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未能传达心意的话语通过“信”来倾诉 《我在郑州挺好的:父子家书》在郑首发
原标题:那些未能传达心意的话语通过“信”来倾诉 《我在郑州挺好的:父子家书》在郑首发
那些未能传达心意的话语通过“信”来倾诉 《我在郑州挺好的:父子家书》在郑首发
你有多久没和家人谈心了?
在河南作家马国兴看来:“家人和路人的区别,在于能够坦诚以对。”或碍于羞涩,或因为嘴拙,在今天,那些话语未能传达的心意,仍然能够通过“信”来倾诉。
6月3日下午,《我在郑州挺好的:父子家书》分享会在中原图书大厦举办,先后举行了本书首发仪式、捐赠家书仪式、捐赠新书仪式、对话分享、名家沙龙等。
言传身教,是儿子也是父亲
《我在郑州挺好的:父子家书》由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汇集马耀武和马国兴这对平凡父子1992年至2001年纵跨10年的173封往来家书,鲜活展现了一名男生蜕变成男人的迷惘与喜悦,一位父亲化身为朋友的关爱与指导,一个家庭传承并发展的家教与家风。
在这本书中,马国兴向大家介绍了一个新鲜的父亲形象:父亲会因忘记你的生日而自责太粗心,因工作忙没及时回信而向你致歉,因托你复印并寄回母亲的病历而向你致谢。
马国兴在现场表示,自己的父亲通过不断进修和自学,成为一名乡村知识分子,他身上很多优点和品质,比如做事有章法、认真做笔记等都让自己受益匪浅。
“我们那一支马氏没有宗祠,也没有家谱,但这些由故纸整理而成的文字,足以传家,并成为维系家族关系的纽带。马氏家族也无系统的家训,全是长辈的言传身教。”马国兴说。
也正因与父亲的良好关系,马国兴格外注意和自己儿子——马骁的沟通。马骁出生那年,他在《骁》一文里写道:“亲爱的孩子,你是我们生命的延续,你是我们希望的所在,你是我们抗击命运的利器。当然,你也只是你自己,你要走属于你自己的路,而我们的光荣与梦想,则要靠我们去尽心尽力。”
在马国兴看来,如何担当起父母的名号,如何教育子女,是需要终身学习的事情。
在本书首发仪式上,南京大学出版社策划编辑陈卓认为,马氏父子是中国大多数普通家庭的缩影,父亲不是把儿子培养成和自己一样的人,而是鼓励他成为他想要成为的人。家书是家风家教最好的呈现载体,这些家书有温度、有故事,家庭的变化反映着社会的变迁,是对历史进程的生动记录。
书里书外,推动家书文化传承
在现场,马国兴宣布将自己的家书原稿,全部无偿捐赠给中国人民大学家书博物馆。
中国人民大学家书博物馆副馆长、家书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张丁认为,马氏父子家书是中国传统家书最后阶段的一颗明珠,作者捐赠这些家书入藏家书博物馆,让一个精彩生动的郑州故事、河南故事,成为丰富多彩的中国故事的一部分。本书是一部青年励志成材的参考书,可谓家书版《平凡的世界》,也是一部充满着父爱智慧和优良家风的传统文化教材,堪称城乡版《傅雷家书》。
河南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郑州市作家协会常务副主席秦俑主持对话分享环节,和本书作者马国兴、郑州三联书店创始人薛正强、郑州城市之光书店创始人张俊鹏对话分享书里书外的故事。
河南文艺出版社总编辑马达主持名家沙龙环节,和河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鱼禾、文化学者何频、郑州大学图书馆馆长助理赵长海、《东方今报》副总编辑曹亚瑟、河南省文学院专业作家赵瑜、书评人思郁漫谈作者其人其书,探讨家书文化在今天的传承和发展。
与会嘉宾认为,好家风的汇集,会带来好作风、形成好民风。好家教家风的每一滴涓流、每一缕清风,都将成为一个人向阳生长的重要支撑,都将最终汇聚成为驱动国家和民族破浪前行的磅礴伟力、不竭动力和永恒的生命力。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话剧《人世间》在郑精彩上演
缅怀傅敏!因为他,你才看到完整版《傅雷家书》
梁晓声:希望通过《父父子子》重新唤醒大家对历史人物的敬意
文学|梁晓声:希望通过《父父子子》重新唤醒大家对历史人物的敬意
这场全国美展在郑州“大火”
深圳大学党委书记、校长给全体校友的家书
“我爱我的郑州”绿城艺术展示在春天全面启动
【我在中国挺好的·第二季】我在聊城寻“非遗”(上)
《寄往春天的家书》新书首发式在江西上高举行
在文学与电影中游走,张晓风、梁永安携新作深圳首发
推荐资讯
- 1李沁肖战已同居领证? 李沁肖 48905
- 2闫妮老公邹伟平简历 闫妮前 43658
- 3王凯蒋欣承认已有一子? 结 40349
- 4王灿前夫 王灿的第一任老公 36285
- 5汪希玥回北京过年,怎料见到汪 32297
- 6霍启山与霍启仁对嫂子郭晶晶的 29441
- 7张佳宁和宋轶长得像 同属甜美 25436
- 8央视主持孙小梅丈夫曝光,是大 20497
- 960年代,洪秀柱(右后)与父 19688
- 10佟丽娅事件是什么 佟丽娅回应 19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