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人想读,这本书竟然想教会我们驱鬼!

原标题:千人想读,这本书竟然想教会我们驱鬼!

相信大家或多或少听过一些经典款鬼故事:

学校里凭空出现的第13节台阶、半夜自动演奏的钢琴或者在厕所里突然让你选“红馒头还是绿馒头”的恐怖女鬼……这些没头没尾的恐怖故事曾经让不少人在深夜辗转反侧,但就是搞不懂:为什么鬼会这么恐怖啊!

害怕归害怕,人类的好奇心永不磨灭!最近我们出版了《早期中国的鬼》这本书,刚刚上架两天就已经积累了上千人想读,不少读者表示光看到书的目录就被狠狠种草了:

梳理六朝时期形形色色的鬼故事、阐述佛道教对鬼的降服及理解、鬼怪的诸多演化史和阴间的构造......甚至还有各类驱鬼方法的记录!

比如书中《傩:驱鬼之术》一章中就收录了汉代宫廷中举办大型驱鬼仪式“大傩”的古文记录,稍微翻译一下的话立刻有种恐怖片的即视感——

农历腊月初七,一个由上百人组成的方队出现在皇宫中。其中,有120个10-12岁的男孩,戴红巾,穿黑衣,被称为侲子。走在队伍最前面的是驱鬼人方相氏,戴着有四只金色瞳孔的面具,蒙着熊皮,身着黑衣红裤,一手执戈,一手拿盾。他身后紧随的是由人扮演的12只兽神,其中有吃梦的伯奇,食魅的雄伯,吃蛊的穷奇等。他们一起又舞又叫,拿着火把,在宫中四处走动,驱除隐藏在宫中各个角落的邪灵。最后用火把把瘟疫、邪灵从端门送出去。

当然,如果觉得仪式听起来太复杂了很难理解,你也可以在《日常中的驱鬼仪式》一篇中找到不少早期民间驱鬼的有趣信息:

书中的各类志怪故事也让人印象深刻,因为这些故事和我们现代的灵异怪谈实在太不一样了,我没有想到鬼在一些故事里竟然这!么!好!笑!

比如《鬼的类型》这一篇中,作者写了一种“鬼”的类型: “容易受伤的鬼”,讲述了鬼遇到人之后发生的倒霉事件。其中一个是鬼到名叫刘遁的男人家里偷取食物的故事,因为知道鬼还会再来,刘遁特意熬了一锅毒粥,当鬼吞下毒粥,人们甚至听到了鬼在远处拼命呕吐的声音。(好惨的鬼!)

还有一个是关于鬼朝一户人家扔脏东西的故事,这户人家的主人和鬼说自己什么都不害怕只害怕钱,从此以后鬼就开始拼命朝这户人家扔钱,主人也因此发了一笔小财。

如果看到这里你认为书里收录的故事只是为了消遣娱乐而毫无其他用处可就错了,其实这些故事都在以某种方式反映着当时的社会现实。在不涉及宗教的的本质或者鬼神是否真实存在的同时,将注意力集中在”鬼“出现的原因和现象上,结合当时的历史进行分析,看似在讲“鬼”实则分析的是中国古代的历史和社会现象。正如书中所说: “对于志怪,尤其是鬼故事,我们需要对个别故事进行详细分析,以提取它们所具有的意义,并不仅试图理解故事的全部意义,而且还要理解讲故事的人和读者的心态。”

作者蒲慕州作为香港中文大学历史系教授,专业度绝对不会让读者失望。书里引用的每个故事都有具体出处,讲述的顺序也按照历史轨迹进行分类,完全就是一本由浅入深、极具研究价值的学术类书籍,即便是对古代历史不熟悉的读者也可以从中探寻到关于“鬼“的各种问题与解答。

以书中提及儿童死去化作的鬼为例,在一些古代驱鬼文书中也有小孩鬼纠缠生人的例子,但实际上在各类志怪故事里却找不到儿童鬼。这是为什么呢?根据考察古籍与多方分析,书中给出了这样的答案:

六朝的鬼界是一个以成年人为主的世界,而这并不是中国鬼界特有的现象。在历史上不同的文化中,我们看到在大多数鬼叙述中都普遍缺乏儿童的鬼。在中国的案例中,从前帝国时期到我们所研究的时代,唯一提到的儿童鬼是在睡虎地秦墓《日书》的驱鬼文书一章中发现的。《太上正一咒鬼经》等道教典籍中,正如我们将在第六章看到的那样,列出了许多不同种类的鬼,但看来没有一个是儿童鬼。在美索不达米亚、埃及、希腊或罗马等其他文化中,也没有提到过儿童鬼。一种可能的解释是,由于古代社会中未成年的儿童不被视为社会的正式成员,因此他们不太可能被提及。

宗教X历史X社会理论X心理认知,《早期中国的鬼》从多角度追溯从远古到魏晋南北朝时期所存在的鬼观念。

“鬼虽然是一种想象的存在,但如果没有它们,世界就不完整。有关生命的一些最重要的信息和最深刻的反思,是通过鬼的作用来完成的……”

从这本书开始“鬼”不再只代表恐怖,还有更多对于历史与文化的探求。

点击图片,立即购买《早期中国的鬼》

内容简介:中国古代有一个鬼的世界,它在广被接受的文化话语体系或宏大叙事中并不明显。然而,这个阴暗的鬼世界一直是中国过往的一部分。想要完整认识中国,洞察历史与人心,就不能不了解鬼。

香港中文大学历史系教授蒲慕州,采用跨学科的方法,从宗教、历史、社会理论、心理认知等多角度,追溯了从远古到魏晋南北朝时期所存在的鬼观念;并将中国的鬼与古埃及、古希腊、古罗马和美索不达米亚的鬼进行比较,揭示每种文化的个体特征。

本书原以英文写作,书名为Ghosts and Religious Life in Early China,2022年由英国剑桥大学出版社出版;是作者将之前自己关于鬼的诸多研究成果融入一书,内容上化繁为简,叙述上简约流畅,更适合大众阅读。

此中文译稿经作者蒲慕州亲自审定。

——在这里看我们的新书喔(<ゝω・) ★——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长江文艺社《我的虫子朋友》入选“百班千人”51期共读·五、六年级书目
深读这本书,让孩子敢于直面困难、拥抱美好
2.26日开营,快报名|2023社没共读会,一年12本书,让自己变更好
打开新区这本书……
给生活加点趣味!读这四本书就够了
父亲这本书
为什么我们总觉得“我不配”?这本书值得一看
父亲竟然想娶女儿的闺蜜当老婆,相差足足20岁,这样的感情太震撼
甘肃平凉千人诵经典:品味陇韵书香 穿越千年对话先贤
读库丨别把14岁的困惑留到40岁

网址: 千人想读,这本书竟然想教会我们驱鬼! http://m.taoroudan.com/newsview88951.html
所属分类:行业资讯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