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是沟通连接中俄文化的桥梁”

原标题:“诗歌是沟通连接中俄文化的桥梁”

俄罗斯女孩变身杨贵妃读唐诗

“诗歌是沟通连接中俄文化的桥梁”

安娜挑战川剧《贵妃醉酒》中杨贵妃扮相。

俄罗斯留学生

安娜

推荐书目:

《唐诗三百首》

清代学者蘅塘退士(原名孙洙)曾在《唐诗三百首》卷前题词:“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唐诗对中国文学的影响极为深远,历朝历代的文人视唐诗为圭臬,其中以《唐诗三百首》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现居成都的俄罗斯留学生安娜,就非常喜欢阅读唐诗,她直言:“诗歌是沟通连接中俄文化的桥梁”。

在第28个“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封面新闻、华西都市报重磅推出“我为书狂”——4·23一起穿阅吧特别策划。热爱中华文化的安娜,特地向广大读者推荐《唐诗三百首》,并身体力行挑战川剧《贵妃醉酒》中的杨贵妃形象,“沉浸式”体会《长恨歌》的悠悠古韵。

“我非常喜欢中国文化,尤其青睐中国诗。”尽管很多汉字都不认识,安娜还是郑重地打开了《唐诗三百首》,找到《长恨歌》所在之页,朗读了她最喜欢的“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手边,则放着她提前打好的“小抄”——拼音,“我都是靠拼音来读唐诗的。”

《唐诗三百首》是清代蘅塘退士编选的一部普及读物,共收录唐代77家诗人脍炙人口的佳作名篇。此后多个版本都有增补,尽管收录的诗作数量不尽相同,但总体上沿用“诗三百”的传统,统称《唐诗三百首》。书中包括唐诗不同时期、不同流派的代表作,集合了唐代诗歌的精华,涉及自然现象、政治动态、社会生活等。记录了山水田园诗、边塞征戍诗、咏史怀古诗、登高望远诗、怀人思乡诗、宫怨闺阁诗等不同题材与体裁的唐诗之美。

除了诵读《唐诗三百首》中的《长恨歌》,安娜更是花了两个小时的时间画戏妆、穿戏服,从现代穿“阅”大唐,演绎如痴如醉的杨贵妃。虽然第一次挑战川剧妆容、戏服,但其自然舒展的蹁跹水袖,蕴含了川剧程式功法的韵律,眉眼的一颦一笑,都如同从唐风中走出来一般,尽展角色的高贵与妩媚。

“不学诗,无以言。”伟大的诗歌不仅不会过时,而且还能够持续打动、感染和震撼中外读者。身居中国的安娜,也会继续阅读中国诗歌,在字里行间感受中华经典文化之美。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 荀超 吴德玉 闫雯雯 实习生 汪灵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中俄艺术家联袂打造《柴可夫斯基四季音乐绘本》 版权将输出至俄罗斯
诗人康伟:诗歌周已成为一种动人的城市文化地理景观|成都国际诗歌周
伯竑桥:我们需要更多真实的“连接感”
“让每一首好诗,都能找到它的共鸣者” 首届中国诗歌之城论坛将在江西抚州举办
四川省诗歌学会诗人之家落地郫都
吉狄马加:让诗歌周成为城市文化符号|成都国际诗歌周
获嘉:书法搭建友谊桥梁
法国让诗歌阅读走进校园
用情感沟通世界,让世界情动中国
白族器乐演奏家张亮山:用云南民族民间音乐搭起沟通世界之桥

网址: “诗歌是沟通连接中俄文化的桥梁” http://m.taoroudan.com/newsview80649.html
所属分类:行业资讯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