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成大事的人,都懂得如何掌控欲望
原标题:能成大事的人,都懂得如何掌控欲望
打卡网红店/景点、闭眼入明星同款商品、跟风买股票……在这些无法自控的行为背后,一种名为“模仿欲望”的力量正隐隐发作。
模仿欲望是由法国思想家、“人类认知领域的新达尔文”——勒内·基拉尔教授所开创的概念。他发现,人们总是会以他人拥有的或渴求的东西为目标,以此设定自己对物质、身份甚至人生道路方面的选择和欲望。
不可否认的是,“模仿欲望”让我们互相学习、创新超越,一步步建立起了先进的文化和技术。但同时,它也有阴暗的一面。美国企业家柏柳康说,“模仿欲望”存在于我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大多以盲从、嫉妒、攀比、敌视等形式表现出来。很少有人愿意承认自己在模仿他人,但模仿欲望的消极影响力已蔓延到社会的各个角落。
普通人如何识别“模仿欲望”带来的积极或消极影响?我们如何不被欲望操控,反而利用欲望让自己变得更好?
美国企业家、作家,连续创业者柏柳康在《模仿欲望》一书中提出,如果想让“模仿欲望”为自己带来积极的影响,就得识别浅薄的欲望和深厚的欲望,并积极发展深厚的欲望。这有利于让你识别更多浮于欲望表面的诱惑,追逐真正的充实人生。
成大事者,都懂得如何利用欲望
文 | 柏柳康
来源 | 《模仿欲望》
01
发展深厚的欲望
发展深厚的欲望,可以防止廉价的模仿行动,并最终创造出更充实的人生。深厚的欲望就像在地表深处形成的钻石,更接近一个人的核心。深厚的欲望不受我们生活中不断变化的环境的影响。而单薄的欲望是具有高度模仿性的,容易传染,而且往往肤浅。
在我们年轻时,内心的肤浅欲望会非常强烈,比如要赚大钱、和性感的人约会或者成名。你的欲望越肤浅,渴求的感觉就越强烈。随着年龄的增长,青春期时的许多强烈的欲望会渐渐消散。这并不是因为我们放弃了这些无法实现的欲望,而是因为我们有了更广的见识,也就知道有些欲望会使我们永远无法得到满足。因此,随着年龄的渐长,大多数人学会了培养更深厚的欲望。
但并不是说深厚的欲望一定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长。刻意的训练可以帮助你尽早发现和发展自己的深厚欲望。有些老年人,他们到了迟暮的时候才意识到自己欲望的单薄,但实在为时已晚。
例如,有人期待了几十年退休,到头来却发现退休生活实在让他不满意。这是因为退休的愿望是一个肤浅的愿望,充满了很多有关一个人在理想状态下可做或不做之事的模仿性想法。
反过来说,想花更多时间与家人相伴的愿望,是一个深厚的欲望。你从今天开始就可以实现它,退休后同样可以。它会逐年呈复利式增长,时间会帮忙。
深厚欲望与浅薄欲望之间的张力始终存在。
每个艺术家都有类似经历:他们可能一生都渴望追求真实,做有意义、有表达的艺术。然而,又有一个与之竞争的愿望,那就是向人们兜售自己的作品,被市场接受,得到赞美,获得评论,跟得上可能每年、每月、每天都在变化的潮流。后者是单薄的欲望,如果任其积累,深厚的欲望就会被掩埋。
有时我们需要一个特定的事件,让自己抖一抖身子,甩下那些单薄的欲望。
02
甩掉单薄的欲望
以我自己的创业故事为例,我将告诉你单薄的欲望是如何一步步掩埋深厚欲望的,我们又该如何摆脱它。
2008年,在把公司出售给美捷步的交易失败后,我被迫反省自己:到底为什么一开始要创办这家公司?我发现至少有三个深厚的欲望被完全掩盖了,它们被埋在单薄的欲望之下。
第一,刚开始创业时,我只想开创对这个世界有价值的公司,根本不在意是否有人知道我的名字。但在开始创业的这几年里,我花了很多时间瞄向周围,而不是向前看。我一直在寻找衡量成功的方法——咖啡馆里面拿着比我还高端的笔记本上网的那个小子,有著名风险投资机构站台的友商创始人,还有那些看起来没那么努力的企业家,他们的存在都在影响着我的判断,是否声望越高就代表自己越成功?
