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志钧说瓷|汉釉陶烧烤炉——烟火越千年 悠悠说烧烤(二)
原标题:刘志钧说瓷|汉釉陶烧烤炉——烟火越千年 悠悠说烧烤(二)
刘志钧说瓷|汉釉陶烧烤炉——烟火越千年 悠悠说烧烤(二)
《绎史》卷三引《河图挺辅佐》说,伏羲禅于伯牛,钻木作火;又引《三坟》说伏羲教民炮食,炮食即熟食;唐司马贞为《史记》作《三皇本纪》说伏羲“养牺牲以充庖厨,故曰庖牺”。这样,庖牺称号的来历,似乎得到合理的解释,袁珂《中国古代神话》说,伏羲又叫庖羲、炮牺,含义就是“养牺牲以充庖厨”“变茹腥之食”的意思。伏羲成了取火的发明者和熟食的倡导者。
汉釉陶烧烤炉烤棒上放置的已加工过的鹌鹑
古代先民学会用火后,烧烤自然就诞生了。在中国,虽然目前没有实证支撑,但考古发现,在马家浜文化遗址中,已经出土了腰檐陶釜和长方形横条陶烧火架(炉箅),说明最晚到新石器时代,中国人就开始掌握了烧烤烹饪技术。
新石器时代曾出土不少烧烤器具,在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中,还有不少烧焦的猪骨和牛骨,到了商周时代,烧烤更是贵族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美食之一。
汉复釉陶烧烤炉烤棒上放置的已加工过的鱼
烧烤在古代有三种技法称呼,分别为燔、炮、炙。燔,《礼记》中解释“加于火上曰燔”,即直接放在火上烤;炮,则需要先将食材用草或者湿泥包裹起来,然后放置火中烤,做法类似于后世的叫花鸡;炙,则是切好后的一块块鲜肉“贯串而置于火上”,可以理解为现代意义上的烤串。
《孟子·尽心下》有关于炙的记载:“公孙丑问:脍炙与羊枣孰美?”孟子不假思索地回答:“脍炙啊!”他还接着说:“切细烤熟的肉,是人人都喜欢的。”《论语·乡党》篇中描述孔子“食不厌精,脍不厌细”,意思是:饭食越精细越好,鱼和肉切得越细越好。可见先秦以前,烧烤就已经站在食物链顶端了。后来,人们还把所称颂的诗文称为“脍炙人口”。(刘志钧)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刘志钧说瓷|东汉·绿釉陶钱柜
刘志钧说瓷|汉·彩绘陶方壶
刘志钧说瓷|汉代·彩釉陶鸱鸮
刘志钧说瓷|清康熙·景德镇窑青花如意花卉纹熏炉
刘志钧说瓷|清雍正·仿钧新紫匜式尊
刘志钧说瓷|清雍正 · 正款胭脂红釉罐
刘志钧说瓷|“少女头像”与“歌唱俑”
刘志钧说瓷|清乾隆·景德镇窑豆青釉鼓式花插
刘志钧说瓷|北宋定窑镂雕八角兽首盘
刘志钧说瓷|康熙·造型奇葩的陶瓷器茄式壶
推荐资讯
- 1李沁肖战已同居领证? 李沁肖 47928
- 2闫妮老公邹伟平简历 闫妮前 43158
- 3王凯蒋欣承认已有一子? 结 38813
- 4王灿前夫 王灿的第一任老公 36175
- 5汪希玥回北京过年,怎料见到汪 32170
- 6张佳宁和宋轶长得像 同属甜美 25314
- 7央视主持孙小梅丈夫曝光,是大 20260
- 860年代,洪秀柱(右后)与父 19568
- 9佟丽娅事件是什么 佟丽娅回应 19032
- 10妻子频繁出轨老外,没想到被丈 18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