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在观光电梯里“旅行”?在新戏剧中重遇自己的城市
原标题:深夜在观光电梯里“旅行”?在新戏剧中重遇自己的城市
第三十三届澳门艺术节于近日落下帷幕。过去一个月,以著名舞蹈艺术家杨丽萍的作品《春之祭》为开端,至澳门本地独特的土生土语话剧《砂煲罂罉嘉年华》画下句点,20套舞台节目涵盖戏剧、戏曲、舞蹈、音乐及视觉艺术,连同艺人谈、后台探索、演前导赏、讲座、工作坊、展览及国际舞台映像放映等各类延伸活动,共计超过百场活动轮番登场。当中,既有国际名家名作,又有本地新锐团体的实验性作品;既有传统文化的呈现,又有创意与科技的融合。
在众多节目之中,《我想行开吓……》在许多维度上都是极为特别的一个。演出时间都在深夜,一连四晚,每晚五场,从22:30开演至第二天凌晨3:30尾场结束;演出地点不在常规的剧场空间,澳门旅游塔成为演出的舞台,而观众席则被安置于一部小小的电梯内;演出主题以“旅行”为线索,从在地面办理登机牌,到搭乘“模拟机舱”停靠不同楼层观赏表演,再到最终抵达58楼观光层俯瞰澳门夜景,观众在约一小时内体验了一趟不同寻常的“伪旅行”。
一场安排在澳门旅游塔的“伪旅行”带来不寻常的体验。
如此具有创意的作品,出自澳门本地戏剧团体破艺术工作室。这个成立仅短短数年的剧团,由数位20多岁的年轻人组成,目前推出的两部作品都令人眼前一亮——此前,他们在疫情防控期间推出的《艺术外卖》,也曾因创新的观演模式引起大湾区戏剧爱好者的关注。
《我想行开吓……》是如何构思和创作的?由此折射出当下澳门戏剧发展的哪些情况?澳门新生代戏剧工作者如何看待戏剧与人和城市的关系?本期“湾区文艺新生态”采访了幕后团队以及多位澳门戏剧的工作者、观察者,从他们的解读中,我们得以一窥疫情之后,澳门乃至大湾区文艺新生态的一角。
新形式
为观众制造“离开一下”的体验,
重新认识思考自己的城市
“我想行开吓”是一句粤语表达,意为“我想离开一下”,作品灵感来源于编导梁顺裕和莫群庄在疫情防控期间的有感而发:在出行受到诸多限制的环境下,能否通过戏剧演出,为观众制造一次“离开一下”的旅游体验?
作为城市里人们从地面移动至高空的“交通工具”,电梯是这一创意的绝佳载体。而高达338米的澳门旅游塔,无论是电梯长度,还是它本身就具有的“旅游”意义,都成为实现节目创意的首选地点。
团队将澳门旅游塔的大堂改造为机场环境。
为了接近真实的“搭乘飞机去旅行”的体验,团队将澳门旅游塔的大堂改造为机场环境,演员饰演的地勤人员为观众办理登机手续、托运行李,指示牌指引登机路线,电梯内布置成机舱的模样。在“起飞”之际,“机上”传来播报提示音和飞机低沉的引擎声……
整趟旅程中,电梯总共“停靠”5层空间,每到一站,电梯门打开,观众的眼前便是不同的节目上演。编导梁顺裕和莫群庄更愿意将每层楼的演出内容称为“片段”,每段演出并非完整节目,而是通过迅速切换对不同感官产生刺激的内容——仿若刷短视频的效果——营造冲击力。例如视觉上,演员服装鲜艳怪异;触感上,演员拿着物品让观众触摸,甚至触摸观众;听觉上,观众有时需要闭上眼睛聆听环境声。“我们在旅程中会对一个地方留下深刻印象,往往是因为感官带来的记忆和感受。”
演员刘漪琳参演其中一层楼的演出片段。在她看来,传统戏剧中,演员与观众的关系相对单向,演员在台上演绎角色,向观众输出一段故事,台下观众有时会感同身受,有时也会选择抽离和旁观。但这一次,演员和观众极近距离互动,眼神、呼吸、触碰、道具等都让观众“无处可逃”,甚至演员需要依赖观众的反应才能完成演出,对双方而言都是一次挑战安全感的新奇体验。
在刺激感官的表达手法背后,每层楼的演出片段实则设定了不同的主题,例如消费主义、环境保护、历史传承,以此拆解澳门这座城市的各种现象。梁顺裕读完《旅游的意义》一书后,体认到世界各地的旅游城市,因为跟风成功的案例,反而变得越来越雷同,失去了自身的特色。于是,在每层楼的表演设计上,他们都将澳门的每个面向“推到极端”,呈现既感觉陌生,又能使观众关联到自身生活的熟悉的澳门。“就像米兰已经成为潮流和购物的象征,我们想探讨的是,如果澳门也在某个方面发展到极致、成为某种旅行城市时,它会变成什么样子?”