由于我的同龄人都有这样单薄的欲望,我也开始想要得到认可。我开始争取进入“最佳雇主”的名单,获得其他虚假的赞誉。人们渴求职业声望,获得对其才能的尊重或钦佩,却没有意识到这就是在追求海市蜃楼。
第二,我一开始想要主导自己的生活方式(这是创业的最大好处之一),而到了后来,我开始遵循其他企业家的模式了。当我刚辞去华尔街的工作,开始创办公司时,我渴望给工作和生活建立明确的界线,更好地平衡二者。我想每天晚上有1小时的时间读书,想有更多的时间和我的狗一起散步,有更多的时间和朋友在一起,建立一个充满信任的爱情关系。但作为公司的一把手,我发现自己每周工作超过80个小时,无视了所有的界线和平衡。
到底发生了什么?
硅谷的生活方式,创业公司的风气,在很大程度上是模仿带动的。不是每个人都需要搬到门洛帕克,每天穿着印有公司标志的连帽衫和滑板鞋。不是每个人都要用小写字母发送着陈腐、缺乏想象力、平淡无奇的电子邮件,假装自己很忙很重要!
第三,我从对传统意义上的智慧的渴求变成了对流行文化、推特和科技新闻的痴迷,这让我在不知不觉中产生了很多模仿的想法。我对博主加里·维纳丘克关于幸福的说法的关注,比对亚里士多德更多。
当我认真思考支配我的世界的思想时,我发现它们很单薄。早年间在我心中燃起的探索真知的愿望,到底发生了什么改变?我必须改变一切。
由此我意识到,我最厚重的愿望之一,是探索人生的大问题——理解人性,而且我要从理解自己开始。这是我更愿意做的,而不是每周花 90 个小时来梳理我的仓库业务,找到节约现金流的方法,最终拯救一个我不想再领导的公司。
于是我决定离开业界,在决定下一步该做什么之前重新定位自己—主要是重新定位我的欲望。这是我超越单薄欲望生活的头3个月。
03
分享你的成就故事
是时候把单薄的欲望放在一边,专注于反模仿的、根本的、深厚的欲望了。
最理想的情况是,你可能已经有了深厚的欲望。它们没那么容易被发现。深厚欲望隐藏在支配我们大多数生活的短暂和冲动的欲望之下。
我要向你介绍一种发掘深厚欲望的方法,这也是我所发明并使用的,那就是花时间倾听你的同事(或合作伙伴、朋友、同学)生活中最深刻的成就体验,并与他们分享你自己的经历。我们越是了解对彼此有意义的成就故事,就越能有效地理解如何与对方合作,因为我们知道了是什么打动和激励了他们,是什么让他们在工作中获得满足。
这听起来很简单,但几乎没有人会这样做。问问你自己,在和你一起工作的人中,有多少人能够说出你最有意义的一项成就,并能解释为什么它对你如此重要?
这个练习的一个关键目标是确定核心的内在驱动力。内在驱动力能提供具体而持久的行动力量,它会在你的一生中引导你去追求特定的结果。你也许可以从根本上感受到激励,例如,获得控制感,唤起对自己的认可,或克服障碍。由于我们大多数人从未认真思考过动机的本质,所以我们缺乏能够准确描述我们内在动机的语言。这个练习赋予了你这种能力。
内在驱动力是持久的、不可抗拒的、永不满足的。它们或许可以解释你自孩童时代以来的许多行为。你的动机中存在着一些相似性,如果你能指出它们具体是什么,就会在理解自己的深刻欲望方面迈出一大步。揭示这个模式的最好方法就是分享故事。
我建议的方式,就是分享你真实的人生经历,向他人讲一讲有哪些你曾经采取过的行动最终深深地满足了你。如今,这是我在所有工作面试中都首先会问的一个问题,因为它有助于穿透肤浅的东西,直达人的内心。我会问:“告诉我,在你的生活中,有哪些事情你觉得自己做得很好,并且带给了你一种成就感?”
我已经看到这个简单的问题如何改变了一个人和整个环境之间的互动了。当故事在两个懂得倾听的人之间分享时,讲故事的人和听故事的人都将进入一个从欲望到满足的时刻。分享这些故事是快乐的体验。一个成就故事,包含3个基本要素:
1.这是一个行动。在这段经历中,你采取了一些具体的行动,你是主角,而不是被动地接受一种经验。尽管斯普林斯廷的音乐会是一场荡涤心灵的体验,但这并不是一个成就故事。对开音乐会的人来说,它可能是,但对你来说不是。不过另一方面,致力于研究关于一位艺术家和他们作品的一切,则可能是。
2.你相信自己做得很好。你做得很出色,这是你对自己的评价,而不需要别人的赞美。你在寻找一个对自己而言很重要的成就。如果你那天晚上烤出了你认为是全世界最完美的肋排,那么你就做了一件对的事,取得了成就。不要担心这个成就在其他人看来有多大或多小。
3.它给你带来一种成就感。你的行动给你带来了深刻的成就感,以及快乐。不是那种转瞬即逝的、暂时的,像荷尔蒙冲动那样的快乐。满足感的定义是:你在第二天早上醒来时,对它满意。现在仍然如此。只要一想到它,你就会感到满足。这种具有深刻意义和满足感的时刻很重要。它们揭示了关于你是谁的一些关键问题。
亚里士多德在 23 个世纪前写道:“行动跟随存在。”他的意思是,一个事物只能根据它的本质属性行动。但就人类而言,我们还需要深入了解其行动的内部机制:这个人采取这种行动的动机是什么?当时的情况是怎样的?行动在情感层面上对他们有什么影响?
