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共话聂震宁长篇《书生行》:写出当代知识分子的崭新形象

原标题:名家共话聂震宁长篇《书生行》:写出当代知识分子的崭新形象

5月28日下午,聂震宁长篇小说《书生行》研讨会在北京中国现代文学馆举办。中国出版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党组成员张宏,人民文学出版社社长臧永清分别致辞。本书作者聂震宁参加会议。王蒙、李敬泽、邬书林、郭义强、张平、何向阳、梁晓声、潘凯雄、梁鸿鹰、贺绍俊、陈晓明、卜键、刘琼、舒晋瑜等著名作家、评论家对《书生行》的文学价值与社会价值等方面展开了广泛而深入的研讨。会议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副总编辑赵萍主持。

《书生行》今年4月由人民文学出版社推出,是出版家、阅读学专家聂震宁首部长篇小说作品。八十年代初,聂震宁以《暗河》《长乐》等中短篇小说崭露头角,引起文学界的广泛关注。后进入出版行业,从漓江出版社社长、人民文学出版社社长到中国出版集团总裁,承担着中国出版业重要岗位的工作。近十五年,聂震宁作为 “开展全民阅读活动”的倡议人之一,不断推广全民阅读,取得了巨大的成效。长篇小说《书生行》是聂震宁先生自1994年放下创作之笔三十年余后的小说回归之作。

中国出版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党组成员张宏致辞

张宏介绍,《书生行》源自六十年前聂震宁的求学经历,小说中对广西山川风貌的细致白描、对时代话语的准确叙述,倾注了作者浓厚的感情与深沉的爱意。可以说,这本书是作者的倾情之作,也是向那些奉献教育、播撒爱和智慧的老师们的致敬之作。

《书生行》讲述了上世纪中期,北京某大学的青年教师秦子岩为了爱人舒甄好回到家乡的大山里,一起从事中学教育,在特殊年代的狂飙中,这对夫妇和一群毕业于一流高校的教师坚守爱的理念,进行了轰轰烈烈的教学实验。

人民文学出版社社长臧永清致辞

对于这样一部回归之作,臧永清谈道,六十年前的老师们秉持“爱”的教育理念做人做事,这是真实发生在作者少年时代的奇迹,是他自此深藏于内心并精心守护的一粒珍贵火种。六十年前校园的钟声持久回响在人生之路上,点点师恩化育出坚固的价值理念并塑形了自我。《书生行》的写作是把这珍贵火种点燃,燃烧到绚丽,足以用这一群人的精神照亮一段历史。

研讨会现场

《书生行》作者聂震宁

与会嘉宾们谈道,《书生行》是一部新中国的教育心史,呈现了共和国经验里的一条宝贵脉络,散发着苏俄经验所影响的人文主义理想,这是对共和国精神发展史的重要补白。《书生行》对历史经验的一种记忆和书写,展现了如实的现实主义,纯朴善良的历史主义,对新时代的文化发展有着强力的推动作用。

著名作家、人民艺术家王蒙

著名作家、人民艺术家王蒙在研讨会上表示,非常高兴有一本非常诚恳认真的教育小说,教育文学。《书生行》丰富了文学题材的类型和多样化。《书生行》是教育的文学,它不忘师心,循循善诱地提倡爱,提倡阅读,提倡教师的教育责任,提倡做人,提倡道德,并不用特殊的例子,而是就教育的问题、爱心的问题、学生志向的问题、学生做人的问题,通过生动的人物和故事来教育这些学生,这很难得。当年叶圣陶、夏丏尊在这方面也是下过功夫的,后来这样的故事相对少一点,所以有这样一部诚恳的展现教育思想、教育目的、教育追求的小说是非常有新鲜感的。

全国人大常委,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李敬泽

全国人大常委,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李敬泽认为,《书生行》呈现了共和国经验里特别珍贵的一条脉络,在五十、六十、七十年代,从东南亚归国的华侨、从北京、上海这些遥远的大地方来到祖国的穷乡僻壤,由于各种迫不得已的社会、历史导致的个人的颠簸,他们所怀的那种理想主义的信念,成了当地的名师,让这个学校成了当地的名校,让一代一代的当地的孩子们就这么从那里走向广大世界,这是共和国经验,共和国精神发展历史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分。

