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鉴赏】清代词人纳兰性德《踏莎行·春水鸭头》词赏析
原标题:【古诗词鉴赏】清代词人纳兰性德《踏莎行·春水鸭头》词赏析
【原作】
踏莎行·春水鸭头
清 纳兰性德
春水鸭头,春山鹦嘴,烟丝无力风斜倚。百花时节好逢迎,可怜人掩屏山睡。
密语移灯,闲情枕臂,从教酝酿孤眠味。春鸿不解讳相思,映窗书破人人字。
译文
春天到了,春水泛出了鸭头绿,身上的春衫鲜红得犹如鹦哥的红嘴。看那袅袅的烟丝被春风吹得歪歪斜斜,是那么的娇弱无力。百花盛开,正是情人幽会的好时节,但她却掩起屏风孤眠不起。
将灯烛移近,追忆往日良宵共度的情景,想着那些秘密的话语,头枕着手臂,任凭闲愁的苦味发散开来。大雁不知避讳此时的相思,偏偏从窗外飞过,却不成“人”字的阵行。
注释
踏莎(suō)行:词牌名,又名“踏雪行”“踏云行”“柳长春”“惜余春”“转调踏莎行”等,双调五十八字,前后段各五句、三仄。
春水:春天的河水。
百花:各种花。
密语:秘密的、悄悄的话语。
闲情:闲散的心情。
从教:任凭、听凭。
春鸿(hóng):春天的鸿雁。
不解:不懂,不理解。
书破:书写错乱,指雁行不成“人”字形。
赏析
这首词上片既描绘了春景宜人,又于结处点出“可怜人”无聊无绪的情态,春景与她形成了极大的反差,这就透露了“可怜人”的独自忧伤。下片前两句写闺房中的绮旎缠绵,很象艳词绮语的套话,但接着陡然一转,过去的这些都是为了让我咀嚼今天的孤眠滋味。这首词前景后情,转折生趣,层层入深,很有感发的魅力。
在纳兰的诗词中,就有这样一群惆怅伤怀的女子,她们或者独立樱桃树下,或者站在清冷的荷塘月色中,或者倚靠在窗台前,追忆温存的往事,怀念逝去的时光,那些离去的爱人、不归的浪子,在如柳絮般郁郁的思念中渐行渐远,唯有一斛清冷的月光,将她们的思念拉扯得那么漫长,长到像岁月一样悠远。
背景
纳兰性德于康熙十四年(1675年)时娶两广总督、兵部尚书、都察院右副御史卢兴祖之女卢氏为妻,二人性格相投,伉俪情深。不幸三年后卢氏便因病猝逝,因而其词集中有不少伤感的悼亡之作。这首词便是作于康熙十七年(1678年)之后。
作者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在中国文学史上也占有光彩夺目的一席。他生活于满汉融合时期,其贵族家庭兴衰具有关联于王朝国事的典型性。虽侍从帝王,却向往经历平淡。特殊的生活环境背景,加之个人的超逸才华,使其诗词创作呈现出独特的个性和鲜明的艺术风格。流传至今的《木兰花令·拟古决绝词》——“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富于意境,是其众多代表作之一。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古诗词鉴赏】元代词人王旭《踏莎行·雪中看梅花 》 词赏析
【古诗词鉴赏】宋代词人范仲淹《御街行·秋日怀旧》词赏析
【古诗词鉴赏】宋代词人苏轼《浣溪沙·荷花》词赏析
【古诗词鉴赏】清代词人王国维《蝶恋花·窗外绿阴添几许》词赏析
【古诗词鉴赏】宋代词人辛弃疾《鹧鸪天·戏题村舍》词赏析
【古诗词鉴赏】宋代词人张孝祥《西江月·黄陵庙》词赏析
【古诗词鉴赏】宋代词人黄庭坚《清平乐·春归何处》词赏析
【古诗词鉴赏】金朝词人党怀英《鹧鸪天·云步凌波小凤钩》词赏析
【古诗词鉴赏】宋代词人欧阳修《采桑子·荷花开后西湖好》词赏析
【古诗词鉴赏】明代词人 唐寅《一剪梅 • 雨打梨花深闭门》词赏析
推荐资讯
- 1李沁肖战已同居领证? 李沁肖 47973
- 2闫妮老公邹伟平简历 闫妮前 43170
- 3王凯蒋欣承认已有一子? 结 38851
- 4王灿前夫 王灿的第一任老公 36180
- 5汪希玥回北京过年,怎料见到汪 32173
- 6张佳宁和宋轶长得像 同属甜美 25320
- 7央视主持孙小梅丈夫曝光,是大 20260
- 860年代,洪秀柱(右后)与父 19571
- 9佟丽娅事件是什么 佟丽娅回应 19035
- 10妻子频繁出轨老外,没想到被丈 18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