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清明上河图》里,与自我和解

原标题:在《清明上河图》里,与自我和解

人痛苦的本质是什么? 自古就有个高赞回答:

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

仔细一想,确实如此。

就像《今日简史》中所写:“各种痛苦最深层的来源,都在于自己的心智。”

心灵如困兽般囚禁于监牢中,觉得苦难深不见底。

殊不知,打开心灵牢笼的钥匙早在千年之前的《清明上河图》中已经给出。

《清明上河图》是中国艺术史绕不开的一张画,可是人们总是不厌其烦地去挖掘它的历史文献价值、民俗价值,能够被肉眼看到的部分已经被显微镜反复扫描了无数遍。

而层层剥开那些画面上的喧嚣浮华,其中隐藏着张择端怀揣传统士大夫理想,孜孜不倦地在尘世中寻找生命真相后,再以服务者的谦卑给予后来人的解答。

策展人、艺术家郑轶是懂他的,所以她写下《入世的巅峰》,带领读者全方位走近这幅穿越千年时空的盛世梦华,去触碰那些已经消散于岁月烽火的人间烟火、有情众生;怀着“有补于时,有补于世”的理想与张择端对话,去擦拭中国文明的疆土,逾越时间对美的束缚,给科技时代笼罩下日渐冰冷与枯萎的灵魂以滋养。

人生在世,踽踽独行,我们终要学会与自己和解。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亦可购买

在《清明上河图》里,与自我和解

01

接受命运的安排

努力而无果的现实

张择端在创作《清明上河图》时,北宋已经是文明巅峰的刹那,一边是歌舞升平,一边是内忧外患,繁华的明线下交织着一条令人心悸的暗线,呈现出诡异的共生关系,也奠定了整张画的基调。

比如以表现惊马闯郊市为伏笔,铺垫出全卷矛盾的视觉中心,船与桥的险情和桥上文武官员争道交织成的矛盾高潮,还有前后出现的军力懈怠、消防缺失、城防涣散、酒患成灾等场景。这一切都是张择端为了以画曲谏,提出对城防、安全、交通等诸多社会问题的忧虑所刻意安排。

但结果我们都已明了,金国大举南侵,靖康之耻,北宋灭亡。 文明的运数就像历史的洪流一样,当他们席卷过来的时候,我们只能顺势而为,却难以改变潮水的方向。

时间会把很多问号变成句号,让所有扣人心弦的悬念都尘埃落定。

罗翔曾经这样说:

去做自己认为对的事情,然后接受它的事与愿违。

人生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逆天改命是一种幸运,但事与愿违却是人生常态。很多时候,我们终将接受努力而无果的现实。

02

人生的乐趣

在于积极地去“体验”

《清明上河图》开始,张择端用不少篇幅去铺垫一种静谧、祥和的氛围:那是清明时节的汴梁城郊,一片春意盎然生机勃勃。老树抽出了嫩芽,掩映着几处茶垆茅舍,野渡无人,小舟自横,一点一点地把气氛烘托起来,带领人们渐入佳境。

自然景色是古代文人寄托情怀的载体,也是张择端的自白,它隐喻着读书人对“天人合一”境界的向往。

在传统价值观里,读书是为了明理,明的不仅仅是世理,更是生命的本质。就像范宽的《溪山行旅图》点睛的“行旅”两字:我们都是天地中的过客,人生旅途的行者,来尘世中收集各种体验,并在这些人间百种况味中学习和成长,完成心智与意识的不断进化。

但是当下的人失去了对生命体验的敬畏,迷失在现象世界里,变得空前迷惘与虚无。钱、房子、车子、流量……入世似乎只有一条争名逐利、积累财富的赛道,人们常常试图努力堆砌身外之物去填补内心的匮乏——一旦停下来面对自己, 那种不知所措的虚无感就会泛滥成灾。

执着于名利的迷途,是对生命最大的亵渎。

过分爱慕身外之物,必定会有很大的耗费;总想着占有更多,必定导致惨重的损失。

张载留下22字格言,写尽了古代读书人的精神内核: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带着觉知走在“英雄之旅”这条路上完善自我,洁身自好,不为五斗米折腰;得志通达后不失血性和初心,带着“利他”的使命感,以一个更为广阔的视角为天下苍生的福祉而奉献,竭尽所能让这人世间变得更加美好。

人间的荣华富贵不过是一场黄粱大梦罢了,古代士大夫创寄情山水的文人画就是证据。

正如《入世的巅峰》中所说:

“道在蝼蚁,道在屎溺,它在街头市井的活色生香里,在生活的迎面痛击里,在江湖的是非恩怨里,在有情众生诸多贪嗔痴的执着里,在道士下山的游历中,在读书破了万卷之后踏上万里路的风尘仆仆中。”

