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武相济是沧州:大鼓声里看狮舞,到了这里不喊镖
原标题:文武相济是沧州:大鼓声里看狮舞,到了这里不喊镖
“夜半不知行远近,一船明月过沧州。”清代诗人孙谔在运河上乘船路过沧州时曾写下《夜过沧州》。如今,在中国大运河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内,沧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展(以下简称“成果展”)正是以诗中的“一船明月过沧州”为主题徐徐展开。
5月28日,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走进成果展,探寻沧州独特的人文风情和多元民间艺术,感受大运河的千年历史厚度。
序厅中一轮水纹“月亮”引人瞩目。
在成果展的序厅中央,一轮水纹“月亮”格外引人瞩目。中国大运河非物质文化遗产馆讲解员刘芯源介绍,这是为了呼应主题“一船明月过沧州”。细看可以发现,“月亮”背面为沧州全市的地图,图中,一条延绵的蓝线贯穿南北,寓意蜿蜒的大运河从沧州大地穿流而过。
还来不及细细品味狮城大地的繁华,一段铿锵有力的沧州木板大鼓已从耳边响起。展区的第一单元——舞韵·乡音,呈现了节日期间父老乡亲辞旧迎新、庆祝丰收的喜悦场景,迎来连连掌声。现场,高大的沧县狮舞道具也让不少观众驻足留影。
澎湃新闻了解到,沧县狮舞源于汉代,盛于明清,分“文狮”与“舞狮”。“沧州落子是河北具有代表性的民间舞蹈之一,有着两百年历史,文落子婀娜多姿,而武落子表演时会用鞭和板,并将武术与戏曲里的筋斗穿插其中”,刘芯源介绍,沧县狮舞吸收了舞蹈、戏曲、杂技、武术的精华,形成自己独特的表演风格,曾在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上一展风采。
除了以上“舞韵”元素,“乡音”元素也在第一单元被呈现。在沧州,哈哈腔以喜剧风格见长;沧州木板大鼓对北方大鼓曲群产生过重要影响;辛安庄民间音乐会演奏风格优雅舒缓;西路梆子的梆子腔独具一格。至今已保存200余年的西路梆子戏服也作为重要展品展出,吸引不少游客打卡留念。刘芯源表示,西路梆子定名于清道光年间,是河北梆子的雏形,沧州海兴人结合本地哈哈腔、渔鼓戏、武术、杂技等,形成了西路梆子。
至今已保存200余年的西路梆子戏服作为重要展品展出。
展区的第二个单元,则以“武术·杂技”为主题,武术和杂技的精彩瞬间以雕塑的形式定格,让游客可以近距离感受其中的风采。
沧州杂技。
沧州武术。
“小小铜锣圆悠悠,学套把戏江湖走。南京收了南京去,北京收了北京游。南北二京都不收,条河两岸度春秋.......”,这首锣歌唱出了吴桥杂技艺人沿着运河走南闯北的历史足迹。沧州吴桥杂技经过两千余年的发展,赢得了“杂技艺术摇篮”的美誉,成为享誉世界的杂技之乡。据刘芯源介绍,吴桥杂技种类丰富,传统节目主要有肢体技巧、道具技巧、马术等共7大类486个单项,体现了“新、奇、险”的艺术魅力。
“我们眼前的作品叫‘镖不喊沧’,以前镖行押镖是要喊镖的,但为了对沧州武林表示尊重,到了沧州就不喊了”,刘芯源解释道。在展区现场,游客还可以沉浸式体验,跟传承人学习一段地道的拳法,切身领略沧州武术的力与美。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提起沧州,离不开美食。沧州兼处平原、海洋中间地带,又有运河纵贯南北,多民族聚居,饮食多样。加之,南来北往的客商带来不同的技法和口味,经由运河的汇聚和时间的打磨,融汇出独特的沧州味道。吴桥宫面、连镇扒鸡、杨家烧饼、大运河全卤面等,均为沧州的代表美食。
舌尖上的非遗,沧州特色美食花馍。
在“百工·味道”单元,主要讲述了沧州的手工艺、美食、医药、沧酒等地方特色。展区介绍显示,春秋战国时期名医扁鹊是今沧州市任丘人;沧酒隋唐时期便有记载,北宋时期酒的课税是当地的财政收入,明代酒业空前兴盛、清代达到辉煌。民国版《沧县志》记载,当时沧县境内的年烧酒产量约在五士金万厅......
漫步尾厅,一枚枚传统印章组成的狮子造型装置在陈列中心位置,上面印刻着沧州市入选省级以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右手边的墙上,展示着长达9米的巨幅渤海渔村剪纸作品,其由河北省级代表性传承人韩宝菊、第五代传承人白金磊母子带领团队通力合作,历时五百余天创作完成,以沧州古运河为素材,立体直观地描绘了运河沿岸繁茂的景象,同时将沧州地标性建筑物清风楼、国宝铁狮子以及杂技、武术特色文化等用平面剪纸的形式一一呈现。
巨幅渤海渔村剪纸作品一隅。
文武相济,河海沧州。近年来,沧州市委、市政府及相关部门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据公开报道,截至2023年4月,沧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有人类非遗代表作1项、国家级非遗项目19项,省级非遗项目124项,市级非遗项目435项。
如今,伴随着生生不息的运河之水,沧州正以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为引领,以杂技、武术等特色非遗项目为重点,推进非遗系统性保护传承,着力打造“中国大运河非遗之城”新名片。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宿迁泗洪:龙腾狮舞迎元宵
镖行天下,一个江湖中行规最多的职业,步步小心谨慎
古代镖局,总镖头武功再强,却不懂江湖人情世故,一样寸步难行
上游新闻带你看校花(15)丨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周文武摄影作品
“荷花奖”舞剧《醒·狮》燃爆南京,处处呈现“岭南武林范”
豫剧晋京展演周④丨文武大戏《黄金婵》京城演出获赞
文武门神
杨健妈妈这里还有吴刚老师喊的这一段真的太好哭了
活态弘扬狮艺,乐在非遗传承
看“剧相人生”做一回剧中人 赖声川创作艺术展还原舞台上的“赖式场景”
推荐资讯
- 1李沁肖战已同居领证? 李沁肖 47973
- 2闫妮老公邹伟平简历 闫妮前 43170
- 3王凯蒋欣承认已有一子? 结 38851
- 4王灿前夫 王灿的第一任老公 36180
- 5汪希玥回北京过年,怎料见到汪 32173
- 6张佳宁和宋轶长得像 同属甜美 25320
- 7央视主持孙小梅丈夫曝光,是大 20260
- 860年代,洪秀柱(右后)与父 19571
- 9佟丽娅事件是什么 佟丽娅回应 19035
- 10妻子频繁出轨老外,没想到被丈 18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