旅程的尾声,电梯抵达终点,先前急速变换的节奏骤然慢了下来,观众走出电梯,步入位于58楼的观光层。此时夜阑人静,观众在数百米高空之上,沿着360度观景环廊,以游客的视角俯瞰自己长久生活的城市:彻夜通明的交通枢纽、万家灯火的住宅区、霓虹缤纷的娱乐区、照明暗淡的自然区……灯光将夜晚的澳门划分得区块分明,观众能从中发现平时身处其中时容易忽略的信息。
观众在高空之上,沿着360度观景环廊,以游客的视角俯瞰自己生活的城市。
各楼层的子主题,最后都收束至一个大主题——如果说,此前在疫情防控期间首演的版本旨在“带观众去旅行”,那么本次在澳门艺术节上演的新版本,则是在疫情之后,带领观众以游客的视角观看和思考自己生活的城市,进一步探讨“旅行”和“回来”的意义。“拉开一定的距离,转换游客的视角看待自己生活的地方,一定会有新奇有趣的发现,我们希望让观众重新认识、重新思考自己的城市。”梁顺裕说。
挤在电梯里合影的戏剧创作者。
新趋势
政府为本地剧团提供平台,
给予创意极大支持
破艺术工作室成立于疫情前夕,创始成员原本各自在正规剧场担任不同岗位的工作,因希望突破创作界限而相聚。团队首先突破的是演出空间的界限,他们的作品《艺术外卖》于2021澳门城市艺穗节首度登场,便以创新的观演模式迅速成为焦点。消费者可在外卖平台上选择自己想看的演出商品,演员则化身外卖员,将演出节目连同餐品一起“打包”送到观众面前,在“万物皆可外卖”的时代,反思艺术速食化、商品化的现象。
2021年的《艺术外卖》以创新的观演模式吸引观众。
梁顺裕说,正如人们常说的“艺术源于生活”,走出传统剧场空间,让戏剧就发生在人们日常生活的空间里,是团队往后创作的一个重要方向。“好玩是最重要的,但好玩也要付出代价。”
监制欧阳佩珊谈及团队在《我想行开吓……》制作过程中需要付出的“代价”。筹备将近半年,演职人员超过30人,在开演前需提早两周进入澳门旅游塔做准备,为了不干扰澳门旅游塔的正常运营,团队每晚都要等到商户关门后才能进行布景和彩排,对所有人的意志和体力都是极大的挑战。
但无论是澳门艺术节还是澳门旅游塔,都为破艺术工作室落地这样从来没有人做过的创意给予了极大的支持。作为澳门两大以戏剧为核心的节庆品牌之一,澳门艺术节在引进国际重量级演出的同时,亦注重扶持本地民间剧团,本届澳门艺术节的本土戏剧节目占比达五成。
“像破艺术工作室,就是先从澳门城市艺穗节崭露头角,再被推荐至澳门艺术节。前者的节目多具有先锋实验性,吸引的多是小众的戏剧爱好者;后者的节目制作体量更大,面向更主流的群体。两大政府主导的戏剧节庆品牌和推荐机制,为本地剧团提供了不同高度的平台。”澳门资深戏剧制作人陈诗琪指出。
在资深剧评人杨小乱看来,像破艺术工作室这样的戏剧团体存在,就是澳门戏剧生态多元化的最好证明。“他们的作品并非传统意义上的戏剧,而是挖掘城市空间的独特之处,同时又将不同类型的表演艺术与当下人们特有的生活方式相结合,展现出亲和力,即使是非戏剧爱好者的普通观众,也会觉得好玩有趣。”
新戏剧
打破剧场常规,融入城市空间,
推动文旅深度融合
戏剧打破传统剧场的观演常规,融入日常生活,是近年澳门不断涌现的民间原创戏剧的显著特点之一。
