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仑:这不是鸡汤,是酒
原标题:冯仑:这不是鸡汤,是酒
封面图 |《纵横四海》剧照
冯叔的新作《挺住才有出路》已于日前出版。
作为《扛住就是本事》的兄弟篇,这本书中,冯叔谈到了处世心态、价值观、创业的底层逻辑、沟通、人脉等多个方面的内容,并以自己的经验,梳理出提升个人能力的底层方法论。
期待这本新书能给大家带来有益的启发。今天,把新书的序言分享给大家。
文 | 冯仑(微信公众号:风马牛)
在这本书里,又说了很多话。
说了这么多话,有时候我也在想:这些话是对自己有用,还是对别人有用?是因为别人喜欢而说,还是因为自己要说才说?
我把这些话又看了看,我确信这些话不是「鸡汤」,是「酒」。
这壶「酒」是干什么用的呢?
很多人经常喝酒。喝酒除了是一种社交,能带来一种气氛,实现一种情感上的拉近,我觉得,它似乎还有一个作用,那就是醒脑。
为什么喝酒能达到醒脑的效果?
人说话的时候有两种意识。
一种叫自觉意识。比如说,你坐在主席台上说话,你就得正经发言,不犯错误。这是一种角色的要求,你必须这样讲,你讲的话一定要符合你的角色。
一种叫潜意识。做梦时说话就反映了潜意识。
喝酒时说话是什么意识在起作用呢?也是潜意识,它是人的心理活动中未被觉察的部分。梦里说的话,醒来就会忘掉,而喝酒时说的话,其实并不会全忘掉。
在喝酒的时候,人往往会进入这种状态:血液循环加快,身体微微出汗,眼神略微朦胧。在这种状态下,说话半真半假,半明白半不明白,结果就是——我说出了部分真话,你看清了部分真相。这时候,人说出的话里,真实的那部分,其真实程度往往令自己吃惊,令听者咋舌。
所以大家经常会觉得喝酒有这样一个特别的功效:喝酒的时候,不仅能把话说透,也能把事和人看清。
这就是一个醒脑的过程。
在这本书里说的话,大体上,我觉得就是这样一壶「酒」。你喝下这壶「酒」之后,我希望我们之间能达到这样一个契合,那就是我说出了真话,而你看清了真相。
当然,可能也有人说,你说的难道不是「鸡汤」吗?我觉得不是。
「鸡汤」是一种保健品,经常喝一点,有益无害。并且,当你真正陷入困境,或者遇到极度不适,却没有「药」的时候,「鸡汤」其实也是一种「药」。
我曾经看到这样一个事:有一个孤儿在路上走,赶上下雨,他没有伞,脚也走破了,更没人搭理他,最后他走到一家人屋檐下躲雨。
出于常人的善良之心,屋里的大姐把他迎进屋,让他洗干净,给了他一套衣服,又给了点吃的,第二天雨停了再让他走。
临走的时候,大姐说了两句话。
第一句是,要相信世界上有好人。
第二句是,只要你认真做事,一定有回报,一定能养活自己。
多么普通的两句话。可是这个孩子是孤儿,在遇到大姐之前,他从没有听过这样的话,于是他将这「鸡汤」一样的话,当「药」一样喝了下去,牢牢地记在了心里。
后来他来到一个家具厂打工。因为心里一直记着大姐的话,就好好做人,好好做事,从不偷懒。再后来老板多次提拔他。最终,老板不干了,把厂子盘给了他。又过了若干年,他竟然把厂子做大了,做成了集团公司。有了钱之后,他拿着100万现金回去看望了那位大姐。
这个故事触动了我。我意识到要让「鸡汤」成为「药」有一个条件,那就是喝到它的人在这之前没有被滋养过。这个时候,「鸡汤」才有用。
当然,我说的这些话肯定不是「白水」。「白水」能用来维持生命,但是谈不上有营养。我们说一个人讲的话像白开水,就是说这个话讲得没有什么意义,比如说,说永远正确的废话。在这本书里,我想我不是在重复「永远正确的废话」。
如果一个人讲的话都是真理,对驱散当下的烦恼特别有帮助,当下就能帮助别人解决问题,那他的话就是「药」。
但在这本书里,我不提供「药」。
我觉得,在这本书里,我把我了解到的真实,我看到的真相,以及它们背后的道理真诚地表达了出来,我讲给大家听,其实就是给大家斟了几杯「酒」。让我们干了这杯「酒」,一起来品一品。
是为记。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冯仑:这不是鸡汤,是酒
冯仑:2023,我最想推荐这两本书
冯仑:何谓成熟?
这不是那个内蒙酒蒙子吗
冯仑:骗子的逻辑
冯仑:自杀的逻辑
冯仑:如何发现自己的优点?
冯仑:天下第一等好事,还是读书
“长衫”不必脱,鸡汤不必喝
苏轼一碗毒鸡汤,温暖两个落魄人?
推荐资讯
- 1李沁肖战已同居领证? 李沁肖 47973
- 2闫妮老公邹伟平简历 闫妮前 43170
- 3王凯蒋欣承认已有一子? 结 38851
- 4王灿前夫 王灿的第一任老公 36180
- 5汪希玥回北京过年,怎料见到汪 32173
- 6张佳宁和宋轶长得像 同属甜美 25320
- 7央视主持孙小梅丈夫曝光,是大 20260
- 860年代,洪秀柱(右后)与父 19571
- 9佟丽娅事件是什么 佟丽娅回应 19035
- 10妻子频繁出轨老外,没想到被丈 18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