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湖街道两个分会场和一个活动点启动 在传承和发展中打造特色文化IP
原标题:观湖街道两个分会场和一个活动点启动 在传承和发展中打造特色文化IP
“数字艺术,文化赋能——100件数字艺术创品大展”在深圳锦绣科学园启动。
“樟坑径麒麟舞”发展至今已有180多年的历史。
在深具艺术性的古村落里感受电影美学、近距离体会国瓷永丰源的匠心传承、在锦绣科学园里感受数字和文化交融的火花……6月7日,第十九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开幕,位于龙华区观湖街道的两个分会场(樟坑径上围艺术村、国瓷永丰源)和一个活动点(锦绣科学园)相继启动,为市民提供丰富多彩的文化大餐,也展现出具有观湖特色的文化气质和底蕴。
在文博会的推动下,观湖久负盛名的 “舞麒麟”、活力四射的“赛龙舟”、深具特色的客家风情建筑群、家风传承,都让观湖文化底蕴在传承和发展中不断绽放新的时代光彩,形成观湖独有的文化IP。
借力盛会 多元文化交互赋能
文化为魂,产业赋能。作为此次文博会龙华十大分会场之一,观湖街道上围艺术村分会场以“光影造境 辉映古村——上围影像艺术节”为主题,运用多媒体技术、装置艺术和声光效果,打造“时光隧道”“时代影院”“时光记忆”三大展区,通过沉浸式体验,让市民感受中国电影发展之路。同时有大湾区影视制作中心、粤港澳大湾区服务中心等共建项目落地上围,共同携手做大做强上围影视产业基地。
“我们将密集展出黄海、赵力等新一代优秀设计师设计的电影海报作品,其中不乏大家所熟知的《大鱼海棠》《哪吒之魔童降世》等。”上围艺术村分会场相关负责人介绍,上围艺术村引进的近43家文创机构(工作室)在文博会期间持续向市民开放,通过寻宝地图,引导居民畅游上围艺术村,感受客家老屋和碉楼的别样风情,在微刻画、陶艺、蜡染、糖画等艺术活动中了解艺术家们的文创产品,进一步促成文产成交,推动文旅、文产在上围艺术村深度融合,激活观湖特色文化高质量发展“一池春水”,让“诗和远方”相得益彰。
国瓷永丰源分会场以“China,创时代”为主题,打造陶瓷文化盛宴。以精美的陶瓷和瓷文化为文博会注入传统文化色彩,让中国瓷走向世界舞台,擦亮“深圳制造”瓷文化名片。除了瓷文化交流外,该分会场还从传统文化出发,举办名画赏析、云酒设计双创交流、燕窝文化、茶文化等多场体验交流会,续写文化交流新篇。
在锦绣科学园活动点,举办“数字艺术,文化赋能——100件数字艺术创品大展”等系列文化活动,打造“数字+艺术+生态”的产业人文生态圈,为园区企业、周边居民、龙华区社会大众服务和赋能。此次活动的100件数字艺术创品大展,包含了数字技术非遗文创作品展与数字创意潮玩艺术展,“非遗传承”对话“跨界艺术”,近距离感受时代的文化盛宴,让艺术唤醒城市,让文化深入民心。
结缘艺术
古旧建筑焕发新生
乘着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东风,观湖街道已然成为古老与现代、传承与发展兼收并蓄的魅力街道,深具岭南客家特色的文化传承与建筑正在观湖街道不断绽放新的时代光彩。
在合围严密的现代都市,坐落于观湖街道樟坑径社区的上围艺术村显得格外独特。在新媒体技术的加持下,这座古朴的艺术古村犹如艺术家的作品,焕发着独特的质感,令人耳目一新。
作为深圳客家人聚居的村落之一,上围村历史可追溯至三四百年前。从原本凋敝破败的城中村到集艺术化改造、环境治理于一体的生态艺术基地,短短几年时间里,上围老村走出了一条城中村“活化”的新路:结缘艺术,实现村落重生。
如今,以樟坑径河为主线,连接起水系两侧分布的百年客家碉楼、祠堂、休闲广场等各类要素,一条独特的客家文化风情带正在樟坑径上围村加速形成。
观湖街道坐拥35处不可移动文物点,现存客家碉楼22座,是龙华区天然的文物古建筑博物馆。其中5座拥有百年历史的碉楼已在2011年松元厦社区旧村改造中,变身为深圳最具特色的碉楼主题广场-松元厦碉楼时光公园。
“在一个不到4000平方米的公园,同时看到5座碉楼,这在深圳甚至全国,都是独一无二的。”附近居民提起,都感叹不已。
非遗传承
留住城市文化根脉
百里而异习,千里而殊俗。民俗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不仅关系着日常生活习惯,也是人文历史传承的重要载体,更是一份非常珍贵的文化遗产。