李敬泽谈道,聂震宁几乎以一种微观史学的方法,尽量客观、扎实地去写一个故事,透过一个小小的单元,站在新中国七十多年道路的后见之明上,重新去体认那一代人他们的理想主义、他们的牺牲奉献,而这种体认不仅仅是历史意义上的,实际上也是此时此刻站在中国式现代化的这个大的脉络中,重新和他们建立起精神上的联系,重新和那代人的理想主义发生精神上的共鸣。

中国出版协会理事长邬书林

中国出版协会理事长邬书林感慨,《书生行》是一本用心、用情的书,聂震宁把他的真实感情、个人经历写进小说,写得那么真切,爱憎分明。聂震宁很好地吸收了当下世界的许多创作经验,像去年诺贝尔奖获得者埃尔诺写的《悠悠岁月》和《一个女人的故事》一样。他用社会学研究的方法,把虚构的文学小说和社会学的研究,教育和阅读方面的知识融汇起来。写书不是作家的自我陶醉,而是要对社会有所促进,对社会有所感悟,更重要的是能引领世界潮流。从这个方面来看,聂震宁做出的追求和探索无疑是值得称道的,这是一个专业作家文学功底的体现。

中国图书评论学会会长郭义强

中国图书评论学会会长郭义强谈道,《青春之歌》是解放前的读书生活,王蒙的《青春万岁》是新中国建设初期火热的读书生活,聂震宁则写了“文革”前夜一个特定的阶段的学校生活,展现各色人等的书生本色,人的思想观点,表现了对教书育人事业的倾情,倡导读书的痴情,对爱情的赤子之情。《书生行》对教书育人事业是忠诚的,对引导阅读是真诚的,对爱情的生活是赤诚的,他写了一种向上、向善、向美的东西,对我们今天也有启迪和陶冶作用。

茅盾文学奖获得者,中国民盟原专职副主席,中国文联原副主席张平

茅盾文学奖获得者,中国民盟原专职副主席,中国文联原副主席张平坦言,看完《书生行》这部作品,掩卷深思,久久无法平静。他说,《书生行》的成功是多方面的,扑面而来的生活气息,呼之欲出的人物形象,让这部作品能够时时处处打动你、吸引你,令人深思,催人警醒。这部作品我最喜欢人物是舒甄好、校长韦明曦、物理老师时闻天,当然还有秦子岩等等。我们喜欢舒甄好这样的人物是因为作者自始至终把她描写为一个美丽的化身,在那个年代就像一只单纯而充满惊恐的小鹿,被压抑的个性,被曲解的纯洁和善良,让这个人物完全成为鲜活的时代人物。还有刚正不阿、忍辱负重的韦明曦校长,勇于抗争、疾恶如仇的时闻天老师,一腔抱负、委曲求全的秦子岩,机智幽默、大仁大义的金子卿老师,都成为沂山一中正义的一方、美的一方。

中国作家协会创作研究部主任何向阳

中国作家协会创作研究部主任何向阳则认为,聂震宁为中国当代知识分子人物形象谱系贡献了崭新的形象。秦子岩这样一位青年知识分子,他饱满,充满热情,他正直,疾恶如仇,他诚恳、真挚、纯真,他对爱情一诺千金,他说到做到,从北师大到了广西边陲沂山的乡村中学,对理想不懈求索,对事业有担当,对友人同道有情谊,是一个有情有义的人。在知识分子的形象谱系中像方鸿渐、倪焕之等这些形象呈现的是旧知识分子的形象,现在是以秦子岩为中心的新的知识分子形象。

采写:南都记者 黄茜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聂震宁《书生行》:写给老师的“赞美诗”
聂震宁新作《书生行》:一首写给老师的赞美诗
出版家聂震宁重返小说创作 《书生行》书写青春、理想和爱|新书架
刻画知识分子的当代经典 |《第十一诫》全新修订版首发
40位中国画名家齐聚雄安 共话文化弘扬传承
“当代名家故乡行——张兴来中国画邀请展”开展
《当代》2022年度长篇五佳 王跃文《家山》入选
试图写出不一样的南京 66岁叶兆言出长篇《仪凤之门》
“知行墨境”当代中国画名家学术邀请展在天津举行
中国出版集团“阅读有温度:百位名家百日领读”活动正式启动

网址: 名家共话聂震宁长篇《书生行》:写出当代知识分子的崭新形象 http://m.taoroudan.com/newsview94473.html
所属分类:行业资讯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