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也“玩梗”?本周五来三苏祠,跟随罗宁教授“学典故,读苏诗”|东坡大家讲
原标题:苏轼也“玩梗”?本周五来三苏祠,跟随罗宁教授“学典故,读苏诗”|东坡大家讲
封面新闻记者 徐语杨
古代诗歌的写作和阅读,是建立在古代诗人共有的文学和文化常识基础之上的,这些常识包括古书中的故事、知识、语句、诗句,统称为“典故”,另外,则还有一些具有特定文化意蕴并常见于文学写作的词汇。在语文学习中,常有“用典”一说,指的正是如此。
“用典”因其微妙和丰富的意蕴,曾让不少学生畏难,但我们若换种说法,也许就有趣多了。“这就和我们现在流行语中说的‘玩梗’很像。”西南交通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罗宁说道。
4月28日下午,“东坡大家讲”名家讲座迎来第二讲,罗宁将以《学典故,读苏诗——解密“玩梗”高手苏东坡》为题,在眉山三苏祠现场解读苏诗中的经典典故和浩瀚的东坡文学海洋。封面新闻将对讲座进行全程直播。
罗宁教授生活照
罗宁认为,今天的读者面对古代诗歌常常读不太懂,或读不出其中的微妙和丰富的意蕴,大多是因为不了解其中的典故、词藻,看不出诗人用典的巧妙和用心之处,换句话说,就是不知道其中的“梗”,不知道古代诗人是怎样“玩梗”的。
这与今天许多年轻人使用的“梗”和流行语很类似,不经常上网“冲浪”的朋友,偶尔也会看不懂一些网络语言或年轻人“玩梗”的巧妙之处。
罗宁指出,苏轼诗歌用典有三大特点,即使用密集、来源广播、运用巧妙。他引莫砺锋教授所言,也提到苏诗用典的突出特点有三处——“广博、精确和深密”。
《漫叟诗话》云:“东坡最善用事,既显而易读,又切当。”邵长蘅《施注苏诗·例言》则说:“盖其学富而才大,自经史四库,旁及山经地志、释典道藏、方言小说,以至嬉笑怒骂,里媪竈妇之常谈,一入诗中,遂成典故。”
苏轼用典的广博,常见于经、史、子、集、小说及佛学著作等多个类别,28日的讲座中,罗宁也主要将从这几个方面来详解苏诗用典。例如苏轼名篇《自题金山画像》:“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其中“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就出自《庄子》。在《庄子·知北游》中有“形若槁骸,心若死灰”之句,《庄子·列御寇》中则有“饱食而敖游,泛若不系之舟,虚而敖游者也”之语。
前人用典,多在经史子集中搜寻,苏轼用典,已经延伸至稗官小说,这也是苏诗用典的一大特色。在28日的讲座中,罗宁将就苏轼诗中的小说典故进行详实有趣地讲解,敬请关注。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苏轼也“玩梗”?本周五来三苏祠,跟随罗宁教授“学典故,读苏诗”|东坡大家讲
“东坡大家讲”今日在三苏祠开启
春分,三苏祠迎来9棵“东坡之树”
“三见清明”祭东坡 中国首部东坡文化沉浸式诗歌剧在三苏祠上演
走进区域看发展 | 三苏祠“东坡家风主题馆”5月首次亮相,将展出苏轼真迹
夜雨丨何军林:走进三苏祠体会 “诗书城”
用作品“创造”一个赤壁 为海南唱出第一首春天赞歌 李贵教授深析东坡“文助江山”|东坡大家讲
苏明奇:东坡缘何嘲子由?从郏县三苏园“启功碑”浅谈苏轼教育方式
四川眉山:清明时节拜先贤 苏坟山上祭三苏
东坡诗词擂台赛开赛 是秀才、举人还是进士?到三苏祠“考一考”!
推荐资讯
- 1李沁肖战已同居领证? 李沁肖 47928
- 2闫妮老公邹伟平简历 闫妮前 43158
- 3王凯蒋欣承认已有一子? 结 38813
- 4王灿前夫 王灿的第一任老公 36175
- 5汪希玥回北京过年,怎料见到汪 32170
- 6张佳宁和宋轶长得像 同属甜美 25314
- 7央视主持孙小梅丈夫曝光,是大 20260
- 860年代,洪秀柱(右后)与父 19568
- 9佟丽娅事件是什么 佟丽娅回应 19032
- 10妻子频繁出轨老外,没想到被丈 18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