在观湖客家的文化传承中,非物质文化遗产“樟坑径舞麒麟”可以说是非常浓墨重彩的一笔。麒麟寓意着吉祥长寿、风调雨顺。“樟坑径麒麟舞”发展至今已经有180多年的历史。
据介绍,1840年,麒麟舞第一代祖师陈求东10多岁时远赴福建南少林拜师学艺,艺成归来后结合武术与传说中神兽麒麟的特点,创造出“樟坑径麒麟舞”的基本套路。观湖的“麒麟”头部用竹片等扎成,玲珑精致,眼睛可以转动,口可以翕合,其身子用绸布镶着闪闪发光的粼片。一人舞麒麟头,一人舞麒麟尾,两人配合默契,以此把传说中麒麟的喜、怒、哀、乐、惊、疑、醉、睡等动静神态表现得栩栩如生。
近年来,樟坑径麒麟队逐渐发展壮大,队员既有当地居民,也有外来劳务工,老中青三代人一起钻研麒麟舞技艺。特别是擅长各种刀枪兵器的连环对打,在众多麒麟队伍中打响名堂,在各种大赛中多次斩获大奖。
在观湖,和舞麒麟一样深入人心的民俗活动,莫过于赛龙舟。在本月18日-20日,由观湖街道承办的品牌赛事“观澜河龙舟赛”将在观澜河观湖河段隆重启动。作为龙华知名的本土品牌赛事,时隔4年重新启动,各队伍报名热情高涨,数量远超往年。今年共有68支队伍报名参赛。观湖街道则派出15支队伍参赛,是参赛最多的街道,其中还包括两支独有的女子赛队。两支女子队伍中,鹭湖女子队也是深圳市的龙舟女子队伍,曾代表深圳参与省运会比赛,今年4月在龙舟公开赛中取得第三名的好成绩。
在本次龙舟赛中,除了锣鼓声喧的龙舟竞赛外,还将增加龙舟祈福放花灯、麒麟舞、客家文化嘉年华坊市等民俗活动。同时,观澜美术馆及上围分馆也会推出2023年龙华区龙舟文化艺术节系列活动:第九届“发生·发现”中国当代油画作品邀请展和观湖街道-第五届少儿美术作品展,为龙舟文化艺术节增添浓厚节日气氛和文化艺术内涵。
家风浸润
打造独特文明标识
走在观湖街道松元厦社区,一座雕梁画栋、翘檐飞角的始祖宗祠映入眼帘。祠堂楹联上显眼的“振于无境,能而有为”是传承了三百多年的陈氏家族家训。秉承着家训,陈氏族人保持着“崇文重教、耕读传家”的良好家风。
为用活用好松元厦社区特有家风家训资源,观湖街道坚持以文“沁”人,结合客家文化的深厚历史,打造具有观湖特色的党建引领家风宣传教育阵地。通过讲好红色家风、廉洁家风、碉楼文化和客家文化故事,充分发挥其宣传、引导、教化功能,培育良好家风、淳朴民风,焕发社区文明新气象。
松元厦“振能家训家风文化长廊”是观湖精心打造的独特名片,长廊由“振能家风文化墙”“振能家训故事”“家风好榜样”“家和万事兴,家风永流传”“古今家风故事”五个部分组成。“振能家训故事”突出社区党员干部的好家训好家风;“家和万事兴,家风永流传”分别展示从政的松元厦居民、经商的居民以及优秀的普通居民能人;“古今家风故事”展示古今好家风故事。这条集家训、家风、家教等内容于一体的文化长廊,将“家风家训”这一优秀传统道德教育方式融入社区居民的日常生活,让好家风走到居民身边、走进居民家中,成为观湖街道文明实践最鲜明的标识。(杨静雨)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专设美好生活馆 深圳书城龙岗城分会场打造文化艺术盛宴
盐城东亭湖街道举办“淮剧进社区,文化共传承”专场演出
多场精彩展览、多项互动活动,文博会大芬油画村分会场邀你来
福永街道启动“廊桥诗会·四季情韵”系列活动
扎根于乡土,承载着乡音,点赞!2023青海·玛多扎陵湖乡春季“村晚”活动
盐城东亭湖街道举办全民阅读主题活动
全国书画名家签约潮间带艺术村采风活动在黄尖启动
光明文化艺术中心迎文化盛事,首次承办文博会分会场系列活动
柴桥打造非遗传承新模式
盐城亭湖东亭湖街道联办“书香亭湖·巾帼阅美”活动
推荐资讯
- 1李沁肖战已同居领证? 李沁肖 47973
- 2闫妮老公邹伟平简历 闫妮前 43170
- 3王凯蒋欣承认已有一子? 结 38851
- 4王灿前夫 王灿的第一任老公 36180
- 5汪希玥回北京过年,怎料见到汪 32173
- 6张佳宁和宋轶长得像 同属甜美 25320
- 7央视主持孙小梅丈夫曝光,是大 20260
- 860年代,洪秀柱(右后)与父 19571
- 9佟丽娅事件是什么 佟丽娅回应 19035
- 10妻子频繁出轨老外,没想到被丈 18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