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是》副总编自杀前的绝唱遗作

原标题:《求是》副总编自杀前的绝唱遗作

【留美学子】2978

9年国际视角精选

仰望星空·脚踏实地

【 陈 屹 视 线 】 教 育 · 人 文 · 名 家 文 摘

《求是》副主编朱铁志自缢离世后,

这篇短文“如果我死”被公开,

值得每个人对生命重新思考。

今天就让我们来读读这篇面对生死却超凡脱俗独有一份浪漫的遗作,也是他留下的最后一封信:

作者:朱铁志

都说人生是一条生生不息的河流,

而我以为那是就整个人类历史而言。

对个体生命来说,生命是短暂而脆弱的。

不论你是荣华富贵,还是穷困潦倒,生命的起点与终点不过咫尺之间。

有道是人生苦短,转眼就是百年。

有人说:“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生命的长短不过是一道简单的相对论命题,如此说来,需要那么在意长寿与否么?需要在生命的自然延伸中那么在意世俗的评价么?

如果我不得不死于癌症,我请求单位的领导和同事不必为我作无望的救治。

我知道,有些癌症之所以叫做癌症,是因为现代医学暂时还拿它束手无策。

所谓人道主义的救治,本意在延续人的肉体生命,其实无异于延长人的双重的痛苦。

我知道我虽然叫“铁志”,但其实意志很薄弱,很可能经不起癌症的痛苦。

我不想辛苦挣扎一生,到头来再丧失做人的起码尊严,缠绵病榻,身上插满各种管子;

也不想家人为我的生不能、死不得而悲伤难过;

更不想单位为一个已经完全不能生存的人发工资、报药费,增加额外的负担。

我甚至还有一种或许自私的想法,就是不想以肉体的痛苦成全子女的孝道和医生的人道。

病长在我身上,痛苦是自己的,而那些外在的道德评价要以一个病人的痛苦作条件,不是显得有些残酷么?

我的家人、我熟悉的医生,没有一个这样的人。

虽然我们国家至今没有安乐死立法,在我的有生之年也未必能够通过这样的法律,将在可能的范围内尽其所能呼吁这样的法律,并且非常愿意身体力行这样的法律。

即便我做不到“生如夏花之绚烂”,但我期待“死如秋叶之静美”。

如果我死,决不希望别人为我写什么生平事迹之类的东西。

我的生平早已用我的行动写在我生命轨迹上,用我的文字写在我的作品里。

“荣”不因外在材料而多一分,“辱”不因外在评价而少一毫。

乞求高评价,说明缺乏底气,没有自知之明,无异于自取其辱。

假作谦虚状,显得故作姿态、装模作样,也不免贻笑大方。

如果再为被确认是一个“什么工作者”,而不是“什么家”而烦恼,那就更加不堪,更加滑稽可笑,更加叫人不齿。

我知道通常的情形是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其实我清楚,“也善”的“其言”不只出自将死之人,更是出自单位的人、周围的人,谁会对一个弥留之际的生命吝惜赞美呢。

况且评价越高,说明将死之人弥留的时间越短。

明白这一点,还有什么想不通的?还有什么不能通达一些、超然一些呢?既然生命都将随风而逝,几句好话又何必太当真呢?

假如一个人活到弥留之际还不清楚自己是谁,还要靠外在的评价确认自己,做赞美者赞美的奴隶,做诋毁者诋毁的奴隶,不是非常可怜又可悲么?

别人怎样想是别人的事 ,我决不想做这样可怜的人。

如果我死,决不希望举办什么追悼会、告别会、追思会一类的会议。

喜欢我的人早把我留在心里,讨厌我的人巴不得我早点儿滚蛋。开那么一个会有什么意思呢?开给谁看呢?

无非是在我毫无生气的脸上涂俗不可耐的胭脂,将我冰冷的尸体装进崭新的西装,然后抬将出来,摆在鲜花丛中。幸运点儿,身上或许还会盖上一面庄严的旗帜。

接下来是我的亲人悲悲戚戚地肃立一边,喜欢我和不喜欢我的人鱼贯而入,或真情悼念,或假意悲哀,都要绕着我走一圈儿。

如果我真有灵魂,我会为此感到莫大的不安。

在北京拥堵的街道上,我要为展览自己的尸体耗费同志们起码一个小时的路途时间,还要为瞻仰自己并不英俊的冷脸在耽搁大家起码一个小时的时间。

来来去去,半天就交待了。

一个人的半天是何等宝贵,假如真有那么几十人上百人前来,其损失真可用“巨大”来形容。

朱某终其一生,不愿给任何人添麻烦,何必死了倒来折腾大家呢?

