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 亲 的 那 一 声 叹 息
原标题:父 亲 的 那 一 声 叹 息
作者:袁海善
父亲那一声深深地叹息,像一只大手,把我的心紧紧地抓住了,一阵阵地痛。时间虽已过去近六十年了,每每想起来,心仍然一阵阵作痛。
那是1965年的深冬,天很冷很冷。父亲在送我去当兵的路上,发岀了“哎一一”地一声长叹。我回头瞅了瞅父亲的臉,发现有泪花在闪动。我忙接过父亲手里装有牙具等杂物的小包裹,说“大,您回吧,別送了。”这一刻,我的眼睛也发湿,哽咽难言,便大步朝前走去。我不敢回头看父亲,害怕在父亲面前落泪,会让父亲更加难受。
我一直走到冈顶,才停下来回头看父亲,父亲还站在“嗖嗖”的西北风里,一动不动地瞅着我。我向父亲招了招手,示意父亲回去,便转身大步流星朝前走了。
父亲对我报名参军是非常支持的。父亲希望我到部队去得到锻炼。当父亲看了我的《入伍通知书》后,喜悦之色溢于言表,笑着说“去吧!去吧!好好干,当兵岀息人哩!”这年,父亲五十四岁。
父亲的身体一直不是很好,年轻时得过“黄病”,双腿肿得发亮,浑身无力,啥活也干不了,一年要犯几次。父亲犯了病,母亲便用偏方在粥里加一些“蓝钒”,把粥染得发黑。父亲吃了,虽然很有效,但是不去根。后来听太夫说,这种病叫“黄疸”病。
在我的印象中,父亲似乎从来就没有年轻过。根据山东老家的习俗,父亲过早地蓄起了花白的胡须,显得更加的苍老。
根据父亲的年龄和身体状况,我本不该去当兵的。我知道当兵在外,父亲会吃更多的苦,受更多的累。但是,年轻人莫名的追求及闯一闯的志向,最终还是促使我报名参了军。
那时,凡是去当兵的人,早就准备下了“提高警惕、保卫祖国,练好本领、准备打仗”等一套口号式的说辞,以回答验兵人的提问。我不知道别人心里是怎么想的,反正在我的心里,深深地藏着一个不易示人的“小九九”。那时当兵,我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够吃饱肚子。还有,人们常说部队是所大学校。我没上够学,对学校仍很迷恋,便想到部队这所“大学校”里涨点儿知识。
从山东来东北落户,目的就是能吃饱肚子。在生产队里干了两年,我发现这一愿望难以实现。两年中,我什么苦都吃过,什么罪都受过。那时,父亲和我都是整劳力,妹妹当民办老师。队长见我们家四口人,三个劳力,没有吃闲饭的,曾在社员会上说,用不上两年,他们家一定会是全队最富的人家。我也坚信能“勤劳致富”,便拼着命去实现“致富”目标。
然而我错了,我们全家人的勤劳和汗水,以及一切一切地付出,全部付诸东流。我们家的日子和全队社员,甚至和全国大多数社员一样,一天天一年年,依然摆脱不了“饥饿”的悲惨命运,依然过着食不果腹、衣不蔽体的穷苦日子。“勤劳致富”在哪里在哪里啊?
直到改革开放,农民从“人民公社”的樊篱中解救岀来,才过上了吃饱穿暖的正常日子。遗憾的是,我们的父辈那一代人,没有熬到好时候。他们一辈子白天夜晚,风里雨里,面朝黄土背朝天,劳累了一辈子,也贫困了一辈子,没能捞着吃上一顿饱饭,没能捞着过上一天正常日子。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父 亲 的 那 一 声 叹 息
昆剧《千年一叹》首次与观众见面
最美叠字诗,一咏一叹间,心事两两三三
《千年一叹》:三个梦境讲述苏州名人金圣叹其人其事
太红了,一进门媒体的欢呼声快门声都快冲出屋顶……
为什么姑父是父亲的“父”?姨夫却是丈夫的“夫”?
如梦令 秋叹(外五首)
大舅子嫌官小,辛弃疾写下一首高水准之作,梁启超大赞:可为三叹
含蓄·柔和·深沉:温州的文化名片——读《蛙声》有感
小结巴唐周被亲一下一定会脸红好久吧
推荐资讯
- 1李沁肖战已同居领证? 李沁肖 48016
- 2闫妮老公邹伟平简历 闫妮前 43175
- 3王凯蒋欣承认已有一子? 结 38896
- 4王灿前夫 王灿的第一任老公 36180
- 5汪希玥回北京过年,怎料见到汪 32173
- 6张佳宁和宋轶长得像 同属甜美 25329
- 7央视主持孙小梅丈夫曝光,是大 20260
- 860年代,洪秀柱(右后)与父 19571
- 9佟丽娅事件是什么 佟丽娅回应 19035
- 10妻子频繁出轨老外,没想到被丈 18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