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鸟入画,何处寻诗意

原标题:花鸟入画,何处寻诗意

中国画分三大类:人物、山水、花鸟。除人物画盛期在唐、五代,山水、花鸟的高峰期都出现在宋代。这与宋徽宗赵佶的参与推动有直接关系。

文艺一旦形成高峰期,就如同一股磁场,后浪推前浪,就像被磁场吸引着相向而行。宋画所形成的高峰成为中国绘画的标杆。之后,千年绝唱,再无大潮出现。所谓传承创新,传承的源头就是指宋画。当然晋唐五代也有很多不朽的花鸟画之作(比如徐熙),但与宋画相比,无论质或量都未形成气候。

宋画主要是指院体画。赵佶作为一国之君,其个人趣味直接影响了历史。他喜欢精微细致的工笔画,也擅画花鸟,因此工笔画成了院体的主流风格。

赵佶天分高,审美能力强,又贵为君主,所以他的画格局大。在他笔下,工笔仅仅是指作画手法,精微细致中透着浓浓的写意精神。哪怕画一只脸盆里扑腾洗澡的小八哥也尽显天趣:一只宫廷里养的鸟,洗澡弄湿了毛,一抖身子水珠四溅,蓬松的毛用干笔稍微皴擦一下,油然生动。他的工笔不是刻意把一根一根细毛画得清清楚楚,而是疏密有致,该有细毛的地方细得很,绒毛被风吹乱的动感则非常活。这种神气,这种灵动,虽工犹写。尽管赵昌、崔白、黄荃也画得不错,但是与宋徽宗比,就少了一点灵性,少了一点贵气,格局也小了点。

宋徽宗艺术感悟超群,他兼任画院院长,事无巨细样样都管。不但自己画,还时不时指导他人,王希孟在他的调教下,十八岁舞象之年就画出了流芳千古的《千里江山图》。

宋画虽以院体画为主,表现形式力求精细入微,但是一点也不僵硬死板,充满了生命活力,画面透着诗意的境界,这种以工寓写的手法只有宋画才能做到如此高度。从本质来说,写意精神包括了抽象意识与具象形式。无论工、写,文化核心都是追求写意精神。真正把意识和形式统一于一体的就是水墨画,现称之为“写意画”。中国最早出现的一个写意花鸟画画家,也在宋代,他叫牧溪。在牧溪之前,大家都画工笔花鸟画,写意花鸟画是牧溪开创的。一个宋徽宗、一个牧溪,就把中国花鸟画推向了高峰。尽管以后出了青藤、八大山人、石涛、金农、吴昌硕、齐白石、潘天寿等,但纵览天下,至少半壁江山是他俩开创的。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曾谈及诗词和小说在创作上的不同,他认为写小说是社会阅历越深,越老练,写得越好。诗词是内心越天真单纯,越容易写得好。如此看来,牧溪和赵佶恰恰就是这样。

牧溪是水墨写意花鸟画的开山祖,宋徽宗是工笔花鸟画的极致者。之后再没有人能超过他们。

元代真正推动工笔花鸟画向写意转型的画家是王渊,他在双勾线的基础上以水墨皴擦、晕染、工写结合,形成了兼工带写的画法。

到了明清,青藤和八大山人,明显是承接了牧溪的文脉,开创了写意花鸟画的新纪元。八大山人的写意花鸟画,诠释“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他笔下的鸟有一种愤怒、清高和孤傲。

在清代,恽南田创造的没骨花鸟画把宋画工笔和元画写意二者相参而得,任伯年的兼工带写花鸟画有很强的装饰味,二位圆通的世俗品格直接影响到画风品格:过于追求“极似真花,才能传神”反而降低了格调,削弱了传统审美的写意精神。

近现代人学写意花鸟画,上承青藤、八大山人,近学吴昌硕、齐白石比较多。如果说中国花鸟画的江山一半是赵佶和牧溪开创的,另一半则是青藤、八大山人、吴昌硕、齐白石四位撑起的。

吴昌硕强调诗、书、画、印俱佳的士大夫标准。他最得意的是,以作书之法作画。他用篆、隶、狂草笔意入画,色酣墨饱,雄健古拙。当他一味强调以书入画时,其缺点也显现出来了。他的画金石味太重,追求“重、拙、大”。由于用力过猛,笔墨粗拙缺乏圆润,减弱了人文境界的表达。

齐白石的画通俗易懂,他的题画诗一般也不用典,明白晓畅,风趣,诙谐,嬉笑怒骂皆文章,虽格局不大,还有点草率,但接地气。他年幼时接受乡村私塾先生教授的方式:不计雅俗但求贴切。他在《白石老人自述》中说:“我的诗,写我心里想说的话。本不求工,更无意学唐宋,骂我的人固然多,夸我的人也不少。从来毁誉是非,并时难下定论,等到百年以后,评好评坏,也许有个公道。”他的画没有士大夫的迂腐气,笔下的草虫栩栩如生更具生命力,瓜果蔬菜更是寻常题材。他属于最后一群传统绘画派的大师,客观地评价:他对当代写意花鸟画的影响力无人能比,是一位承古开今的大家。

时代变了,画的形式也在变。面对自然,我们的创作模式更多计较于形式和技法层面的变化,现在可以创作出具有视觉冲击力的作品,但较难进入“诗情画意”的深刻状态。现在是信息时代,诗意大多已被科技取代,自然环境被改造成了景观,花依然,鸟照旧,我们所面临的尴尬是:花鸟入画,何处寻诗意?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当代工笔花鸟精选】领略画家萧红笔下的花鸟画作品
贵州纳雍:油菜花开 美景入画来
绘画作品集《奇境入画》出版,超越现实又充满戏剧色彩
王潮安花鸟画展开展
李花绽放迎春到 乡村美景入画来
【当代写意花鸟作品精选】石开:雅俗共赏,自成一格
诗意莲塘一池秋
喻继高:著名工笔花鸟画家,被誉为“给花鸟以生命的人”
崇州罨画池:宫墙梅香入画来
探班《杨家岭的春天》:以舞入画 以画代舞

网址: 花鸟入画,何处寻诗意 http://m.taoroudan.com/newsview92952.html
所属分类:行业资讯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