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城西楼月下吟》:一生崇拜谢朓 死后也想长伴
原标题:《金陵城西楼月下吟》:一生崇拜谢朓 死后也想长伴
《金陵城西楼月下吟》:一生崇拜谢朓 死后也想长伴
位于安徽省马鞍山市当涂县太白镇的李白墓。
李白像(马睿临)
□马睿
对一个人念念不忘,就会有时时刻刻与他在一起的冲动。而能令你念念不忘的人,一定给过你“特别的感觉”。李白对谢朓(tiǎo)就是如此。李白《金陵城西楼月下吟》一诗中说:金陵的夜晚寂静冷清凉风四起,我独自登上高楼眺望吴越。白云映在水中摇动着空城,露珠晶莹低垂欲坠,映照着秋月。我在月亮下面沉吟,久久不归,古人能与我情意相通的真是太稀少了。当我真正领略懂得了“澄江净如练”的优美景色时,我深深地怀念起了谢玄晖。
壹
崇拜小谢
常常化用谢朓诗句
李白“一生低首谢宣城”(王士祯《论诗绝句三十二首·其三》),他不但熟读谢朓诗,化用谢朓句,生要相随,死欲相依。纵观中国文学史,实属罕见。
谢朓(464年-499年),字玄晖,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是南齐著名诗人。他出身贵族,祖父谢据是东晋名相谢安的兄长,父亲谢纬是散骑侍郎,母亲是刘宋的长城公主。谢朓早年饱读诗书,深受随王萧子隆、竟陵王萧子良赏识,又曾为齐明帝萧鸾起草诏书,32岁出任宣城太守。回朝后,升任尚书吏部郎。后因不肯参与始安王萧遥光谋反,被诬死狱中,年仅36岁(萧子显《南齐书》卷四七《谢朓传》)。
谢朓的山水诗清新流丽,脍炙人口。他外放宣城后,皖南的灵山秀水使他的诗变得更加清新自然、情味隽永,故梁武帝说“不读谢诗三日觉口臭”(吴聿《观林诗话》),南朝诗人沈约也称叹:“二百年来无此诗也!”
李白是谢朓的异代知音,常以“谢朓传人”自居。他不止一次地说“诺谓楚人重,诗传谢朓清”(《送储邕之武昌》)、“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不止一次地悲叹“谢朓已没青山空”(《酬殷明佐见赠五云裘歌》),“玄晖难再得,洒酒气填膺”(《秋夜板桥浦泛月独酌怀谢朓》)。
因为李白对小谢诗熟稔于心,就常把谢诗中的词语、典实、意境甚至全句用于创作。比如,谢朓《观朝雨诗》云:“朔风吹飞雨,萧条江上来。”李白就说:“我吟谢朓诗上语,朔风飒飒吹飞雨”(《酬殷明佐见赠五云裘歌》)。谢朓《暂使下都,夜发新林至京邑,赠西府同僚》云:“金波丽鳷(zhī)鹊,玉绳低建章。”李白就说:“天上何所有?迢迢白玉绳。斜低建章阙,耿耿对金陵”(《秋夜板桥浦泛月独酌怀谢朓》)。
齐明帝建武二年(495年),谢朓外放为宣城太守。彼时的长江“芜湖-江宁段”水清见底,远远望去犹如一匹白练。当谢朓看到白日西沉,灿烂的余霞铺满天空,宛如一匹散开的锦缎。清澄的长江流向远方,仿佛一条明净的白绸,遂写下千古名句“馀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谢朓《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李白一生,尤爱此句。唐玄宗开元十四年(726年),李白初游金陵,一见此景,立即就有了“解道澄江净如练,令人长忆谢玄晖”的诗句。
“解道”是懂得的意思,李白把“静”改为“净”,更具有流动感。这正是李白之作耐人咀嚼、使人神远的原因,也是李白能够超越谢朓的原因。
