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助力乡村振兴 小手拉大手传承传统文化

原标题:文化助力乡村振兴 小手拉大手传承传统文化

央广网北京6月11日消息(记者 宋雪)2023年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前后,全国各地举办多项非遗宣传展示活动。近日,北京市门头沟区清水镇洪水峪村举办了一场“小手拉大手共助乡村振兴”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口技传承人张建平首次收徒拜师会。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口技第四代传承人张建平向记者介绍,口技表演艺术在民间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底蕴,经过几代艺人的长期社会实践和口口相传得以发展和弘扬,其演出形式丰富多彩。中国口技表演需要运用丰富的生活知识,口技表演者必须努力观察生活、热爱生活、体验生活,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并将仿声技巧和表演艺术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创作出具有民族传统又与时俱进的表演。

作为北京市门头沟区清水镇洪水峪村驻村第一书记,张建平在文化助力乡村振兴方面做了很多工作。她在村里打造了全国首例非遗口技特色民宿,不仅为村里找到了一条可持续发展的产业道路,还将口技这份非物质文化遗产留在了村里。据了解,非遗口技民宿小院面积400多平方米,共有8间客房,最多可接待4个家庭、十几位客人。室内墙壁四周悬挂着口技发展简史、口技技巧等,还有牛玉亮等口技大师的演出照,宛如一个小小的口技“博物馆”。

不仅如此,张建平在村里组建民间艺术团,配合西城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开展DIY非遗夏令营活动,通过考察择优选择了5位小传承人。其中,有四位小朋友来自洪水峪村,一位来自西城区,平均年龄9岁,他们都是口技传承的一颗颗希望的种子。

收徒拜师会现场(受访者供图)

收徒现场,小徒弟们集体送给师父张建平的拜师礼是一副名为“尊师 勤学”的牌子,徒弟乔雅琪表示,这四个字代表的是几人学习口技这门传统技艺的态度和决心。张建平给每位徒弟回礼了一副碗和勺子,还有一块毛巾。她表示,这份礼物是一种精神传承,碗寓意“师父领进门,修行靠个人”,这门技艺只有勤学苦练才能拿到“金饭碗”。同时,张建平希望同门师兄弟在遇到困难时能同舟共济,团结友爱。毛巾的寓意则是希望徒弟们可以勤学苦练。

拜师会现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口技代表性传承人牛玉亮表示,希望第五代传承人要谨遵门规、艺训,刻苦学习,热爱传统文化,热爱口技事业。

“弘扬传统文化,传递正能量是自己的使命,口技传承人立志要把传承的种子撒在清水镇这片沃土里。”张建平说。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大手牵小手,非遗共传承
助力乡村文化振兴 赋彩儿童文化生活
文化助力乡村振兴,文艺演出走进沙坪湘绣广场
寿县大顺镇:乡村文化助力乡村振兴
为非遗文化添砖加瓦:中南大学助力江华瑶族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
“两夹弦”非遗传承人侯彦丽:以地方戏传承促乡村文化振兴
《乡村振兴与中原孝文化传承弘扬创新》出版
用非遗技艺助力乡村振兴
文化“两创”丨在传承文化中开启乡村振兴之路
山东成武“伯乐工坊”:传承非遗技艺 促乡村文化振兴

网址: 文化助力乡村振兴 小手拉大手传承传统文化 http://m.taoroudan.com/newsview95915.html
所属分类:行业资讯

推荐资讯