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不等同于“冷门绝学”,使用是最好的传承
原标题:非遗不等同于“冷门绝学”,使用是最好的传承
谈起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似乎每个人都能说上几句,“是中华文化的瑰宝”“非遗传承要守正,还要创新”“非遗传承要关注人才的培养”。这些说法固然没错,但让非遗真正融入日常生活,成为生活美学的必需品,应是“传承2.0”阶段的重要目标。
非遗并非曲高和寡的高深艺术,也不是少数人掌握的独门绝技,而是根植于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和实践之中。
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的第一批国家级非遗“四时生产调”,就是当地百姓总结提炼出的歌谣。泡田、打埂、育种、插秧、割谷、打谷、入仓,歌谣详细地记录着梯田稻作的每一道工序以及技术要求、天文历法和自然物候变化规律,一代又一代进行传承,使哈尼族农耕生产生活一直延续千百年。
使用为非遗传承保护注入强大的原生力。如果缺少现实使用的生活场景,只靠文化情怀或家族传承,那么非遗仍然是在某个圈子里获得关注,后继有人的问题并没有得到根本上的解决。
而运用创新手段,将非遗融入日常生活,打造具有非遗元素的产品,瞄准当下用户的需求,让非遗成为人人追捧的时尚元素,穿在身上、戴在手上、用在日常,拥有市场的非遗技艺自然会引发年轻人的关注、学习和传承。
出生于苏绣世家的姚建萍四度夺得全国民间工艺最高奖——山花奖,她以针线为笔墨记录着这个时代,把苏绣送进了白金汉宫,成为两国间友谊的桥梁,创造出了属于苏绣的黄金时代。
2021年姚建萍创作的《我爱中华》上线数字藏品,24万件产品27秒售罄。这足以见得苏绣这项非遗在数字时代魅力不减,用数字化赋能传统文化、传统工艺,运用数字藏品的场景中使之更好地发扬光大。
曾有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专家表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历史留给我们的珍宝,我们希望用实际行动来保护和传承先人的智慧结晶,用创新的手段推动使用和传播。使用,就是最好的传承。
姚建萍和女儿姚兰正致力于将苏绣融入生活美学场景之中,定制手工绣制的礼服、研发苏绣元素的手表,设计耳环、团扇、屏风等产品,巧妙地将非遗手艺“绣”在日常生活之中,让苏绣有了更为年轻、多元和生活化的展示。
非遗的使用并不是跨越时空的等比例复刻,而是融入时代的创造性转化。故事传说可以改编成流行歌曲,民歌小调也可以整理编排成话剧。使用也并不局限于物品的使用,文化体验场馆、艺术的沉浸体验同样对当下的青年人具有强大吸引力。
非遗传承并不意味着只能是一场匠人苦行,非遗技艺也不等同于什么“冷门绝学”,凭借时尚潮流的非遗产品,传统元素的破圈裂变并非想象。当非遗与时下的文化消费体验场景形成交互,让普通人用起来,非遗的魅力也会自然显现。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非遗不等同于“冷门绝学”,使用是最好的传承
甘肃非遗微雕葫芦第四代传人 方寸间演绎刀尖绝学
国家级非遗项目传承人刘志强:43载传承让非遗变“金饭碗”
走近福建非遗:探访山海间的非遗传承
传承“非遗” 绘就“同心圆”
石家庄市桥西区:蛋雕技艺进校园 非遗文化共传承
大手牵小手,非遗共传承
三位传承人与你乐玩非遗 (寻美非遗)
柴桥打造非遗传承新模式
守住技艺 开拓思路 “90后”非遗传承人的坚守与创新
推荐资讯
- 1李沁肖战已同居领证? 李沁肖 48905
- 2闫妮老公邹伟平简历 闫妮前 43658
- 3王凯蒋欣承认已有一子? 结 40349
- 4王灿前夫 王灿的第一任老公 36285
- 5汪希玥回北京过年,怎料见到汪 32297
- 6霍启山与霍启仁对嫂子郭晶晶的 29441
- 7张佳宁和宋轶长得像 同属甜美 25436
- 8央视主持孙小梅丈夫曝光,是大 20497
- 960年代,洪秀柱(右后)与父 19688
- 10佟丽娅事件是什么 佟丽娅回应 19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