想象一下,三位艺术家肩并肩地站在宰恩国家公园的一片高地上,画出同一片夕阳。一位想为比赛磨炼自己的绘画技巧;另一位想在结婚纪念日时把画送给丈夫,因为他们曾在公园里进行第一次约会;最后一位想把风景的纯粹之美保存在她的记忆中。在外人看来,这些艺术家似乎在做着完全相同的事情。但从内部来看,每个艺术家都在做非常不同的事情。
也许我们可以单凭外在表现去理解猫和狗的行动,但人是不同的:了解一个人的内心生活对于理解他们为什么做这些事,以及这对他们意味着什么是必要的。成就故事通过由内而外的审视,抓住了行动的核心。成就故事带来的提问是:“但是,为什么这个行动对你来说意义非凡?”
问题和回答开启了一个积极的模仿循环。你讲述你的一个成就故事,我以同理心聆听你的分享,并将我在你的故事中听到的、看到的和感受到的东西反馈给你。然后,你也为我做同样的事情。以情动情,以心交心。
04
小结
能成大事的人,都懂得如何掌控欲望,让自己开启并维持积极的欲望循环。他们对他人抱有同理心,想了解别人,也渴望被别人了解,不论其在组织中的身份是什么。他们专注于培养深厚的欲望,并把单薄的欲望抛在一边,这将帮助我们掌控并运用模仿欲望的力量,找到内在驱动力,最终发掘并实现真正的人生梦想。
THE END
文化名人纪念演讲
梁漱溟先生逝世三十周年纪念讲座 |梁漱溟文化思想 |叶圣陶孙女回忆叶氏文脉 |柳诒徵先生纪念讲座 |陈寅恪先生诞辰一百三十周年纪念讲座 |陈作霖先生逝世一百周年纪念讲座 |作家张爱玲诞辰一百周年纪念讲座 |林散之、高二适先生纪念讲座 |钱穆先生逝世三十周年纪念讲座 |阮玲玉诞辰一百一十周年纪念讲座 |上官云珠、周璇诞辰一百周年纪念讲座 |谭延闿逝世九十周年讲座 | 孙中山先生逝世九十五周年纪念论坛 |王阳明逝世四百九十周年纪念论坛 |
文化名家系列讲座
莫砺锋:开山大师兄 |周文重:国际关系新格局 |周晓虹:口述历史与生命历程 |周晓虹:费孝通江村调查与社会科学中国化 |周晓虹对话钱锁桥 |周晓虹、张新木、刘成富、蓝江对谈:消费社会的秘密 |群学君对话舒国治 | 群学君对话叶兆言 | 黄德海、李宏伟、王晴飞、王苏辛、黄孝阳五作家对话 |孙中兴:什么是理想的爱情 |杜春媚对话郭海平 |程章灿:作为诗人与文学史家的胡小石 |谷岳:我的行走之旅 |黄盈盈:中国人的性、爱、情 | 金光亿:人类学与文化遗产 | 周志文:人间的孔子 | 严晓星:漫谈金庸 | 周琦:越南法式风情建筑 | 魏定熙:北京大学与现代中国 | 胡翼青:大数据与人类未来 | 生命科学与人类健康系列高峰论坛 | 毕淑敏读者见面会 | 徐新对话刘成 | 谢宇教授系列演讲 | 王思明:茶叶—中国与世界 | 祁智对话苏芃:关于写作 |甘满堂:闽台庙会中的傩舞阵头 | 张静:研究思维的逻辑 | 翟学伟:差序格局——贡献、局限与新发展 | 应星:社会学想象力与历史研究 |吴愈晓:为什么教育竞争愈演愈烈? | 李仁渊:《晚清新媒体与知识人》 |叶檀读者见面会 |冯亦同:金陵之美的五个元素 |华生、王学勤、周晓虹、徐康宁、樊和平对话 |
城市文化与人文美学
东方人文美学深度研修班(第一期) |东方人文美学深度研修班(第二期) | 大唐风物,侘寂之美:日本美术馆与博物馆之旅(第一期) |大唐国宝、千年风物:日本美术馆与博物馆之旅(第二期) |当颜真卿遇上宫崎骏:日本美术馆与博物馆之旅(第三期) |史上最大正仓院与法隆寺宝物展:日本美术馆与博物馆之旅 | 梦回大唐艺术珍品观展会 | 四姝昆曲雅集: 罗拉拉、单雯、孙芸、陈薇亦 |昱德堂藏扬州八怪精品展 | 《南京城市史》系列人文行走活动 |《格致南京》系列文化活动 | 文心雅韵:中国传统人文美学系列讲演 | “文学写作与美好城市”高峰论坛 | 仰之弥高:二十世纪中国画大家展 | 首届微城市文化论坛 |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一期:南京运渎) |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二期:明孝陵) |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三期:文旅融合)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四期:城南旧事)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五期:灵谷深松) |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六期:清凉山到石头城) |