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宿舍里最早起来的人,后来怎么样了?

原标题:那些宿舍里最早起来的人,后来怎么样了?

早起,总与自律有着多多少少的关系。而自律,又往往是通往所谓“成功”的重要要素。那些宿舍里起来最早的人,真的都获得了自己想要的人生吗?

自律,让我跻身优秀行列

@苏西的礼物

高中的时候,我有个室友,每天早上5点就起,她起床很小声,也从来没有吵到我们。每天早上5点多就在学校路灯下背书,政治、历史、地理......真是那种苦读的女生。

尽管这么努力,她的成绩仍然是班上中等水平,属于那种很勤奋但天分不高的女生。直到有一次,班主任拿着年级排名成绩单,说这次我们班第一很意外。

是的,就是那个女生,但我们也没觉得怎样,“死读书呗”其实对于那几个一直考班级第一第二的同学,构不成什么威胁。

意料之中吧,她高考失利,甚至连二本都没考上。

后来听同学说她去我们县城最好的高中复读了1年,考上了普通一本大学。努力了一年,我想这应该是她拼尽全力能够到的最高的地方了。

听说她上了大学还是一样的努力,参加各种社团、学生会、社会实践、学校的比赛竞赛等,有个之前高中同班的朋友有次见到她跟我说起,“她真的变化好大哎~整个人美翻了,整个人气质超级好,人也自信了很多......”

那时候我就知道,像我们这种看似很聪明的学生已经追不上发着光的她了。

前段时间在朋友圈看到她晒的研究生录取通知书,北师大的,刷到她的朋友圈的时候我还愣了几秒。听说她还交了男朋友,就是北师大的学长,两个人打算以后在北京发展。

出于好奇,我翻了一下她往期的朋友圈,大学发表的论文、参加项目获奖的证书、辩论赛的现场、考研备考的动态......她真的有在好好改变自己呀。

我们常常会忽略一些不起眼的努力,等真正回头看的时候,昔日隐藏的光芒已经十分耀眼。甚至,我们自己都会黯淡失色。

@大圣第一等

本科在哈尔滨的一所211。

整个宿舍都早起,大家都是6点左右,我算是第二早的。

后来,我跨专业考研第一的成绩来了,985。

寝室其他人分别是:保送北大,两个地级市的公务员,一个考研到另一所211,还有一个去了事业单位。

现在博士第一年,硕博连读的,依旧是每天6点起,冬天可能会6:25左右。

国奖、论文、各种荣誉在硕士期间都拿了,和早起没有很强的正相关,但是每天早起会觉得时间变慢,日子变长,幸福的时间变多,看见太阳的时间提前。

别睡了,少年。

热爱,带来自己想要的生活

@ 阿兰de龙

我来说一个,研究生室友,每天早上6:00起床雷打不动听CNN,然后跟着念,这样坚持了三年。

毕业后我们都去考公务员或者进企业,他却走了一条不寻常路,去阿联酋航空做空乘。

我也不知道阿联酋航空招人是什么标准,不过外语关应该是最基础的。

我本科时也过了专八,研究生毕业时口语没他好。

阿联酋航空待遇好不好?

从朋友圈晒的照片来看挺爽的,全世界各地都飞一遍,假期也蛮多,我们朝九晚五的时候,他已走遍万水千山。

后来可能是飞累了,五年后回国又考回公务员,在政府外事办公室工作也算专业对口,几年攒下的钱在单位附近买了个小公寓,一直未婚,每个假期都飞国外,许多国家他当空乘时已经去过,现在是深度游或者故地重游。

我们按部就班地生活,往往会羡慕那些不一样的人。

其实按部就班也没什么不好的,但有意思的是,我们先找一份稳定的工作,再努力去攒钱,然后想着有一天周游世界;

但以我室友的情况看,趁年轻先周游世界,再找一份稳定的工作,似乎人生正确的打开方式。

也许我们之间的区别,从十年前某个清晨6:00就已经开始了

也许前面的故事会让你像打了鸡血一样重燃斗志,但仍然需要说明的是,早起≠努力,时间≠效率,与其追求形式上的励志反而成了伪努力,不如提高效率,追求结果上得偿所愿。

早起≠努力

@鬼谷阴阳

我高中每天六点半一亮灯,三分钟之内就走人。

吃了早饭之后,每天第一个到教室。

从来不会迟到。

……

然后上午睡四节课左右吧。

@不样嗦我矮

效率真的比时间更重要,

不要盲目拖时间。

晚上学习到十二点,

早上最早出宿舍,

高考成绩394(全国卷)。

我是个笨蛋,

但我不能放弃自己。

我想举个反例而已。

今天的这条推文,只是一碗鸡汤,想让你“灌”完就重燃斗志每天六点起床吗?

