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旅夜书怀》:一只孤鸟的哀鸣

原标题:杜甫《旅夜书怀》:一只孤鸟的哀鸣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人从出生开始,一直在做事,一直在向着事前行。

成事、事败、大事、小事,人在事面前,自动变得卑微了,屈从于事。

在学校,老师和学生,都盯着那个叫“学习”的事;走出学校,男人、女人都瞄准了那个叫“成功”的事。

人若无所事事,便像丢了魂,像被首领赶出了部落,像大象没有了鼻子、老虎失去了山岗。但人这一辈子,事与愿违的时候总是比事事顺心的时候多,总是心比肚子大,知易行难。

人因此就想在堆积如山的事情中找到一点休息时光,假装逃离心在远方,换回片刻不是事中的人,而是单单就一个人。

人老了、累了、忘了、死了,都是和事情的关系,老了就没事可干,累了是干不动事,忘了是分不清事情的开始和结果,死了发现事情还在。所谓命运,就是人和事情的进程;情绪,就是人怎么看待自己和事情的关系;梦想,就是事情的规划;现实,就是事情的执行。

杜甫这一生写了很多事情,我们年轻时读,总觉得很憋屈,写的大多是愤怒、悲伤和怜悯,总感觉像一个絮絮叨叨的老人,没有做成什么事,却不断在抱怨现实。

今天,我们读一读杜甫写人的诗,写自己的诗。我们的情感要表述出来,和社会发生关系,心和景总是息息相关的。有时,我们是触景伤情,由外部的物品和景色联想到我们自己的感情;有时我们心花怒放,是人的情感影响到了你所看到的景色。这首《旅夜书怀》属于第一种,由物写到人。

写这首诗时,杜甫离开了安逸生活一段时间的成都,朋友去世、官职被免,人生又一次开始了漂泊。而这一次,他已经没有报效国家、充当栋梁的雄心,他的志向开始混沌和黯淡。

“细草微风岸”,人很容易在低潮时把自己比作小草,因为遇到的风太大了,风一吹,草就随风而倒,命运不在自己手中。这时看到细草,当然就看到了自己;“危樯独夜舟”,夜晚看不清远方,孤舟之上高耸的只剩一条船樯,它是唯一能带着这孤舟穿越黑暗,到达目的地的工具。这船樯也是危险的。这危墙不就是杜甫自以为傲的才华吗?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大地和星空一如既往的辽阔,千百年来,没有任何变化。月光之下,大江奔流。在古人的诗歌意象里,江流是时间的代名词,天地无情,时光一去不返。这就是杜甫眼中自己的人生。

以上四句写的都是景,从写作来讲,从小草写到近景的孤舟,是从特写写到近景,从星空写到大江,是从仰望再写到俯看,是从上写到下。写作的奥秘是让人进入空间,就不能平面化,要有视角,要有主次,让读者像跟着一个摄影镜头一样,从个体到全面看完了这个场景。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本来一辈子想建功立业,结果靠几篇文章出了名,这是反问句,自己现在这个名声是自己想要的那个名声吗?又老又病应该辞官休息去了,但未完成的事业呢?两句深深的无奈,有悲没有愤怒,这是老人之语,心已冷。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杜甫一把年纪,带着妻子和儿女,居无定所,以舟为家。人生就像漂泊在水面上的这艘船,甚至船都有靠岸的那天,都有捕鱼渡人的功能,而杜甫自己呢?觉得自己是天地间那只飞去的沙鸥。这又是从人写到了景,把自己的心和眼前的鸟合二为一。

同样的鸟,年轻时我们想做的是飞在天空飞得更高的鸟;而到了杜甫现在,却感觉自己成了一只乌云盖顶、无巢哀鸣的孤鸟。

十八花生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一只被追捕的茑鸟
瀛奎律髓85·卷29旅况类,岑参这首诗,开后人诗眼及切姓关合之派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杜甫 |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美文悦读】我们懂得你的悲欢——致杜甫
当四川历史名人遇上“白露”: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湖南江永:“女书元素”备受文旅推介会青睐
阿来还原杜甫人生“B面”:了解真实而鲜活的杜甫,就需要直面他的无奈
43个诗词意象,中考语文古诗词鉴赏常考知识点
还记得那曲《孤勇者》促成的缘分吗 期待已久的三方见面昨日上演

网址: 杜甫《旅夜书怀》:一只孤鸟的哀鸣 http://m.taoroudan.com/newsview85629.html
所属分类:行业资讯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