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28

原标题:14:28

今早

我们发了一条推文

《5·12,15年了》

后台收到了很多网友的留言

难以忘怀的记忆

如潮水般涌来

思绪穿越时间

回到15年前的今天

14:28

那一刻

有人亲历地震

直面生死

@: 那时正三年级,午休时间,亲眼目睹地震,窗户都被震碎。当时不觉事态严重,后面余震、洪水才真正地被吓到,看到了河里被冲下来的各种家具家电、甚至还有棺材,很可怕。老学校在沿河处也被淹到了三楼,那时候的惨状现在都历历在目!后面还引发了泥石流,伤亡惨重……唉!希望以后的每一天都能平安喜乐!愿天堂的勇士都能看到我们有在努力生活!没有辜负他们!

@折冲: 当时,眼见楼道里一片混乱,情急之下,我急忙让学生们钻到课桌底下。由于讲桌是实心的,我无地方可钻,只能直挺挺地站在讲台上。看着日光灯剧烈摆晃,听着满世界的尖叫,脚底下像荡秋千,仿佛这就是世界末日了。我内心却出奇地平静、冷静,只有一个想法,绝不能自己一个人跑掉,就算是死,也得和学生们死在一起!

@温故而知新:当时 感受到强烈的震感,我正在病房,立即取下两名患者的输液瓶,带他们一起从五楼急速下楼,患者的慌乱情绪影响着我,有些恐慌。危急关头,我们院长却坚持要去楼上病区接患者,他的镇静情绪立即感染了我。十五年了,不能忘,不敢忘,他一直是我工作中的楷模!

有人执甲逆行

奔赴灾区

@阿彭哥: 我记得我们是第一支进去的部队,最后一支撤回,整整108天!

@格格: 15年前,随着救援队徒步走进汶川,余震不断中的惊魂未定、地动山摇后的满目疮痍;身边无数眼神坚毅的逆行者......如今县城虽已旧貌换新颜,但操场上的一排排书包仍让我心痛到无法呼吸......愿苍天护佑、愿国泰民安!

@老烈: 15年了,想起当时在广元、青川救援,我们没有大型机械,没有精密的顶撑破拆工具,千斤顶无法撑起压在被困者身上的水泥预制板,只会像戳破牛皮纸一样把水泥预制板捅破。只能靠铁锹、双手去挖、去刨,那种无力感会让人不自觉地流泪。现在我们有先进的地震救援模块、生命探测仪、一次可以托撑数十吨的起重气垫,还有更加专业的针对性训练,发现被困者,不会再救不出来!

@garuda: 那一年,我和我的战友第一时间赶到四川参加抗震救灾,整整待了一百天,一名战友牺牲在救灾一线,15年了,战友们,你们还好吗?

有人倾尽全力

以微光

点燃荧荧之火

@春风化雨: 那年我在黑龙江伊春的一个林场,上至90岁老人,下至儿童,看到新闻后自发到林场办公室捐款,有的职工捐了当月工资,有的低保户拿出仅有的几十元钱,儿童拿出零花钱。夫妻两个人吵着要分别捐款,把名字写在红纸上。纯朴的林业工人不是为了名,而是觉得那张捐款的大红纸上没有自己的名字会对不住罹难的人们,心里不安。

@鲸落: 那一年我读五年级,一个星期20元的伙食费,我瞒着家人捐了5块钱。那一年,我们都哭了……上天无情,人间有爱!

@择如时雨: 汶川大地震那年,我捐献了一个月的工资,那时工资只有2871元人民币,全部捐出去了,还把身上223.6元现金也捐了,现在回想记忆犹新。愿世间万物永无灾难,人民安居乐业。伟大的祖国繁荣昌盛。

15年前

那段不凡的日子

刻在我们心底

悄无声息

改变了你我生活的轨迹

也给了我们直面生活的力量

那一年,那一天

你在哪里?

经历了什么?

那些人,那些故事

你是否还记得?

来源:新华社微信

监制:张书旗、曹晓轩

统筹:李瑜、李永锡

作者:王宜玄

海报设计:殷哲伦

编辑:周喆、李梦婷、郎湉、周杉

实习:张芷薇

评论区见!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14:28
【单向历】9 月 28 日,宜共鸣
几年前结婚轰动整个娱乐圈,仅过了14个月,两人已离婚
排解职场“小情绪”,今天14:30,南京师范大学心理教授直播支招!
14年前没人能火过他,连赵本山都自愧不如,为何突然就销声匿迹了
【单向历】2 月 28 日,宜 _ _
【单向历】4 月 28 日,宜人群中独处
【单向历】3 月 28 日,宜独自心碎
【单向历】10 月 14 日,宜自力更生
求婚汤洛雯成功?马国明13:14晒钻戒 配锁心表情

网址: 14:28 http://m.taoroudan.com/newsview86925.html
所属分类:行业资讯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