怀揣日月星辰的闪耀积极入世,踩着脚下的大地踏踏实实地走路,不必计较得失。

03

看淡他人目光

则人生处处自在

张择端一定是非常细腻之人,他总能捕捉到了一些生动的瞬间:

画中一位骑在马上的达官贵人遇到一位衣着寒碜的书生,他们似乎是相识的,马上男子刚想出声打招呼,那位中年书生却连忙举起扇子挡住了脸,疾步试图遁入人群,不希望被熟悉的人看见自己一副落魄潦倒的窘态。

与之相应,是画面另端的一位先生凝神内敛、神情平静庄重,甚至可以形容为“悲”。张择端似乎在构图上再一次放大了人物比例,显示出他的风姿高洁;他周围的是一圈刻意留白,这其实收容的是他的精神气场的空间,仿佛随身自带主角光环,令人不可逼视。

尽管隔着千年的时差,但我们发现其实人间百味并没有多大的区别,诸多能让人会心一笑的人之冷暖,今天仍在上演。

事实上在《清明上河图》创作的时代,由于前朝新旧党派之争,科举已停办多年,改由太学培养门生出仕,党同伐异、任人唯亲的现象笼罩着官场。

张择端少年游学汴梁,憧憬能够一展抱负,无奈科举取消入仕无门,辗转成为宫廷画师,本身就是这场政治斗争所波及的受害者。无奈他力量微弱,只得提笔在卷中画下这人间百味,并小心守护好内心的火焰,让后人知道,人性的光始终未曾陨灭。

现实中,我们的行为举止不可避免会遭到他人的关注,甚至不被理解,如果总是太在乎他人的看法,那么你定将如浮木,患得患失。

保持自身气节,不被他人言语左右,并在大是大非上拥有绝不含糊的骨气,才能堂堂正正做人。

《倚天屠龙记》中张无忌硬扛灭绝师太三掌时提到《九阳神功》的口诀:“他强由他强,清风拂山岗;他横任他横,明月照大江。”

看似强大的人物,不过是自身气场外泄,富有侵略性。若你在意,必会受伤,而这种受伤本质上是自戕。若你内心修养强大,对方的暴跳如雷或阴阳怪气不过是清风明月,风过月落。

与你同频的人,你不必解释,不懂你的解释也没用。

真正的生活高手,不去评价他人,更不会被别人的评价所影响。

04

写在最后

一时劝人以口,百世劝人以书。《入世的巅峰》以《清明上河图》为线索,链接给这个时代关于中国传统美学原则、古代文明、读书人的精神,给予当下力量去面对纷繁复杂的人间百态。愿每一个读者都能在自己身处的那张《清明上河图》的人间繁华里,照见我们身上那个看不见的,叫做“自我”的东西,并与之握手言和。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亦可购买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亦可购买

文化名人纪念演讲

梁漱溟先生逝世三十周年纪念讲座 |梁漱溟文化思想 |叶圣陶孙女回忆叶氏文脉 |柳诒徵先生纪念讲座 |陈寅恪先生诞辰一百三十周年纪念讲座 |陈作霖先生逝世一百周年纪念讲座 |作家张爱玲诞辰一百周年纪念讲座 |林散之、高二适先生纪念讲座 |钱穆先生逝世三十周年纪念讲座 |阮玲玉诞辰一百一十周年纪念讲座 |上官云珠、周璇诞辰一百周年纪念讲座 |谭延闿逝世九十周年讲座 | 孙中山先生逝世九十五周年纪念论坛 |王阳明逝世四百九十周年纪念论坛 |

文化名家系列讲座

莫砺锋:开山大师兄 |周文重:国际关系新格局 |周晓虹:口述历史与生命历程 |周晓虹:费孝通江村调查与社会科学中国化 |周晓虹对话钱锁桥 |周晓虹、张新木、刘成富、蓝江对谈:消费社会的秘密 |群学君对话舒国治 | 群学君对话叶兆言 | 黄德海、李宏伟、王晴飞、王苏辛、黄孝阳五作家对话 |孙中兴:什么是理想的爱情 |杜春媚对话郭海平 |程章灿:作为诗人与文学史家的胡小石 |谷岳:我的行走之旅 |黄盈盈:中国人的性、爱、情 | 金光亿:人类学与文化遗产 | 周志文:人间的孔子 | 严晓星:漫谈金庸 | 周琦:越南法式风情建筑 | 魏定熙:北京大学与现代中国 | 胡翼青:大数据与人类未来 | 生命科学与人类健康系列高峰论坛 | 毕淑敏读者见面会 | 徐新对话刘成 | 谢宇教授系列演讲 | 王思明:茶叶—中国与世界 | 祁智对话苏芃:关于写作 |甘满堂:闽台庙会中的傩舞阵头 | 张静:研究思维的逻辑 | 翟学伟:差序格局——贡献、局限与新发展 | 应星:社会学想象力与历史研究 |吴愈晓:为什么教育竞争愈演愈烈? | 李仁渊:《晚清新媒体与知识人》 |叶檀读者见面会 |冯亦同:金陵之美的五个元素 |华生、王学勤、周晓虹、徐康宁、樊和平对话 |