一方面,受限于制作预算和剧场数量,本地戏剧团体需要以差异化的制作创意另辟蹊径。戏剧农庄是澳门首个全职专业剧团,自2000年创立至今,见证澳门戏剧从只有自身一家全职剧团,发展至今日民间全职剧团百花齐放的景象。创始人兼行政总监李俊杰介绍,澳门特区政府每年都会向所有剧团开放年度资助的申请机会,此外,还有澳门艺术节、澳门城市艺穗节这样的平台帮助各个剧团推广。但以戏剧农庄为例,即使已是澳门最有规模的剧团之一,政府资助和演出票房也只能覆盖运营成本约30%,他们还需要通过研发戏剧培训课程、承办政府的戏剧类项目等方式来维持收支平衡。而戏剧制作人陈诗琪则谈到,“因为澳门面积小,没有太多正规剧场可以做演出,所以剧团会经常利用一些非剧场空间,演出内容不一定是以文本为基础的,它可以是肢体、影像、多媒体等多种形式。”
另一方面,随着国家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近年来,澳门亦鼓励戏剧走入景区。比如澳门首部与世界遗产结合的沉浸式爱国主义戏剧《郑家夜宴》,在中国近代著名思想家郑观应的祖屋郑家大屋内上演,观众带着角色和任务穿梭在每一幕演出场景中,不仅是观看者,更是参与者。李俊杰观察到,因为政府的鼓励,近年本地剧团的原创作品呈现出文旅结合和社区艺术的创作趋势。
近十年,澳门有越来越多的戏剧爱好者赴国外学习戏剧专业,学成归来后,带动澳门本地剧团朝向专业化路线发展。李俊杰和陈诗琪均认为,澳门不缺高水平的戏剧人才和作品。“在戏剧团体和节目不断涌现的情况下,如何面向澳门乃至大湾区进一步开拓观众数量,是目前澳门戏剧发展所要思考的问题。”李俊杰指出。
正如陈诗琪在思考戏剧与城市的关系时说道,“戏剧记录城市故事,反映城市变迁和生活变化,戏剧也拓宽了市民对城市的想象。”从李俊杰于23年前创立澳门首个全职剧团,期望在这座城市播撒戏剧的种子,到如今以破艺术工作室为代表的新生代戏剧人纷纷通过作品观照市民与城市的关系,越来越多的澳门戏剧人加入了这场播种的接力,期待为澳门戏剧孕育出丰硕的果实。
策划/统筹:贺蓓 彭思敏
采写:南都记者 钟欣 实习生 谭慧贤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女子坐电梯遇变态男,居然电梯里朝着别人衣服上撒尿
贾冰还“在电梯”,高叶已经“开起”玛莎拉蒂
四川:女子被困酒店电梯,酒店害怕会损坏电梯,消防员营救遭阻拦
《点石斋画报》在上海创刊,看看150年前的漫画
背上行囊去远方:当小说作者和历史学者在旅行
持续创作50年的巨型雕塑,《城市》在美荒漠开放
在文字里眺望春天的山河
老婆哺乳期内,老公约会神秘女人,一起回家电梯里行为亲昵!
旅行是偏见的天敌,大头马《东游西荡》验证旅行写作的多种可能
心童情绪崩溃要离婚,边亮在电梯口默默流泪。精神压力太大了!
推荐资讯
- 1李沁肖战已同居领证? 李沁肖 47973
- 2闫妮老公邹伟平简历 闫妮前 43170
- 3王凯蒋欣承认已有一子? 结 38851
- 4王灿前夫 王灿的第一任老公 36180
- 5汪希玥回北京过年,怎料见到汪 32173
- 6张佳宁和宋轶长得像 同属甜美 25320
- 7央视主持孙小梅丈夫曝光,是大 20260
- 860年代,洪秀柱(右后)与父 19571
- 9佟丽娅事件是什么 佟丽娅回应 19035
- 10妻子频繁出轨老外,没想到被丈 18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