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东坡:春荑秋夹两须臾,神药人间果有无
原标题:苏东坡:春荑秋夹两须臾,神药人间果有无
苏东坡:春荑秋夹两须臾,神药人间果有无
清代画家余樨的《端阳景图》,描绘的是初夏的野外水旁,日丽水暖,菖蒲亭亭玉立,蜀葵竞相绽放,蟾蜍在水中畅游,豆娘展翅飞翔,一派生机勃勃、欣欣向荣的景象。看似花鸟鱼虫中野趣,其实却蕴含着端午节的民俗文化。欧阳修在描写端午习俗的词《渔家傲·五月榴花妖艳烘》中写道:“正是浴兰时节动,菖蒲酒美清尊共。”
画中的植物和动物都与端午习俗有关。菖蒲为多年水生草本植物,生长于浅水滩上,其叶如剑,有香气。《本草·菖蒲》载:“典术云:尧时天降精于庭为韭,感百阴之气为菖蒲,故曰:尧韭。方士隐为水剑,因叶形也。”此草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可防疫驱邪的灵草,其根茎花汁可入药,明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国初周颠仙对太祖高皇帝,常嚼菖蒲饮水,问其故,云:服之无腹痛之疾。”菖蒲有芳香开窍、祛痰散风之功,现代人也用它入药,提取芳香油。古人认为菖蒲可以使人延年益寿,苏轼在弟弟苏辙家中看到盆中菖蒲忽生九花,欢喜之极,写诗赞曰:“春荑秋夹两须臾,神药人间果有无。无鼻何由识薝卜,有花今始信菖蒲。芳心未饱两蛱蝶,寒意知鸣几蟪蛄。记取明年十二节,小儿休更籋霜须。”菖蒲夏季开花,花序密生而形小,呈黄绿色。所以每到端午节前后,人们便提篮去郊外水边采新蒲,然后回家酿酒。宋代诗人郑刚中有诗云:“煮酒无寻处,草蒲在水中。”民间有端午节把菖蒲和艾捆在一起插于檐下的习俗,俗称“蒲剑艾虎”。夏、秋之夜,燃菖蒲、艾叶,驱蚊灭虫的习俗保持至今。
蜀葵,又称“一丈红”,端午时节开花,故又得名“端午花”。蜀葵嫩叶及花可食,皮为优质纤维,全草入药,有清热止血、消肿解毒之功,治吐血、血崩等症。所以,蜀葵在人们的心目中有辟邪的作用,在端午节这天人们除饮用雄黄酒、菖蒲酒外,还在家中的瓶中插蜀葵。乾隆皇帝在《竞渡》诗中有“昆明闪金波,回堤灿蜀葵,中流九龙舟,谁肯相参差”之句。
蟾蜍, 从其身上提取的蟾酥以及蟾衣是紧缺的药材,可用来解毒,治疮瘤疙瘩。捕蟾之俗,最迟由晋开始,延至明清,一直未辍。清顾禄《清嘉录》记载:“药市收癞虾蟆,刺取其沫,谓之蟾酥,为修合丹丸之用,率以万计。人家小儿女之未疽者,以水畜养癞虾蟆五个,或七个,侯其吐沫,过午取水,煎汤浴之,令痘疮稀。”由于蟾蜍确有治病之功效,宫廷太医院便到民间广为搜求。清人张朝墉《供蟾酥》写道:“莫从海上问三农,蛤蟆蟾酥取次供。蛇蝎不须逞狂毒,有人刺臂作双龙。”明代的《帝京景物略》载:“(五月)五日,南太医院官,旗物鼓吹,赴南海子捉虾蟆,取蟾酥也。”清代《吴越风土录》记载:“端午日,药市收癞蛤蟆,刺取其沫,谓之‘蟾酥’。为修合丹丸之用,率以万计。”无论是在皇宫,还是民间,蟾蜍与端午密不可分。
在《端阳景图》的上方有两只飞行的昆虫,好多人认为是蜻蜓,其实是和蜻蜓相似的豆娘。江南一带的妇女有端午节佩戴豆娘头饰的风俗,以起到驱邪辟疫之作用。
《清嘉录》引《唐宋遗纪》云:“江淮南北,五日钗头彩胜之制,备极奇巧。凡以缯销翦制艾叶,或攒绣仙、佛、合、乌、虫、鱼、百兽之形,八宝群花之类。绉纱蜘蛛,绮榖凤麟,茧虎绒陀,排草蜥蜴,又螳蜘蝉蝎,又葫芦瓜果,色色逼真。加以幡幢宝盖,绣球繁缨,钟铃百状,或贯以串,名曰豆娘,不可胜纪。”
余樨,字南洲,江苏常熟人,于乾隆四年进宫中作画供奉内廷,工花鸟,擅院体画,别出新意。《端阳景图》以挺秀细润的笔法,将与端午习俗有关的动植物生动形象地刻画出来,线条工细、匀整、流畅,构图简洁、疏密相宜,用笔工整,严而不板,富有生趣,写形设景,章法严明,敷色典雅明丽。
(本篇完)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两夹弦”非遗传承人侯彦丽:以地方戏传承促乡村文化振兴
《药神》上映4周年 原型陆勇:希望未来越来越好
从王维、刘禹锡到苏东坡 他们眼中有着怎样不同的秋天?|国庆进阶计划
两兄妹神助攻
品读|苏东坡的“花”样人生
“春”“秋”之变 有啥秘密?| 玩物尚志第3号
西游四大长生神药,孙悟空吃了三种,最后一种谁吃他都不会吃
连德林:民间剪纸《四季平安图》
五绝 秋荷|秋荷霜染色 莲叶紫金黄(外九首)
《千古风范苏东坡》迎来收官之夜
推荐资讯
- 1李沁肖战已同居领证? 李沁肖 47928
- 2闫妮老公邹伟平简历 闫妮前 43158
- 3王凯蒋欣承认已有一子? 结 38813
- 4王灿前夫 王灿的第一任老公 36175
- 5汪希玥回北京过年,怎料见到汪 32170
- 6张佳宁和宋轶长得像 同属甜美 25314
- 7央视主持孙小梅丈夫曝光,是大 20260
- 860年代,洪秀柱(右后)与父 19568
- 9佟丽娅事件是什么 佟丽娅回应 19032
- 10妻子频繁出轨老外,没想到被丈 18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