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来没人这么写?
原标题:从来没人这么写?
王乾荣
初读鲁迅散文诗《秋夜》,就被他的开头整蒙了:“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真是怪哉!鲁迅怎么这么说话呢?这可是我从未见过的写法,新颖、奇谲。
后我阅读报刊发现,《秋夜》初发之时,“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这并列的短句,即引发了许多读者的兴趣、疑惑和争论。一般读者多认为这话“啰嗦”,甚至是“病句”,为什么不用更加简练干脆的方式,说成“两株枣树”呢?当时的评论家李长之也批评道,鲁迅此说“简直堕入恶俗”。少数人觉得这样写非常特别,挺好,但并未指明为什么“好”。
笔者是“好”派,因为在我看来,这两株枣树,并不是紧靠在一起的,而是拉开了一定距离的。鲁迅如一并说“两株枣树”当然没错儿,但这就像用一架老式照相机把它们收进一个画面,两株枣树死死板板在那儿呆立着;而“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则活像鲁迅超前使用了现代摄像机,先对准一株树,镜头推进,再对准另一株,即所谓“一株……还有一株”,尽管都是“枣树”,但画面活了,生动了。作家要活泛,不要呆滞,乃是他写作的禀赋。
从作文规律、技巧看,这个句子对学习写作的后来者而言,就是要力求创新。百分之九十九的人说“两株枣树”,我就说“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这就打破了惰性、平庸、常规的思维。鲁迅在《狂人日记》里借狂人口说:“从来如此,便对吗?”一个作家,其大量作品中,如果没有“开先例”即“创新”部分,没有别人的作品中寻而不见的几段奇特情节,没有几句与众不同、发人深省的言说,那他实在算不上优秀,更别提伟大。
据说有一个所谓“意外后果定律”,说一件似乎平凡的事情,也许会产生人们意想不到的后果。鲁迅这句话,看似寻常,近百年来却一直为人们津津乐道,将之视为写作之一“奇”,这“意外后果”,难道不是句子的魅力所致吗?
关于枣树的意象,一株……还有一株,两株的叶子与果实落尽,但枝干却似钢筋铁骨一般刺向奇怪而高的天空,当然标示了鲁迅内心“叠加”的伤感、悲凉和不屈。这个不在本文论说范围,但我须先把写实的枣树看个明白。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从来没人这么写?
贾浅浅辟谣说《黄瓜》《雪天》《真香啊》三首诗不是她写的
何超莲婚房8亿,嫁妆10亿,捏我写小说都不敢这么写……
没人能顶得住……
全家没人愿意给大姐出钱,老三回来挨个收拾,没人敢出声!
玫瑰从来是桀骜不驯的
爱,从来都没有捷径
岁月从来不败的是美人!
真的没人能管管撒贝宁了吗
没人能拒绝杨幂的眼睛
推荐资讯
- 1李沁肖战已同居领证? 李沁肖 47973
- 2闫妮老公邹伟平简历 闫妮前 43170
- 3王凯蒋欣承认已有一子? 结 38851
- 4王灿前夫 王灿的第一任老公 36180
- 5汪希玥回北京过年,怎料见到汪 32173
- 6张佳宁和宋轶长得像 同属甜美 25320
- 7央视主持孙小梅丈夫曝光,是大 20260
- 860年代,洪秀柱(右后)与父 19571
- 9佟丽娅事件是什么 佟丽娅回应 19035
- 10妻子频繁出轨老外,没想到被丈 18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