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俗语“门常开招财,户常闭福来”,门和户有何区别?
原标题:农村俗语“门常开招财,户常闭福来”,门和户有何区别?
在悠悠华夏五千年的文明史中,有一种语言一直广为流传,它就是--俗语。俗语也称老话。俗语作为一种约定俗成并广为流传的语言,涉及了人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可不要小看这些俗语,那可是过去劳动人民生活经验的总结,是美好愿望的体现。今天咱们就来聊一下这句俗语:“门常开招财,户常闭福来”,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何为门?何为户?它们有什么区别吗?
首先我们来看看“门常开招财,户常闭福来”这句话的意思,这句话其实包含了家庭文化的精髓。从字面上来看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大门要随时保持敞开状态,才会招引来财富;而“户则要经常关闭,才能有福气。乍一听这句话好像有点迷信成分,甚至有些人认为这句话是负能量的话。但事实上,这句话是在告诉人们在生活中,应该保持应有的态度和行为,才能获得幸福和财富。而 在古代,“门”和“户”是两个不同概念的词,它们各有所指。那什么是“门”?啥又是“户”呢?它们有啥说法?我们一起去了解一下看看!
首先,我们来看看什么是“门”?
在过去时候,门是指从左右两边对开的大门,也暗指一个人的“心门”。门不仅是人们进出的通道,也是家庭地位的象征,所以一般大门都会建得特别宽,特别气派。古人认为:有一道气派的大门,往往能吸引一些“财富”,更能赢得周围人的认可。
为什么会说“门常开招财”呢?有什么说法?
之所以会有这样的说法呢,那是因为大门经常迎来送往不同的客人,如果大门经常开着,就证明这家人人缘极好,有很多好的社会关系,无论是亲朋好友,还是邻里居之间,大家都经常互相照应,经常往来,都能为彼此的家庭带来更多机会,对事业也会有很多的帮助,所以才会有“门常开招财”的说法。然而,在现代社会,长期开着大门会对家里的安全构成威胁,所以这句话用于今天可能就不太适用了,但话中更深层次的道理还是值得我们去学习。
什么是“户”?
户在古代最早指的是天窗,是单扇单开的,后来户也不再局限于天窗,只要是单扇单开的门或窗都被称为“户”,户作为家庭中的一扇小门,不能显示家庭地位。“夜不闭户”中的“户”说的就是偏门、侧门和后门的意思。因此,“户”在这里也有“偏门”和“后门”的意思。
那为什么会说“户常闭福来”呢?有什么说法?
在过去,后门和侧门的主要作用是运输一些不方便走正门的东西,比如粪便、垃圾等,还有在大户人家里打杂的下人、牲畜等都是从后门或者侧门进出的,因此在古人眼中,走“户”并不是什么好事。古代人们认为,走后门是不吉利的,因为只有家里发生了不好的事情,才会从后门逃跑,所以这些小门需要经常关闭。还有就是,在古时候,“户”这些小门是鸡鸣狗盗之徒经常光顾的地方,为了防盗,所以要经常关闭。古人认为:关闭“户”不仅防盗,也预示着家庭繁荣,生活幸福。所以才有了“户常闭福来”这一说法。
最后说几句,关于“门常开招财,户常闭福来”这句话包含了人与家庭和社会之间的关系。它告诉了我们要打开心门,广泛接纳和结交朋友,老话常说“朋友多了路好走”,说不定这些朋友当中就有你成功路上的“贵人”。人活在世上要脚踏实地,要胸怀坦荡,不要只想着去走“偏门”和走“后门”。因为只有刻苦勤奋,这样我们才能过上心安理得的幸福生活!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俗语:“门要常打开,户要常关闭”,门和户有何不同?
老俗语:“门不三开,窗不四开,祸事不来”,啥意思?有道理吗?
俗语“西有塘虎口亡,门对门财如尘”,是啥意思?门对门为啥不好
俗语:“门不朝三,窗不开四”,是啥意思?看完就明白了
碗有三不端,门有三不进,人有三不交(精辟)
农村出身的女孩被丈夫歧视,被婆家看不起,用净身出户证明自己
“儿子终于离婚了,我比他更开心”,儿媳:净身出户有什么好开心的
民间俗语“抬头老婆低头汉”是啥意思,出自何处,有何用意?
张嘉倪否认净身出户,小三和买超公开约会
福祸无门,惟人自召:《太上感应篇》
推荐资讯
- 1李沁肖战已同居领证? 李沁肖 48907
- 2闫妮老公邹伟平简历 闫妮前 43661
- 3王凯蒋欣承认已有一子? 结 40349
- 4王灿前夫 王灿的第一任老公 36292
- 5汪希玥回北京过年,怎料见到汪 32297
- 6霍启山与霍启仁对嫂子郭晶晶的 29445
- 7张佳宁和宋轶长得像 同属甜美 25438
- 8央视主持孙小梅丈夫曝光,是大 20504
- 960年代,洪秀柱(右后)与父 19688
- 10佟丽娅事件是什么 佟丽娅回应 19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