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七期:从白马公园到明孝陵) |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八期:从玄武门到台城) |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九期:从金粟庵到大报恩寺)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十期:从夫子庙到科举博物馆) |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十一期:从五马渡到达摩洞) |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十二期:从狮子山到扬子饭店)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十三期:从南朝石刻到栖霞寺)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十四期:牛年探春牛首山) |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十五期:中山陵经典纪念建筑) | 从南京到世界:第一届微城市论坛 |园林版昆曲舞蹈剧场《镜花缘记》 | 秋栖霞文学日系列活动 |
社会科学研修班与专题课程
社会心理学暑期班(2016) | 社会心理学暑期班(2017) | 社会心理学暑期班(2018) |社会科学经典理论与前沿方法暑期班(2019) |口述历史与集体记忆研修班(2020) |中国研究:历史观照与社会学想象力学术研讨会 |中国社会学:从本土化尝试到主体性建构——纪念中国社会学重建40周年学术研讨会 |第一届长三角社会学论坛 (2018) |第二届长三角社会学论坛(2019) |长三角论坛2019新春学术雅集 | 第三届长三角社会学论坛(2020) |
新书分享会 | 经典品读会
《金陵刻经处》 | 《 生活的逻辑: 城市日常世界中的民国知识人(1927-1937) 》 |《谢辰生口述》 |《袍哥》 | 《年羹尧之死》 | 《朵云封事》 |《两性》 |《放下心中的尺子——庄子哲学50讲》 |《东课楼经变》 |《旧影新说明孝陵》 |《光与真的旅途》 |《悲伤的力量》 |《永远无法返乡的人》 | 《书事》 |《情感教育》 |《百年孤独》 |《面具与乌托邦》 | 《传奇中的大唐》 | 《理解媒介》 |《单向度的人》 |《陪京首善》 |《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 |《诗经》 |《霓虹灯外》 |《植物塑造的人类史》 |《茶馆:成都的公共生活和微观世界》 | 《拉扯大的孩子》 |《子夜》 |《读书的料及其文化生产》 |《骆驼祥子》 |《朱雀》 |《死水微澜》 |《通往父亲之路》 |《南京城市史》(新版) | 《被困的治理》 |《双面人》 | 《大名道中》 |《笺事:花笺信札及其他》 | 《九王夺嫡》 |《乡土中国》 |《白鹿原》 |《冯至文存》 |《在城望乡》 |《海阔天空》 |《遗产的旅行》 | 《城堡》 |《被遗忘的一代:第四代导演影像录》 |《了不起的盖茨比》 |《南京城市现代化路径研究》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一个真正能成大事的人,往往有以下特点
能成大事的人,都有这3个特征
能成大事的人,一般都会关注这些好评极高的公众号!
想要掌控你的人生,就一定要懂得掌控你的情绪
一个人,越懂得装傻,越能成大事
一个人,越冷静,越能成大事
职场上,成大事者基本都具备的5个特征,参考对照你具备几个?
真正厉害的人,都懂得“约束自己”
厉害的人,都懂得割舍这3点
把时间浪费在这六件事,你铁定难成大事,早知道早回头!
推荐资讯
- 1李沁肖战已同居领证? 李沁肖 48016
- 2闫妮老公邹伟平简历 闫妮前 43175
- 3王凯蒋欣承认已有一子? 结 38896
- 4王灿前夫 王灿的第一任老公 36180
- 5汪希玥回北京过年,怎料见到汪 32173
- 6张佳宁和宋轶长得像 同属甜美 25329
- 7央视主持孙小梅丈夫曝光,是大 20260
- 860年代,洪秀柱(右后)与父 19571
- 9佟丽娅事件是什么 佟丽娅回应 19035
- 10妻子频繁出轨老外,没想到被丈 18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