城市文化与人文美学

东方人文美学深度研修班(第一期) |东方人文美学深度研修班(第二期) | 大唐风物,侘寂之美:日本美术馆与博物馆之旅(第一期) |大唐国宝、千年风物:日本美术馆与博物馆之旅(第二期) |当颜真卿遇上宫崎骏:日本美术馆与博物馆之旅(第三期) |史上最大正仓院与法隆寺宝物展:日本美术馆与博物馆之旅 | 梦回大唐艺术珍品观展会 | 四姝昆曲雅集: 罗拉拉、单雯、孙芸、陈薇亦 |昱德堂藏扬州八怪精品展 | 《南京城市史》系列人文行走活动 |《格致南京》系列文化活动 | 文心雅韵:中国传统人文美学系列讲演 | “文学写作与美好城市”高峰论坛 | 仰之弥高:二十世纪中国画大家展 | 首届微城市文化论坛 |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一期:南京运渎) |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二期:明孝陵) |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三期:文旅融合)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四期:城南旧事)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五期:灵谷深松) |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六期:清凉山到石头城) |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七期:从白马公园到明孝陵) |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八期:从玄武门到台城) |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九期:从金粟庵到大报恩寺)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十期:从夫子庙到科举博物馆) |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十一期:从五马渡到达摩洞) |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十二期:从狮子山到扬子饭店)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十三期:从南朝石刻到栖霞寺)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十四期:牛年探春牛首山) |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十五期:中山陵经典纪念建筑) | 从南京到世界:第一届微城市论坛 |园林版昆曲舞蹈剧场《镜花缘记》 | 秋栖霞文学日系列活动 |

社会科学研修班与专题课程

社会心理学暑期班(2016) | 社会心理学暑期班(2017) | 社会心理学暑期班(2018) |社会科学经典理论与前沿方法暑期班(2019) |口述历史与集体记忆研修班(2020) |中国研究:历史观照与社会学想象力学术研讨会 |中国社会学:从本土化尝试到主体性建构——纪念中国社会学重建40周年学术研讨会 |第一届长三角社会学论坛 (2018) |第二届长三角社会学论坛(2019) |长三角论坛2019新春学术雅集 | 第三届长三角社会学论坛(2020) |

新书分享会 | 经典品读会

《金陵刻经处》 | 《 生活的逻辑: 城市日常世界中的民国知识人(1927-1937) 》 |《谢辰生口述》 |《袍哥》 | 《年羹尧之死》 | 《朵云封事》 |《两性》 |《放下心中的尺子——庄子哲学50讲》 |《东课楼经变》 |《旧影新说明孝陵》 |《光与真的旅途》 |《悲伤的力量》 |《永远无法返乡的人》 | 《书事》 |《情感教育》 |《百年孤独》 |《面具与乌托邦》 | 《传奇中的大唐》 | 《理解媒介》 |《单向度的人》 |《陪京首善》 |《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 |《诗经》 |《霓虹灯外》 |《植物塑造的人类史》 |《茶馆:成都的公共生活和微观世界》 | 《拉扯大的孩子》 |《子夜》 |《读书的料及其文化生产》 |《骆驼祥子》 |《朱雀》 |《死水微澜》 |《通往父亲之路》 |《南京城市史》(新版) | 《被困的治理》 |《双面人》 | 《大名道中》 |《笺事:花笺信札及其他》 | 《九王夺嫡》 |《乡土中国》 |《白鹿原》 |《冯至文存》 |《在城望乡》 |《海阔天空》 |《遗产的旅行》 | 《城堡》 |《被遗忘的一代:第四代导演影像录》 |《了不起的盖茨比》 |《南京城市现代化路径研究》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女子花6年时间绣22米《清明上河图》送女儿 网友:爱藏在一针一线里
《清明上河图》里没有西门庆,也没有潘金莲,但有着一千年前的你和我
在关系里活出自我的人,不会顺从、叛逆和内疚
文字温暖的《内在和解》,让读者在阅读中获得心理自愈
《你看见喜鹊了吗?》绘本巡展开幕 灵感来源于《清明上河图》
2023中国(开封)清明文化节《清明上河图》工艺美术文创设计大赛启动
《东京梦华录》中的北宋建筑,恍若步入“清明上河图”
无锡博物院的“博物馆疗法”,带你“与自己和解”
漫长的对抗与月光下的和解
人生,最难的修行:与自己和解!(句句入心)

网址: 在《清明上河图》里,与自我和解 http://m.taoroudan.com/newsview91671.html
所属分类:行业资讯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