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小院,藏着半部民国史

原标题:一个小院,藏着半部民国史

shorie

到槐轩看“形移感通——武宏作品展”,小而美,大气场。槐轩是个坐北朝南的四合院,它建筑中轴线上的三进正房作为展厅展陈画作。不同主题,分室而展。中屋展览用木版水印语言诠释《山海经》上古奇兽;南屋展览在文字与肌理之间消解壁垒的“塔”系列;更绝的是北屋,展览在理性与感性之间建立通感的“元音”系列。

看展最大的感受是,“眼睛看到的才是一个全新的情绪”——如果不看原作,很难领会到艺术家的创作密码,也体会不到“推开一扇窗”的豁然之感。

现场布展非常用心,原作既不装框更不拦线,真正零距离观看,且预约免费观展,几乎是一对一导览。而且,现场准备的图书品质和信息量都很不错。据说那几册连夜提炼、打印的山海经关键词册很受欢迎,大家看完展再看这些资料,每个人都会自动对应,搭建起一个横向、纵向联结的知识门。我见到一对儿小情侣、两个闺蜜边看边低语,说着哪个是怎么回事。

四合院里的东、西厢房设计成阅读空间和沙龙,西北角有廊道通街门。亦中亦西,遥相呼应。西屋陈设的戴泽先生作品,熊和兔,令我久久端详,不知何故,就是感动。院里的喷泉开着,流水、鸟鸣在树石之间跃动,几组现代雕塑作品散置其间,竟不违和。观众或在廊下或阅读,或沉思。

据说,这个四合院原来是俞平伯故居。平老日常就在这里弹琴度曲、作诗书画。1934年,清华研究昆曲的“谷音社”还经常在此活动。那时候,不时登门的有顾颉刚、郑振铎、朱自清、陈寅恪、废名、许德珩、启功、叶圣陶、丰子恺……想来,丝竹管弦、音韵悠扬,鸿儒往来,确有“空谷足音”的意趣。一个小院,藏着半部民国史。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一个小院,藏着半部民国史
被严重低估的生猛新片,上半部俗套,下半部封神!
小院春意沁心头
小院传来古琴音
李亚鹏在别墅小院种菜被警告
王海洋和江卫民都选择了下乡,为什么一个成了大学教授……
近日,李亚鹏接到物业管理方通知,不允许他在小院里头种植蔬菜……
绿水青山做背景,门头沟小院里好戏开演
看张颂文老师的小院生活,有种看男版李子柒的感觉……
67岁老演员李琦近况曝光,在北京独栋小院养老,老态龙钟仍要跳绳

网址: 一个小院,藏着半部民国史 http://m.taoroudan.com/newsview85909.html
所属分类:行业资讯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