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施故里的三大“定情信物”
原标题:西施故里的三大“定情信物”
西施故里的三大“定情信物”
西施故里——诸暨民间传承下三大“定情信物”:即出自姑娘巧手的“麦草扇”、“棉布鞋”、“大脚布”。它们虽无红玫瑰的艳丽与浪漫,却曾醉倒过多少年轻小伙子。
信物之一:麦草扇
诸暨民间素有编织麦草扇的习俗,民间相传这一风俗跟那位西施美女有关。
每年大麦收割后,勤劳手巧的女子们就忙着选剪细长白净的麦草顶节,整理成束,经淘米水浸洗、煮蒸、漂洒等工序,使麦草变得既白又韧。
逢雨天或空暇时,婆媳姑嫂们便各施巧技,将麦草编织成扇条,再将扇条盘缝成圆扇面,俗称“扇麦饼”。
扇面做成后,便在扇面外圈镶上染有多种色彩的齿状编条,中间则用小圆型刺绣作扇芯,扇芯外圈又套有丝线扎绒。
扇芯中的剌绣图案很讲究,或绣鸳鸯、玉兔、松鹤及花草虫鱼等吉祥图案,或绣有“百年好合”、“天作之合”、“花开富贵”等寄语。
最后配上竹制扇柄,柄尾缀扎上红绿丝棉。麦草扇朴素美观,是一件既实用又精致的民间艺术品。
而那出自情窦初开的姑娘们巧手的麦草扇,则成为赠予自己初恋情人的“定情信物”。
下面是这一风俗跟那位西施美女有关的故事:
说是春秋时越国大夫范蠡为寻访贤人,来到诸暨城南苎萝山下,在浣纱江巧遇正在浣纱的西施,两人一见钟情,并在江边同心石上指石为证,对月盟誓,定下百年之好。
范蠡国事在身,不能久留,心灵手巧的西施便在当夜用浣纱江边田畴中的麦草编成扇子,用苎萝山上的翠竹制成扇柄,用浣纱江里浣洗的彩丝,将自己姣美的容貌绣在扇芯中,制成一把精致的麦草扇,送赠范郎,让其带在身边,驱蚊纳凉,见物思人。
后来,范蠡不慎让越王句践发现了这把别致的扇子,句践对扇中的西施深为惊诧,询问再三方知乡间竟有如何美貌的姑娘。于是,国色天香的西施终成离间吴王的牺牲品。
传说自然多有附会的色彩,但诸暨民间则一直传承着这一风俗,如果姑娘与小伙子相爱了,在夏季来临之时,小伙子就会收到一柄精致美观、绣着某种寄语的麦草扇。
姑娘用自己的智巧把爱的心语编织进扇里,送给如意情郎。
信物之二:棉布鞋
诸暨民间一直有姑娘出嫁必陪嫁棉布鞋与绣花鞋垫的习俗。
这种棉布鞋笔者从小一直穿到离开故里,可以说是穿着棉布鞋长大的,在那些天寒地冻的日子里,穿上那由母亲亲手纳的棉布鞋,整个冬天都是温暖的。
由于棉布鞋系手工纳底,故柔软舒适、透气吸湿,深受人们的喜爱。
相传在古时候,居住在浣纱江畔的一位美丽姑娘,勤劳善良,心灵手巧,擅长针织手工。在一年一度的传统庙会上,她遇见一位心仪的小伙子,便送上自己用一针一线缝制的棉布鞋及绣有荷花的鞋垫,向小伙子表达情意。
小伙子穿上那布鞋,刚好合脚,不大不小,心喜这是一桩天作之合,于是便与姑娘结成良缘。
从此,民间就流传下用棉布鞋与绣花鞋垫做“定情信物”的风俗。
信物之三:大脚布
大脚布是诸暨乡间农民日常劳动与生活中普遍使用的一种长方形布,一般长六七尺、宽约二尺,布质多系白土布、白“洋布”或蓝色粗布。
旧时常有姑娘买来白“洋布”或自织白土布,缝制成大小适度的大脚布,精心绣上传情的图案,悄悄地送给自己的意中人。
这种由姑娘亲手缝绣的大脚布,常常有“撩拨”或曰“搅扰”小伙子的意思,故文人们曾取雅号为“撩搅”。
大脚布不仅是“定情信物”,而且非常实用,天冷时可作围巾,天热时则作汗巾,雨天时可挡雨,酷暑时可遮阳。
(本篇完)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西施故里的三大“定情信物”
一回来老婆没了,定情信物也没了,苏总怒了
214情人节一剪定情
京剧《西施》再现梅派风采
西施容貌复原图
明楼向大姐坦白身份,和大姐核实信物,大姐惊呆了
电视剧豆腐西施杨七巧介绍 豆腐西施杨七巧简介
“苏工宋韵”龙凤玉对牌文化信物展在杭州举行
西施真实容貌被复原,专家看后赞叹不已:怪不得位列四大美人
玄襄到忘川找到陶紫炁的紫簪,并复活了她……
推荐资讯
- 1李沁肖战已同居领证? 李沁肖 47928
- 2闫妮老公邹伟平简历 闫妮前 43158
- 3王凯蒋欣承认已有一子? 结 38813
- 4王灿前夫 王灿的第一任老公 36175
- 5汪希玥回北京过年,怎料见到汪 32170
- 6张佳宁和宋轶长得像 同属甜美 25314
- 7央视主持孙小梅丈夫曝光,是大 20260
- 860年代,洪秀柱(右后)与父 19568
- 9佟丽娅事件是什么 佟丽娅回应 19032
- 10妻子频繁出轨老外,没想到被丈 18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