力的进步,就这样完成了。
何次飤簠盖铭
专家解读:
据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考古学专业博士研究生、河南博物院文物讲解员张超华介绍,这件出土于淅川下寺8号墓的文物,器底与器盖内顶部均铸有铭文,盖铭铭文如下:“隹正月初乙亥,毕孙何次,自作飤簠。其眉寿万年无疆,子=孙=永保用之。”底铭内容基本相同,唯多一“吉”字。“何次”当为人名,“何次”前冠以“毕孙”或许与毕氏有关系。
关于铜簠之用途,《仪礼·公食大夫礼》有“宰夫膳稻于粱西”的记载,郑玄注:“进稻粮者以簠。”《周礼·秋官·掌客》郑“簠十”,郑玄注:“簠,稻粱器也。”这些文献记载基本认同“簠”是装盛黍稷稻粱的器物。部分铜簠铭文也自铭其功用,如叔家父簠铭文“用盛稻梁”,伯公父簠铭文“用盛稻糯梁”等。此外,考古发现进一步印证了其盛粮食的功用。
西周贵族“重食器、轻酒器”,青铜簠的使用基本贯穿整个两周时期。这一时期始于商代的传统酒器大为减少,与此相对的,诸多食器如鼎、簋、豆、鬲等,不论从数量上还是形制上都空前发展,尤其是新出现了长方形斗状簠,进一步印证了周人重食的风气。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博物院丨何次飤簠:饮食男女,人间烟火
博物院丨三彩舍利塔:求福禳灾
博物院丨伏羲式古琴:以音正心
博物院丨贾湖骨笛:远古的音乐之爱
博物院丨白釉玉壶春瓶:一个王朝的儒雅
博物院丨清光绪粉彩荷花吸杯:以物为证见兴衰
博物院丨沈周《涧水村居图》:方寸小景融天地
湖南博物院奏响新春音乐会
重庆文学公开课:来自人间烟火的文学魅力
夜雨丨何从花:走向春天
推荐资讯
- 1李沁肖战已同居领证? 李沁肖 48195
- 2闫妮老公邹伟平简历 闫妮前 43195
- 3王凯蒋欣承认已有一子? 结 39119
- 4王灿前夫 王灿的第一任老公 36182
- 5汪希玥回北京过年,怎料见到汪 32181
- 6张佳宁和宋轶长得像 同属甜美 25345
- 7央视主持孙小梅丈夫曝光,是大 20263
- 860年代,洪秀柱(右后)与父 19576
- 9佟丽娅事件是什么 佟丽娅回应 19037
- 10妻子频繁出轨老外,没想到被丈 18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