“此诗首二句点名登楼的时间是秋‘夜’,是‘独’自一人,目的是眺望东南的‘吴越’。吴越一带山水秀丽,是历代名士隐居之地,‘望吴越’正表现出李白向往的心情。而‘夜寂’‘凉风’‘独上’则渲染了孤凄的氛围。次二句写登楼所见之景,‘白云’‘白露’两个‘白’字,极写月夜的皎洁纯净。‘空’字也渲染了月夜的沉静。城本不会‘摇’,但水波摇动,云影摇动,使诗人感到似乎空城在摇动。月本不会‘滴’露珠,但在高楼见月光皎洁,使诗人感到晶莹的露珠似乎是从月光中滴下的。‘摇’‘滴’两个动词使静止的画面有飞动之感。显示出诗人对景物有敏锐的观察力和神奇的想象力。五六两句抒写古今知音难觅的感慨。末二句直接表达对南齐诗人谢朓的仰慕之情。全诗结构巧妙,层层深入,驰骋古今,挥洒自如,足见诗人才华高超”(郁贤皓《李太白全集校注》第三册第895-896页)。
贰
爱屋及乌
李白一生七游宣城
李白好漫游,其足迹几遍大半个中国。面对名山胜水,或者阻风遇雨,他常常会想起谢朓。如登上华山落雁峰时,他曾经仰天叹道:“此山最高,呼吸之气,想通天帝座矣。恨不携谢朓惊人诗来,搔首问青天耳!”(冯贽《云仙散录》);当他船过新林浦,为风雪所阻,他又想到谢朓的《之宣城郡出新林浦向板桥》,书怀寄友人云:“明发新林浦,空吟谢朓诗。”
他甚至爱屋及乌,对谢朓当过太守的宣城也产生了特殊的感情。李白一生七游宣城,寻访谢朓遗迹,写下了许多怀谢诗。
在宣城时,谢朓常在敬亭山上游览、作诗。李白也爱独坐敬亭,在那里怀念他的异代知己:“我家敬亭下,辄继谢公作。相去数百年,风期宛如昨”(《游敬亭寄崔侍御》) 。
谢朓曾在敬亭山麓、宛溪之上送别好友范云,后人就建了一座谢公亭。李白来游此亭,见风景依旧,人事已非,不禁感慨道:“谢亭离别处,风景每生愁。客散青天月,山空碧水流。池花春映日,窗竹夜鸣秋。今古一相接,长歌怀旧游。”
思而不见,便与之神游,可见仰慕之深。
李白对谢朓的诗歌成就五体投地,对他的政绩却不以为然,他说:“过客沈吟以称叹,邦人聚舞以相贺,佥曰:‘我赵公之亭也。’群寮献议,请因谣颂以名之,则必与谢公北亭同不朽矣!白以为谢公德不及后世,亭不留要冲,无勿拜之言,鲜登高之赋。方之今日,我则过矣”(《赵公西候新亭颂》)。
谢朓任宣城太守时,喜爱当涂青山的幽美景色,就在山中筑室居住(陆游《入蜀记》)。
谢朓还在宣州陵阳山建了一座高楼,供诗友登览聚会,这就是有名的“北楼”,又称“谢公楼”。李白多次登临,怀古感今道:“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秋登宣城谢朓北楼》)。“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遂成千古传颂名句。
叁
死欲相伴
李白墓背倚谢朓故宅
李白不仅生前寻觅谢朓,死后也欲永伴。
在历史上,李白墓共有四座:
第一座在采石矶(在今安徽马鞍山)。
据宋人赵令畤(zhì)《侯鲭录》卷六记载:“李白坟在太平州采石镇民家菜圃中,游人亦多留诗。”程大昌《演繁露》亦云:“采石江之南岸田畈间有墓,世传为李白葬所,累甓围之,其坟略可高三尺许。前有小祠堂,甚草草,中绘(李)白像,布袍裹软脚襆头。”
此墓即白居易所说的“采石江边李白坟”(白居易《李白墓》),但这是一座衣冠冢,它来源于李白“骑鲸捉月而逝”的传说:李白的尸体漂到江边,被当地村民打捞起来,草葬于菜圃中。后人迁葬龙山,此地就只留下了衣冠。出于对李白的怀念,人们对此说宁信其有,不信其无,因此,此墓保存了一千多年。
第二座李白墓在龙山。李白死后50余年,宣歙池等州观察使范传正找到了他的两位孙女,她们说:祖父李白遗愿欲葬在青山,永伴谢朓。但因家境贫寒,只得暂殡龙山(范传正《唐左拾遗翰林学士李公新墓碑并序》)。