如果我死,决不购买高价骨灰盒,决不定墓碑、墓地之类的玩意儿。

我虽然在学术上毫无造诣,但我毕竟混进最高学府,正儿八经地学过几年哲学,至今还保留着母校颁发的哲学学位证书。

人死如灯灭,生命不复返。

虽说“物质不灭”,但作为生命形态的个人死就死了,转化为别的什么东西,已不是我所能左右和关心的。

既然生命都没了,还在乎那堆骨灰放在什么盒子里干嘛?

不少人一辈子没活明白,有一室的房子时要争两室的,有了两室的又争三室的,一生这样争啊争的,其实最后大家都复归“一室”。

而就这一个小盒子,还要分出宝石、玛瑙、檀木、樟木,抑或普通石料和木材,真是想不开啊。

我死以后,决不保留骨灰,决不把那无聊的东西放在盒子里吓唬孩子。

如果妻儿听我的话,应该先将我所有能用的器官免费捐赠,假如它们能在其他的生命里获得新生,我将感到莫大快慰。

然后应该将我的尸体交给医学院作解剖教学用,假如学生们从我身上能够学到一点有用的知识,我又将感到莫大快慰。

人死还能有一点用处,岂不反证了活着的时候也不是浪费粮食的货?

再接下来就该果断地把我火化,趁热把我的骨灰埋在随便哪颗树下,我的灵魂或许可以随着绿叶升腾到天国去。

既然骨灰都作了肥料,墓地就更没必要了。咱们国家本来地少人多,我就不要跟活人争地盘儿了。

既然连墓地也没整,墓碑就更没必要了,还是留给农民盖房子、砌羊圈吧。

END

【 留 美 学 子 】 部 分 链 接

冒 死 收 养 2 0 0 位 中 国 孤 儿 即 使 老 年 一 贫 如 洗

一个“成绩为上”的社会失去了什么

为 何 “ 男 孩 危 机 ” 成 全 球 热 点 话 题

耶 鲁 毕 业 演 技 第 一 的 女 明 星

请 铭 记 汶 川 地 震 没 有 倒 塌 学 校 的 监 工 . . .

移 民 作 家 群 体 里 一 位 奇 异 存 在 的 耶 鲁 人

牵 手 6 0 载 最 长 情 的 告 别

硅 谷 巨 人 “ 走 ” 了 · 留 下 三 个 传 奇 . . .

等 待 沉 默 的 儿 子 1 7 年 终 被 “ 唤 醒 ” . . . .

是 谁 让 这 群 人 都 得 了 诺 贝 尔 奖

留 美 安 全 须 知 · 实 用 大 全

美 国 名 校 : 你 根 本 想 象 不 到 的 一 群 人

精选汇编↓↓↓百篇尽收眼底

【 名 校 之 路 】 过 来 人 的 教 训 与 秘 籍

【 陈 屹 视 线 】 人 物 篇 · 我 问 故 我 在

【 穿 越 访 谈 】 世 界 华 人 系 列

汇 编 1 - 2 1 期

【 王 妃 传 奇 】 皇 冠 越 重 幸 福 感 越 轻

汇编1-35期

好 评 如 潮 的 【 触 摸 美 国 】 系 列

汇编1-30期

曼 哈 顿 女 人 的 征 服 《 亲 吻 世 界 》 精 选

汇编1-26期

【 极 光 文 学 大 讲 堂 】 名 家 璀 璨

1-30期

喜欢就点“赞吧↓↓↓↓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大师绝唱,《七人乐队》发布林岭东遗作《迷路》单元预告
导演胡波自缢身亡,年仅29岁,凭借遗作获得第55届台湾电影金马奖
川江绝唱 漂二哥和排佬儿
冯仑:自杀的逻辑
“石窟里的绝唱——中原黄河沿岸石窟造像高浮雕拓片艺术展”开展
北京人艺院长任鸣遗作《名优之死》《哗变》再登台
经典昆音绝唱《牡丹亭》《西厢记》亮相鹭岛
一直被卡在石缝中的狼试图自杀,这不是电影
范仲淹97字楷书遗作,被黄庭坚称赞有魏晋风度,当年值110两黄金
吴耀汉生前曾尝试自杀

网址: 《求是》副总编自杀前的绝唱遗作 http://m.taoroudan.com/newsview89529.html
所属分类:行业资讯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