你可以这样做,但同时,也希望你再花几分钟,看看下面的这个故事。

首先早起只是工具,并非目的。如果效果相同,即使没有早起,也仍然是适合自己的自律方式。

其次自律励志的故事我们听了太多,但只有TOP2、国家奖学金、出国留学……才是唯一值得效仿的人生吗?

也许当明白自己内心的热爱,追求自己内心的价值高点时,那么——

无论是否早起,我们都有光明的未来

@田可乐

对sader最深的印象来自于高中每天清晨天不亮,她起身,整理完床榻,洗漱完毕,换完垃圾袋擦完桌子把椅子归位后,到我床边扯扯我的耳朵,讲,“快起床,我出门啦。”

然后我雾雾沉沉地在被褥间挣扎良久,终于迫于压力起身,嘟囔着洗漱,胡乱把被子叠成软塌塌的一坨,一边刷牙一边套上脏兮兮的校服,再在宿舍大门锁上前一分钟披头散发地冲出去。

被锁在大门里要拖整层楼的地,这是我被锁了不下十次才长的记性。

一直以来,我跟sader都是两个极端。

她是班里的优等生,成绩长年位列年级前十,做事勤勉,功课认真,有确切的目标和理想,饮食克制,清瘦颀长,是老师们交口称赞的对象。

我分数悬于班级倒数边缘,做事三心二意,游手好闲,不求甚解,数学课上看杂志,自习课上听音乐,喜欢跟教条纲常对着来,被老师发现的mp3有五个以上。

我无法理解她近乎可怕的自律,更不晓得她怎么能对地狱一般的高三阶段甘之如饴。这种隔阂是相互的,她也搞不懂为什么讲了五遍我还是解不出来一道清汤寡水的数学题。

但这并不影响我们的关系。

事实上,每天早晨都是她帮我接热水泡牛奶,我也会匀她一些封闭式管理学校里不容易搞到的好东西,譬如梅菜扣肉饼,锅贴和炸洋芋。

我早晨起床太晚,吃不上学校提供的早饭,她总会替我多买一些。诸如此类的很多细节都忘掉了,只是时隔数年回想起来那种感受,还是觉得暖。

高考结束后我们回校收拾行李,她抱了抱我,边笑边掉着眼泪说,“可能以后再也遇不到你这么好欺负的人了哦……”

我也笑,哽咽着,一时鼻酸。

事实证明,相遇之前,离别之后,我也没有遇到过像她们一样优秀的人。

后来,就是循规蹈矩的生活。

天南海北的两个人,在平行的时空里保持着各自的生活方式和作息。

她去了全国top3的大学,学习,参与社团,拿奖学金,后来又取得了名额出国留学;

我写字、签约、挣钱、恋爱又失恋,终日毫无内疚不务正业。

掐指算了算,跟她分别也有三年了。

这三年里,交集是越来越少,但每次聊天,都甚觉情感依旧没变。

《新华字典》里有一句我很喜欢的话:

张华考上了北京大学,李萍进了中等技术学校,我在百货公司当售货员,我们都有光明的前途。

看着这句话,就好像看到昔日的两个小姑娘,扎着马尾裹着校服,素面朝天,抱着一叠卷子,满心欢喜又忧心忡忡地憧憬着各自的未来。仿佛真的触手可及,那个溽热的、聒噪的、不安的夏天。

嗯,我们都有光明的前途。

- THE END -

声明:本文内容由高考家长圈团队(微信公众号:sinagkjzq)综合整理,信息来源于网络。新浪高中家长圈尊重版权,如有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管理员。

如果觉得本文有用,欢迎点击左下角“分享”到朋友圈或他人!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知乎热门:那些控制不住情绪的人,后来都怎么样了?
1968年,那个被林立果选为女朋友的张宁,后来怎么样了?
男子生病在宿舍休息,厂妹亲自到宿舍照顾:他才来8天,太可怜
把情绪写在脸上的人,最后都怎么样了
大一新生提前了解,宿舍里这6种人十分遭人嫌弃,希望不是你
如果这一切真的都没有发生,她们后来会在怎么样啊!
那些出现在文学作品里的兔子
鲁迅笔下的少年闰土原型是谁,后来又怎么样了?
后来亚宁活成了妈妈的样子,嫁给了妈妈看中的人……
重庆最早的飞机 首飞掉进长江里

网址: 那些宿舍里最早起来的人,后来怎么样了? http://m.taoroudan.com/newsview83890.html
所属分类:行业资讯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