龙山在安徽当涂县东南十二里,以宛如蟠龙而得名。东晋桓温曾与僚佐于九月九日宴集于此,当时孟嘉也在座,风落其帽,他浑然不觉。桓温命人作文嘲之,孟嘉亦作答,遂传为佳话。李白曾有诗云:“九日龙山饮,黄花笑逐臣。醉看风落帽,舞爱月留人”(《九日龙山饮》)。谁曾想,龙山之月把李白一留就是55年。
第三座李白墓在青山。
唐宪宗元和十二年(817年)正月二十三日,李白好友范伦之子、宣歙池等州观察使范传正与当涂县令诸葛纵根据李白遗愿,将他改葬青山。新坟“西去旧坟六里,南抵驿路三百步,北倚谢公山,即青山也”(范传正《唐左拾遗翰林学士李公新墓碑并序》)。至此,李白永伴谢朓的心愿终于实现,与这位异代知己永结为邻。
青山,又名青林山,在当涂县东南三十里,青山由三座山峰组成,北为主峰青林山,南为谢家山(又名包子山),东南为万佳山。李白墓正在谢家山之西北(距谢家山约15里)。(李子龙《读李白集散记》)。青山中的谢朓宅,自南齐以来已废。至唐时,已是“荒庭衰草遍,废儿苍苔积”(《姑孰十咏·谢公宅》),显得十分荒凉。
青山的李白墓背山面水,前祠后墓,既壮丽又肃穆。墓为圆形,四周以青石垒起,前立五尺墓碑,上刻“唐名贤李太白之墓”八字,传言为杜甫手书。可能是文气所汇,旧说墓上曾生芦似笔,有竹散点如星,人称笔芦、星竹,有诗云:“龙管凤笙遗韵事,笔芦星竹借文章”(陶安《李翰林墓》)。
第四座李白墓在青莲。
四川省江油市青莲镇名贤祠内,有一座李白衣冠墓。
清同治八年(1869年),由彰明县令何庆恩(号恺棠)主持兴建(清同治版《彰明县志》卷四九《陵墓志》之“李白衣冠墓”条)。
据史料记载:“太白固有墓,墓并不在蜀。而彰明人曰‘此固其桑梓地也’,辽海元鹤,尚千年而一归,安知汗漫九垓之余,不冀及幼时游钓所乎?且神即未必恋此而反之,吾人之心有不安者,于是相议为衣冠墓,具章服为唐制。敛以《诗集》,筑于仙人旧馆之右,环植花木。树之碣曰:‘唐翰林学士李太白之墓’。前建飨堂二楹,门廊庭庑毕具,堂之中设龛,题木主如墓碣,众志也”(清同治版《彰明县志》卷五二《金石志》之“名贤祠碑”条)。
每当清明前夕,当地干部群众、老师学生及文人骚客都会前来扫墓。久而久之,遂成当地民俗。
一千三百多年来,四座李白墓前凭吊者仍络绎不绝。而显赫一时的李隆基、李亨、杨玉环、高力士、李林甫、杨国忠……他(她)们的高陵大墓,要么成了狐穴兔窟之所,要么化作樵牧刍耕之地,罕有祭祀。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金陵城西楼月下吟》:一生崇拜谢朓 死后也想长伴
当四川历史名人遇上“白露”: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七律 瓷城吟(外八首)
余光中:满月下
从《金陵市井图鉴》韶韶金陵市井文化
上西楼·惊蛰
月满西楼原唱是谁 月满西楼原唱介绍
专访|陈崇正:好的科幻小说要兼顾“脑洞大开”与“人性”
一人一城一馆:走进贝纳基博物馆聆听希腊冰与火之歌 | 解码欧洲博物馆第三季
大型舞剧《金陵十三钗》震撼首演
推荐资讯
- 1李沁肖战已同居领证? 李沁肖 47973
- 2闫妮老公邹伟平简历 闫妮前 43170
- 3王凯蒋欣承认已有一子? 结 38851
- 4王灿前夫 王灿的第一任老公 36180
- 5汪希玥回北京过年,怎料见到汪 32173
- 6张佳宁和宋轶长得像 同属甜美 25320
- 7央视主持孙小梅丈夫曝光,是大 20260
- 860年代,洪秀柱(右后)与父 19571
- 9佟丽娅事件是什么 佟丽娅回应 19035
- 10妻子频繁出轨老外,没想到被丈 18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